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小户人家(112)

作者:芦花浅水 阅读记录

晏庭卓:……

姓张的客人开了个头之后,陆陆续续有姓杨的、姓李的、姓孟的、姓叶的上门,请唐子帧帮忙改名、写族谱。

唐子帧一视同仁,都给他们重新誊抄了家谱。

大家都感恩戴德地走了。

到后面,还有给自家孩子起名的,求字的、算八字的,甚至还有问风水的。

最后,连外村的都过来拜访。

一时间,唐子帧跟村民们的距离也拉近了许多,在村民口中的评价也从以前的“不如晏秀才合群”变成了“只是腼腆话少而已”。

晏庭卓对此只觉得啼笑皆非,但唐子帧在村里的风评变好,在这种远亲不如近邻的社会,还是很有好处的,他也乐见其成。

时间很快到了阿井出门的正日子。

晏庭卓此前已经跟柳英卫对好了时辰,此时也不算慌张。

这两天,牛都被喂的精精神神的,晏庭卓又怕把牛累着,每一辆板车上放的家具都不多,牛拉起来十分轻松。

鉴于牛车走的慢,他一大早就喊了几个小伙子帮忙赶车,先将大件嫁妆运到城里的柳家新房。

随着牛车的启程,围观的人也变多了。

有人在旁边感慨道:“晏秀才可真舍得,这些家具,得有十两银子吧?”

旁边有人嗤笑道:“眼皮子浅的,这最少二十两银子!”

“啧啧啧,样式也新奇。你们瞧瞧那漆,真下功夫!”

“就是不知道嫁妆有几抬。”

晏庭卓对这个“几抬”没有什么概念,他就是把能塞的都塞上了,还有兑出来的金锭,放在小匣子里给阿井当压箱底的银子。

家里还有一些新置办的家用物品,锅碗瓢盆衣物被褥等,他打算亲自押着驴车送到柳宅,也是亲自送亲的意思。

阿井难得清闲许多,他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村里等着接亲队伍。

柳英卫也不敢耽搁,天不亮就带着迎亲队伍出发。

他是武官,迎亲队伍里都是他的亲信,个个骑着高头大马,别提多威风了。

到了村里,晏庭卓也没有为难人,让他们顺顺当当地将人接走,自己赶着驴车跟在后面。

村里已经摆了流水席,大家正吃着喝着高高兴兴的,见主人家要走,都是一愣。

“晏秀才,你咋也走了呢?”

“对啊,这于理不合啊!”

方兴文笑骂着解围:“吃都堵不上你的嘴!”

来帮忙的方二郎十分有眼色,大声招呼着:“吃菜吃菜!”

晏庭卓面带微笑地回了一句:“大家吃好喝好!”就头也不回的跟着队伍走了。

开玩笑,他好好一个弟弟结婚跑到城里,他自己像个孤寡老人似的在村里干坐着,哪有这样的道理!

好在柳英卫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他来迎亲,大舅哥送亲,没什么问题,热闹就行了。

婚礼办得热热闹闹,晏庭卓也不是那种扫兴的人,在大家的起哄之下还喝了几杯喜酒。

不过,仪式顺利结束,他也要告辞了。作为大舅哥,并没有留在弟夫家的道理,于是又在文先生那里住了一夜。

“唉!”他坐在院子里,有些惆怅地叹了口气。

惹得文先生看了他一眼,道:“叫你提前感受一下老夫的滋味,哼。”

晏庭卓无奈地一笑,跟唐子帧对视了一眼。

算了,还是安慰安慰老爷子:“您放心吧,我们成亲之后,会时常来看您的。逢年过节,我亲自过来接您老人家,这总行了吧?”

