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小户人家(71)

作者:芦花浅水 阅读记录

他没看龙舟,倒是看人看的起劲。

旁边一个人推了推他:“你看什么看?”

晏庭卓被人推的莫名其妙:“我看人,我又没看你,碍着你了?”

那人一脸不善地道:“你见人家小书生颜色好,色眯眯地看了半天了,还偷偷笑,当我没看到?”

唐子帧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

“谁?我?色眯眯???”晏庭卓大吃一惊。

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亲的年纪

唐子帧羞愤地看了一眼那人,又瞪了一眼晏庭卓,冷着脸拂袖离去。

“哎——”晏庭卓简直百口莫辩。

他愤愤地指着那人:“不会说话别说话啊。”

说完拽着阿井去追唐子帧。但正逢杨县令意气风发地下了船跟百姓挥手,许多人欢呼雀跃地涌过来,一下把三人冲散,转眼唐子帧就不见了踪影。

阿井在后面喊:“大哥,别管我啦,你先回去吧!我想再玩会儿!!!”

晏庭卓只能高声应了,逆着人流方向往外挤。

他从来不知道县城里能有这么多的人!都快比的上前世盛世了。难不成各村镇的人都跑到县城里了?!

费劲地挤出玉河前街,人一下子少了许多,晏庭卓才松了一口气。他转头往文夫子家走去。

回去一看,唐子帧已经到家了,自己躲在书房里不见人。

晏庭卓有心解释,却觉得尴尬,干脆跟文夫子打了声招呼,往三两油铺走去。

路过成衣店时,他看到店里小二挂起一件衣服,便鬼使神差地拐了进去。

距离三人之前剃头已经过了半年多,两个小孩的头发长得很快,日常在头顶扎两个小揪揪也看不出什么。但眼下唐子帧已经成了秀才,尽管没成年,他也是可以穿书生服带秀才巾的人了。

既然方才的误会已经错过了解释的机会,那就选一件礼物送给他,表示自己丝毫没有亵渎之意。这套书生服就很好,送了当是赔罪吧。

他直接向刚刚看到的那件衣服走去。

小二利索地拿过皮尺,过来要给他量身,边走边笑着解释道:“客官您身材高大,小店的这件衣服更适合清瘦的读书人穿,不过虽然无法试穿,却能定制,待小的先为您量身。”

晏庭卓制止了他,道:“我是为弟弟买的。他大约、嗯……这么高。”

说着在自己胸口处比划了一下,比划完心里也觉得好笑。这一年,两个人都长高了,之前人就只到他胸口,如今还是到他胸口,比划在他身上竟然一点都不显,也不知道小家伙气不气。

小二有些犯难:“这……衣服略大了些。小书生的也需定制的,您看要不把令弟请到小店量一量?只要有了尺寸,保准做的一模一样的。”

小书生……晏庭卓品了品,品出了一丝可爱。

他想了想,问:“你见过今年的唐案首吗?”

小二点了点头。

晏庭卓道:“我家弟弟的身形,就像唐秀才那样,照着他那样子做就是。”

小二恍然大悟:“唐秀才在我们这里做过衣服,那成,您给个一两的定钱。就要这个兰花的花样吗?听说如今读书人都爱竹子纹样呢。我家梅兰竹菊都做得。”

晏庭卓道:“就要这个兰花,跟别人不一样的。”在他心里,小书生还真的是那有冷香半缕的幽兰。

小二麻利地收了钱,给了他一个木牌,约好两日后来取。

他收了牌子,精神奕奕地走进三两油铺。玉山不在,他家罗夫郎却在。

罗夫郎素来是个爽利的人,此时见到晏庭卓,眼睛一亮:“晏师叔,我正要找你呢。”

晏庭卓一愣。

只见罗夫郎放下手里的算盘,笑眯眯地走过来把他拉到一边问:“我知道晏师叔不曾婚配,但不知道如今有没有说亲?可有中意的人家?”

晏庭卓对这种问题早有准备,他坦然拿出准备好的答案:“家父家母在世时曾为我订过娃娃亲。”

罗夫郎有些失望,但仍是关心地说道:“那后来可曾去找过?”

