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小户人家(45)

作者:芦花浅水 阅读记录

第一百章 悔恨交加

“接下来,你们又去了唐府?”在晏家的田地里,晏庭卓抓着阿井低声问道。

“是啊,少爷想法子找到了一些府里的老人,多方验证,确定了一件事——他,他不是夫人亲生的。”阿井吞吞吐吐地说道。

晏庭卓心里一紧:“那你们为什么不继续留在唐家?他即便不是白夫人的儿子,也是唐老爷的儿子吧。”

阿井叹了口气:“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接连遇险,屡次遭遇杀身之祸,只能往山里躲。后来,后来就遇到了你。”他底气不足地道。

晏庭卓敏锐地发觉了什么,问道:“你是不是还有什么瞒着我的?”

阿井抿了抿嘴,还是说了:“其实,我们现在住的这个房子,不是我的老家,是少爷他母家的,生身之母。我们当时实在是无处可去了,所以柳大哥提议,先来叶家看看。少爷当时其实已经神思恍惚了,就由着我们带他过来,谁知道也没有见到什么亲眷。”

随即他连忙补充道:“不过见到了你,比预想的还要好。”

晏庭卓心中百感交集。

他一大早城门一开跟袁康安道别,就匆匆往家赶。人一到家,找了个借口将阿井叫到地里,开始问起来宝桐村之前他们的经历。

等阿井一五一十地说了之后,听到他们一路上的辛苦挣扎,也并不比自己好过半分,甚至他们遇到的更凶险,更无情。

他蓦然想起上次吵架的时候自己骂唐子帧的话——

“我可不会像你娘那样哄着你。”

“天下就你一个人可怜?就你没娘?就你委屈?”

“自怨自艾……怨天怨地……”

“大魏已经完了”

“你不是少爷了”

每一句都是往别人心口上戳。

晏庭卓心中顿时悔恨交加。

自己当时为什么对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如此刻薄?觉得他作天作地中二病发作?

他想不起来了。但是他现在悔恨的眼睛发酸。

短短几日,他从一个不知人间疾苦的小少爷变成了家破人亡的流浪儿,还被视如亲母的人差点掐死,如果换一个人,早就要报复社会了。

而他呢,被自己骂一顿,居然还骂清醒了,骂正常了。

晏庭卓扇了自己一个耳光。

阿井惊呆了,站在旁边不知所措地拉住他问:“大哥,你怎么了?”

晏庭卓喃喃道:“我后悔之前对八郎太不好了。”

阿井笑了笑:“我看少爷不是这么想的。”

晏庭卓长长地叹了口气:“但愿吧!”

也许他此前真的有自己没有发现的怨气,既有对唐府的,也有对白夫人的。但是听了这些过往,所有的怨气都烟消云散。

他自责了,后悔了,心疼了。

他要补偿那孩子。

想到这里,他重新打起精神,对过上好日子有了更深一层的执念。他要带全家人衣食无忧,让那孩子安安稳稳地不愁吃喝。以后不管那孩子分化成弟弟还是妹妹,他都将他罩到底!

远处,一阵锣鼓声若隐若现地传来。两个人一起抬头看过去。

有人快速奔跑过来,边跑边喊:“晏大郎!县里来人了,指名道姓地要见你,快快快,快跟我走!”

第一百零一章 大铁锅

晏庭卓勉强打起精神,跟着来人往村口跑去。

越靠近村口,声音越大,铜锣声加唢呐声,简直是震耳欲聋。在锣鼓喧天之下,氛围确实是到位了。

村里没有响器班子,这一套必然是杨县令弄的,实在是个妙人。

老村长见他跑过来,招了招手,扯着嗓子对官府来的人道:“来了来了,晏小子来了。”

来的人也是个熟面孔,正是当时从郡城一起过来的甘舟。晏庭卓又惊又喜。

对方看到他,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随即对后面的人吩咐了一句什么,响器班子停了下来,周围立马变得肃静起来。

甘舟一来,先宣布了一件大事:安王登基了!

