庶女后宅升职记(154)

作者:岸芷岸 阅读记录

谁知昭贵妃身子娇弱,去了两回就道腹痛,太后再要传召,不等昭贵妃出头,太医院先跪到了皇后的长宁宫门口苦求。

太医院院正颤抖着一把花白的胡子,言道昭贵妃身为人母怀孕不易,医者仁心,不能坐视她孕气受损,皇后气得鼻子都歪了,却还得替昭贵妃去求太后。

她知道,自己若不去替昭贵妃出头,皇帝便不会给她娘家崔氏一族好日子过了。

外头这些事,却都比不上一件事叫秦府上下高兴,秦览办差得力,马上就要回京城了。

第二件事,科举舞弊案真相大白,原来睿王收买御书房擦地的小太监偷看了试题,并将试题夹杂在往年的夫子讲义里,往国子监门口售卖去。

原本这事无迹可寻,谁知姜家的书童听见外头卖考题,顺手买了给自家少爷,姜少爷见那讲义确实不错,自己整理妥当,又送到了未来的小舅子家里去。

后头姜家落难,姜鹤大人高风亮节,自称不能与秦家相配,主动退了亲事,那讲义也随着嫁妆一同送回姜家。

锦衣卫指挥使范大人查案细致,阴差阳错查到那份讲义,这才还了姜家清白。

消息传进秦府时,外头天桥已有了天作良缘的故事,小丫头当着姑娘们,将话传得活灵活现:

“老百姓都说这是观音菩萨赐下的缘分,有许多人听了这故事,都去拜起了观音菩萨,希望菩萨也给他们家的孩子赐一桩好姻缘。”

除开秦淑备嫁,其他姐妹正三个坐在一处吃茶,秦珮已知道两位姐姐有许多事不是自己该问的,听了小丫头说的什么天赐姻缘,嘻嘻笑两声,嗔那小丫头胡说,心里也不当真,随手抓些果子,打发了小丫头下去。

秦贞娘却听得有些愣怔,看向秦芬。

秦芬只觉得范离是个粗忽性子,不曾想到他能编出这些奇闻轶事来,这时也是啼笑皆非,便轻轻咳一声:“这事……我也不知道究竟,四姐,你若是不高兴,我传信过去,叫他们改了口风罢。”

秦贞娘不曾言语,只微微垂下螓首,面上泛红。@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秦贞娘的事,秦珮不敢开口,秦芬的事,她却敢说两句的,闻言故意拉长声音:“哦?五姐要使唤谁?莫不是我将来的五姐夫?”

秦芬一向厚脸皮的,闻言也不过挑一挑眉:“四姐还不曾定,我且还远着呢。”她看秦贞娘面上飞霞,又添一句:“不过,瞧样子,日子可不远啦。”

什么日子,秦芬却故意说得不清不楚,叫人没法反驳。

秦贞娘闻言愈发羞了起来,然而她终究不是造作的女孩子,横一眼秦芬,喝口茶只作无事。

姜启文这段日子,天天都往秦家跑,踏得秦家门槛都薄了一层。

杨氏被“自梳”两个字给吓怕了,从前不放姜启文进府的,如今却恨不得这孩子能打动女儿的心,横竖皇帝还没圣旨下来,女儿倘若有意,她豁出命也得求了昭贵妃赐婚。

虽不好安排姜启文和女儿见面,她每日却派腊梅去迎了人,好端端送到秦恒的院里去。

秦贞娘的面,姜启文自然是见不着,然而秦恒是他同窗,两个人坐在一起总有话说的。

秦恒从秦芬那里听说了,自家四姐如今尚未松口,于是对姜启文的百般试探都不接话,打着太极便过去了。

然而姜启文认定了秦贞娘,耐心十足,日日陪着秦恒闲谈,倒把秦恒给闹得没脾气了。

“姜兄,你如今到底是怎么个意思?我四姐好好一个姑娘家,你干嘛总挂在嘴边上说?这岂是正人君子所为?”