文先生点了点头,满意了。

第二天,晏庭卓去了 一趟三两油铺,除了拿他的分红,也是想看看有没有京城来的消息。

他看了看那几封信,提笔写了两封回信,这才优哉游哉地回家去。

刚开始,两个人都不太习惯家里少了一个人,主要是阿井比较活泼,在家里的存在感一向很强。

好在这里也有回门的习俗,晏庭卓在家里大显身手弄了一桌好宴,迎接阿井回家。

新婚夫夫的脸上都有笑容,看起来过得还可以。

阿井刚开始还有点羞涩,不一会儿就现了原形。

他眼巴巴地看着晏庭卓,问:“我带只小猫回去吧?家里也要有狸奴看家的。”

晏庭卓知道所谓的看家就是借口,他就是爱猫,干脆笑道:“你再带几只鸡过去,家里有什么想带的都带过去。新打的粮食也给你带过去慢慢吃,吃完了家里还有。”

阿井拼命摆手:“那怎么成?我都嫁出去了!”

晏庭卓听到这个“嫁”依然觉得很别扭,他轻描淡写地道:“你哪怕找个玉皇大帝那也是我家的人啊。”

唐子帧被呛了一口,他埋怨道:“大哥,你别这么口无遮拦的。”

晏庭卓笑着道:“我的意思是说,你什么时候想回家就回来,你之前在家什么样,回来的时候还是什么样。”

柳英卫若有所思。

夫夫两人回去的路上,柳英卫同阿井说道:“你之前总说舅兄与一般人不同,我可算是见识到了。”

阿井嘻嘻笑道:“我大哥很好的。”

柳英卫摸了摸他的脑袋道:“对你是挺好的。”

阿井强调道:“他对谁都很好的!”

晏庭卓可不知道自己在弟弟眼里有那么大的好人光环,他又不是圣父,怎么可能对每一个人都好?只不过现在日子过的舒心,遇到的好人多,大家你来我往,互惠互利罢了。

不过他也是万万没想到,自己能被村长当噱头互惠互利到这种程度。

第一百五十九章 画给你看

“您说什么?因为我,所以木匠要嫁自家的双儿过来?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村长爷爷,我是有婚约在身的人,我可不会再娶的!”晏庭卓目瞪口呆。

老村长乐呵呵地说:“不是要你娶!你和那叶家不是亲戚么?听说能跟你攀上亲戚,刘木匠很是乐意。”

晏庭卓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也确实算是亲戚。

老村长喜滋滋地说:“我问过叶家了,他们家愿意的很!说是先订亲,过两日把孩子送去做学徒,到时候对着自己亲儿婿,还能不好好教吗?”

晏庭卓想了想那没怎么见过面的表弟,为他掬了一把同情泪。他总感觉像是卖孩子,但几方都满意,他干脆闭嘴不再多说,免得好好地坏别人一桩姻缘。

老村长话也传到,自觉十分满意,背着手回了家。

晏庭卓习惯性地拐往唐家,打算跟唐子帧商量一下教书的事。

唐秀才现在没空思考这个事,因为唐家有不速之客上门,是那被骗了的王老汉。

自从那天从县城里回来,王老汉就跟霜打了的茄子似的,再也神气不起来。

农忙之后,他又纠结了许久,才下定决心带着孙子来到唐家。见到唐少爷,门还没进,爷孙两个往地上一跪就说要赔罪。

唐子帧最近给学生们都放假了,自己正闲着,突然来个老头没说两句话就要跪,把他吓了一跳。

他并没有让人跪自己的爱好,直接让小孩扶了他起来。

唐子帧听王老汉絮絮叨叨地说了半天,话语里既有赔罪,也有道谢,还有想让他收孙子为学生的意思。

只听王老汉说:“我不求他读书做大官,只求他不当个睁眼瞎,只要别跟我老头子似的被骗就行。”

唐子帧收的这几个学生都是按照正经的科举之道教的,也不知道所谓的“不当睁眼瞎”是个什么标准,闻言正要拒绝,却见晏庭卓大步走了过来,接口道:“可以是可以,不过我们教学生是要束脩的。”

王老汉大半辈子都瞧不起双儿,在唐子帧面前不过是恩情大过天而已。此刻见晏庭卓来,骨子里的旧思想作祟,便自然而然地以他为尊,连忙答道:“我愿意给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少一些?我们家不像叶家,只怕是供不起。”

晏庭卓看着那小孩懵懵懂懂的,觉得可怜,但是听说了这个老头的事迹,又有点烦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