从他那一大堆文绉绉的话里提炼出来的就是一句话——以后没有大魏朝,只有大安朝。皇帝不再姓萧,改姓李了,别搞错了!

所有人跟着他的指挥,朝京城方向下跪,行了个三跪九叩之礼。

在这种事上晏庭卓是万万不敢标新立异的,他哪怕心里别扭,行动上也跟众人保持了一致,只在内心深处自我安慰:“就当是给老祖宗磕头了吧。”

接着甘舟宣布第二件事:宝桐村种植新良大获丰收,令杨县令脸上有光,因此,此前借的农具和牛,由杨县令做主,免费送给村民,无需归还。

这事昨天老村长回来暗示过,众人当时心中不太敢相信,但此刻官府的人竟然真的说了出来!这下子除了个别没有种新粮的村民,其他人都高兴坏了。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啊!

第三件事,赏县尊亲笔所制牌匾一副,同时赏所有种过新粮的农户,每户人家一吊钱,由村里自行分配。

听到这里,老村长跟晏庭卓对视了一下,双方都心照不宣地眨了眨眼睛。

随着甘舟的话音落下,果然有人从车厢里抬出了一筐铜钱。村民们何时见过这种阵仗,一时间都忍不住欢呼起来。这跟白捡的钱有什么两样!

一时间“谢谢杨县令”的话不绝于耳。

甘舟清清嗓子,略带促狭地看了晏庭卓一眼,当众宣布了最后一件事:杨县令特意赏晏庭卓一口大铁锅。

众人哄笑起来,在场的也没有人嫉妒这个独一无二的赏赐,反而都是一副看热闹的样子。

后面两个杂役抬着一口大铁锅在大家面前有模有样地抬着转了一圈,大家伙也很给面子的鼓起掌来。

有好事者主动引路:“晏家在这里,我带你们去!”他们连分钱都顾不上了,全部围过来看热闹。

晏庭卓无奈地跟着走,屁股后面跟着一大堆人往晏家走去。

众人将锅送到厨房一看,齐齐乐了。

原因无它:灶太小,锅太大,放不下。

一时间所有人哄堂大笑,连抬着锅的杂役都忍不住乐了。

晏庭卓也绷不住笑了起来。

“晏郎君,这怎么办?”一个杂役憋着笑问。

他的回答不出大家意料:“就架这个灶上,凑合先用着。”

杂役依言将锅放下,灶台和锅放一起效果十分滑稽,所有人跟被点了笑穴似的,小小的厨房里一下子笑声震天。

晏庭卓留意到唐子帧也是一脸忍俊不禁的表情,心中松了一口气。

村民们看热闹看的心满意足,这才热热闹闹地去分钱。

甘舟正站在钱筐旁边跟村长说着什么,见大家伙都是一脸笑意地过来,很是诧异。等杂役凑过去说了两句话,他也噗嗤一笑,打算回去把这事说给杨县令听听,让他也与民同乐。

第一百零二章 神棍的诞生

送走了甘舟等人的车马,村民们才来纷纷打趣晏庭卓:

“晏小子,好小子!”

“那铁锅肯定是你自己要的,要不然县尊老爷怎么想得起这么古怪的赏赐!”

“你家就三口人,得赶紧添丁进口才要用的了这么大的锅!”

“是哎,晏大郎你多大了?”

“才刚十七?不小不小,也该说媳妇了哈?你喜欢姑娘还是双儿?我们帮你打听打听!”

晏庭卓被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的插不上嘴。

他清清嗓子火速转移话题:“叔叔伯伯和各位兄弟们,你们会不会修灶台?”

一提灶台,刚才厨房里见到的样子又触动了村民们的笑点。

有人忍笑高声说:“依我看,你要不重新砌个灶台算了!”

晏庭卓不由地有些心动。

“那砌灶台需要什么东西啊?”

“至少砖和黄泥要有的。”

“那你什么时候有空,过来帮我看看怎么砌——”

方兴文忍不住打断他们的对话:“你们年轻人真是不讲究!不拜灶不算八字,不看冲克,不看时辰,就顾着自己瞎弄,小心得罪了灶王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