晏庭卓故作黯然地低下头道:“找过一次,说是举家搬迁,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

罗夫郎心思又浮动起来,委婉劝道:“之前世道乱的很,多少人家一别之后再见一面难如登天。”

晏庭卓顺着他的话点了点头,说了句客套话:“是啊,我们村里就有许多妻离子散的呢。”

罗夫郎见他一副没开窍的样子,索性直接问道:“师叔已经到了婚配的年纪,家里也该有个人操持。如果你那订亲的对象一直渺无音讯,总不能一直等着吧?”

晏庭卓笑了笑,道:“我打算过段时间再去找找,说不定找得到呢。”

罗夫郎忍不住问道:“那人如今的年纪也与你相仿吧?如果你找到的时候人家已经成了亲呢?”

晏庭卓坚持道:“我还是想先找找再说。”

罗夫郎看他油盐不进的样子,忍不住笑叹道:“我本想把舅舅家的妹妹说给你,谁知道没有这个缘分,罢了罢了,我也不操这个心了。”

他拍了拍晏庭卓的肩膀调侃道:“师叔也是个痴情人,哈哈哈。”说完笑着叫人奉茶,自己去柜台后面继续打算盘盘账。

晏庭卓仔仔细细地想了一下这个人设,觉得也挺好。现在这个身体才十八岁,他并不想那么早结婚,更不用说随便找个不认识的人结婚。

看来得找个时间出去一圈,“找”一下这个不存在的未婚妻。

晏庭卓在外面消磨半天,到傍晚才回到文先生家。

唐子帧又恢复成冷冷淡淡的模样,晏庭卓也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谁也没提下午的尴尬。

第二天他自己一个人带着文夫子布置的作业回到了村里,走时还答应阿井,将他最爱的黑白二猫带到城里来,帮他们守厨房。

晏庭卓回到家里,鸡窝里的鸡蛋已经捡干净,可见阿井的好朋友方五郎也是个讲义气的勤快人。

阿井留在县城里,鸡就没人喂了。晏庭卓干脆把喂鸡的活“外包”给了方五郎,用一半鸡蛋当报酬。方家人多,正好给他们分分。

晏家现在有二十多只鸡,每天下蛋下得很勤,家里攒鸡蛋攒得极快。这么多鸡蛋,换钱也换不了多少。他干脆把这些鸡蛋全煮了茶叶蛋,就放在方大郎的摊子上卖,尝过的人都赞不绝口,上架第一天就卖了个精光。

方大郎喜不自胜,晏庭卓干脆把这个方子教给了方大郎,跟豆芽、炸串一样的分利方式。

当天晚饭时分,晏庭卓被叫到了方家。

晏庭卓以为是要谈分利合作的事,谁知坐在上首的却是方老夫郎,以及方兴文的夫郎张氏和他的妯娌们,方家的当家男人们都不在。

老夫郎慈眉善目,关怀了几句他的生活,接着给张夫郎递了个眼色。

张夫郎就起了个话头:“晏兄弟,你也到了该成亲的年纪……”

晏庭卓正在喝水,一下子喷了。

今天怎么回事?一个两个的都开始操心他的婚事。

张夫郎十分意外地问道:“是不是我说错什么话了?”

晏庭卓将白天在罗夫郎面前说的话又说了一遍。

张夫郎却道:“这也不急,我们就是先问问。我家小姑子你也见过的,虽说年纪小些,性子又温柔又和顺,多等几年也等得……”

晏庭卓已经听不下去了。他说的小姑子正是方大郎唯一的姑姑,也是方家唯一的女孩。年纪真的小,可能才十二!

罪孽!他找了个理由慌忙跑了。也不管方家如何在家里叹气。

两天之后他信守承诺带着两只猫去了城里,阿井喜不自胜。

接着他将手里的盒子递给唐子帧。

唐子帧讶异地打开一看,是一套绣着幽兰的书生服,头巾也是县学中书生们流行的款式。

他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晏庭卓。

晏庭卓解释道:“前两日的事是个误会,不过让你不开心了,给你陪个不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