秦恒把话问到脸上,姜启文也不绕圈子,稍一沉思,道:“你是四姑娘的亲弟弟,这话我只和你说。锦衣卫副指挥使贺传菊大人说,他们是受了四姑娘指点才去翻检嫁妆的,还说一句天赐姻缘呢。四姑娘待我们家有大恩,我……万难报答。”

“恩情归恩情,你可不要为了一些所谓的恩情,误了我四姐一生。我虽不才,可是也敢打包票,以后有我秦三一口吃的,绝不少我四姐一顿饭,我四姐不需要旁人报答她。”

“哎,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我,我心里敬她、爱她,我……”

“好了,这话我听过便罢,你不要再说了。”秦恒微微板起脸,“你想什么说什么,我通通不管,科举的日子近在眼前,你且先考个出身,再来与我父亲母亲说话。”

“好,等我考上,再请父亲来向秦老伯说话。”

科举开考的日子,定在了五月初九,皇帝言道,此次亲自拟定三道试题,开考前一晚才御笔写出,第二天一早便快马送到贡院去。

听到此次考试如此公平公正,多少人都摩拳擦掌,秦恒和姜启文自然也不例外。@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自从那日应了秦恒,姜启文便不再上门了,关起门来,恨不得一天读上十四个时辰的书。

外头的故事愈传愈神,后头已变成了什么七仙女下凡的故事,早和姜家、秦家无关了。

这话传进宫里,连昭贵妃都听见了,写一道花笺,召了秦贞娘进宫去问。

秦芬心下忐忑,只觉得是自己带累了秦贞娘,边看着秦贞娘试衣裳,边替她选首饰,口里不住地念叨:“四姐,你说,贵妃娘娘召你进宫,又是怎么个意思?这次,可不会又是去面君了吧?”

昭贵妃虽是向着娘家,可架不住她背后有个皇帝,姐妹两人数次面见昭贵妃,总没一次是轻省的。

秦贞娘取了两支花钗在鬓边,将那翠玉的比了比就搁下,捡起那红碧玺的戴上,然后道:“只怕是外头声势造得差不多了,该一锤定音啦。”

秦芬傻乎乎地追问一句:“外头?鲁国公出京了,科举也定了日子,还有什么声势?”

这次却是碧玺在边上叹气了,自家这五姑娘,虽是个热心肠,可是糊涂起来,也当真是不灵光,她兴兴头头替四姑娘办下那样大的事,如今到了最末这一下,她却不懂了。

秦贞娘也一时无语,又不好直说恐怕宫里是要给自己赐婚了,想了半天,笑着拧一拧秦芬的鼻子:“你这傻丫头,配那么一个精怪的人,也算是傻人有傻福了。”

第113章

此次秦贞娘进宫, 仍旧是碧玺陪到宫门口,李吉接了人,一路送进了华阳宫。

昭贵妃身子抱恙,正倚在贵妃榻上歇息, 她穿了身茄色宫装, 膝上搭着浅绿色绣兰草的小锦被,看秦贞娘穿着牙白色绣大红枫叶的衣裳, 心里不自觉地叹息一下, 她这辈子, 是穿不上那抹鲜亮的大红色了。

秦贞娘恭恭敬敬行了叩拜大礼,与前次进宫, 并无两样。

前些日子,太后因着鲁国公的事几番向华阳宫找麻烦, 外头姜家和秦家的事,又惹得皇后闲话许多,对秦府, 昭贵妃是有些微怨气的。

此时见秦贞娘礼数周到, 昭贵妃那些不快一下子消散无踪,她自己也知道人在世上身不由己的道理, 想想自己夫君贵为天子尚不能随心所欲,表妹这样一个闺阁女儿, 又能如何。

再想想姑父做官和姑母为人,一向给华阳宫争气的,人总不能光记旁人坏处, 遇见事了就把人家的好处给抹去了, 那成什么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于是,昭贵妃的口气一如既往地亲热:“自家人这么多礼做什么, 碧水还不扶贞娘起来?”

秦贞娘扶着碧水站了起来,先说句家常话:“娘娘,我前次回去,和平哥儿、安哥儿说了纪王殿下的事,小哥儿俩直吵嚷着要来找纪王殿下玩耍呢。”

昭贵妃微微一笑:“顼儿明年也满四岁了,好开蒙读书了,到时候叫两个孩子来做伴读,日日玩在一处就好了。”

她顿了一顿,随手一指碧水:“早上吩咐小厨房给贞娘炖的三鲜豆腐鱼汤可不能过了火候,你去瞧一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