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炮灰皇子后(24)

作者:珑韵 阅读记录

不过今日观察下来,此人倒是没有如书中所记载的那般阴狠。莫非他的性格,是因为家人相继过世才改变的?

现在手里极缺各类人才,于是云舒点了点头道:“沉稳内敛,所学甚广,倒是可以一用。那就跟在你身边,当个书记员,先学习一阵。”

吕长史赶紧应下。

他虽然有文人的清高,但也更怜惜有学识却郁郁不得志的学子。

除了丁嘉禾外,这次面试的人当中,还有十多名读书人,只是他们最多只考到了童生,无法跟丁嘉禾想比,于是云舒也没有直接定下他们。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胆子大的十五六岁的孩子,想要来王府当亲兵,被云舒给拒绝了。

直到看到这些半大的小子,云舒才想起来问负责人员统计的曹诚,“现在西州城十八以下的少年,都在干什么?”

曹诚显然之前已经有了准备,闻言连忙说道:

“殿下,属下早就想说了,咱们雇佣人干活的年龄,可不可以往下降一点,至少放宽到十五岁吧。

就算是军中,也没有说必须十八以上才参军的。我是十七入的营,萧将军更是十五就到了军中。

咱们把年龄卡在十八以上,还让挺多百姓不满的。”

这倒是云舒没有考虑到的。

受现代不可以雇佣未成年思想的影响,云舒总觉得不足十八的,都算是孩子,不适合干这样的重体力活。所以不管是挖渠、挖煤还是运土,他规定的工人年纪都在十八以上。

而这个时代的人,哪有这个讲究。农家的孩子,更是早早就下地干活了,也就是他们刚来西州,还没有地,不然也不能这么闲着。

曹诚接着说道:“之前的西州百姓冬日里还有些活干,但后来的那些人只能等着我们分派活。十八以下的那些小子,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没法跟着其他人一起做工,就整日无所事事、四处溜达,属下担心时间久了,会闹出什么事来。”

真是好的不灵坏的灵,曹诚刚说完,门外有人前来禀报,说东大街有人聚众闹事。

平日里这种事都是萧谨行负责处理,但是萧谨行这会儿带人出了城,已经几日未归。这下,就只能报给了负责治安的曹诚。

曹诚正要出去,被云舒叫住,“我与你一同去看看”。

-

东大街此刻聚了不少人,而且年纪都还不大,俱是十三四至十七八的少年,毕竟大人们此刻都有活要干。

本来两伙人还在打着架,直到听到有人高呼一声“殿下来了”,他们赶紧住了手,四散开想要跑,然而刚跑两步,就被亲兵给围了,只好蔫头耷脑地站回原地。

不少人脸上都挂了彩。

曹诚上前斥责道:“怎么回事?”

其中一人高声说道:“大人,是他们先动的手。”

另一番不甘示弱,“这又不是你们的地,凭什么不让我们呆在这?”

眼见两方又要吵起来,曹诚赶紧呵斥,“都闭嘴!”

等到曹诚问清楚,才发现这些人真的是闲出屁来了,屁大点事都能打起来。

这些人闲得四处乱转,正好撞见了萧将军率众出城,当时所有将士俱都身穿铠甲,骑着高头大马。骏马的马蹄声,一下一下,像是踩在他们心头上。

这般大的少年,正是热血上涌的时候,当即决定要练好武艺投身军中。

而东大街这里正好有一处高台空地,原先也不知道用来干什么的,但被这些人发现后,就聚集了几十名少年,到这里来“练武艺”。

原先也没什么,但是今日他们这波人来得有些晚,高台就被另外一波人将给占了。于是两伙人为了争地盘,就打了起来。

云舒听完,满脸黑线,这广场舞大妈抢地盘的既视感也太强了。

有云舒在,架自然也打不成了,武也不能练了。

云舒看着这一个个少年,也终于明白,得找点事消耗消耗这群少年人旺盛的精力。

“你们只想投身西州军?那有没有兴趣跟着我?”

这些少年陡然听到夏王殿下的声音俱是一愣,随后又赶紧红着脸低头,因为夏王殿下正满脸和气地冲着他们笑。

其实云舒并不比他们大几岁,但是这些少年就是从云舒的身上看到了属于长者的慈爱,两边领头的少年结结巴巴回道:“愿、愿意。”

“那你们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井渠附近种树。”

第18章

西州干燥炎热,风沙很大,特别是靠近北边克拉鲁山那一片,常年有十级以上的大风。

虽然井渠的挖掘才刚刚开始,但有了水,这一片的土地很快就可以用来耕作,因此就该早早考虑防风治沙的事宜。

况且种植树木灌木等耐旱植物不仅可以防风固沙,改变植被覆盖,还能改善土地质量,减少土壤水分流失,让土地更适合耕种。

至于防风固沙的植物西州本来就有,只是比较分散。大家在荒漠中行走,能看到沙枣、沙柳、沙棘等植物。

云舒让这些少年种的,正是沙枣树。

沙枣全身是宝,皮花果均可入药,沙枣不仅可以人食,还能用来酿酒,而且叶和果还能作为牛羊的饲料。

除此之外,更因为沙枣种植不仅可以苗种,更可以扦插。

就在少年们去井渠那一片地种树的时候,几日未归的萧谨行终于带人回来了。

马蹄声处,溅起了漫天的尘土,这一行骑兵很快就到了城内。

百姓们纷纷让开道路,让骑兵顺利通行,同时他们也注意到每一位骑兵的马背上,都有一只鼓鼓囊囊的袋子。

两千人,那就是两千只!

“咦,萧将军带什么东西回来了?”

“将军会不会是去打劫了呀?袋子里装的都是粮食?”

任凭百姓们百般猜测,这一行人也没有停下脚步。很快马背上的袋子被卸到了都护府里,在大院里堆成小山。

云舒原先在画图,听到前院的动静,就与吕长史一起,去瞧个究竟。

只见回来的萧谨行、庞农等人,虽然满面尘土,但全都喜笑颜开,灰扑扑的脸上露出两只亮闪闪的眼睛,和一排白花花的牙齿。

要是大晚上看见,还真有点吓人。

见到云舒好奇地看过来,萧谨行扬了扬下巴,露出有些得意的神情,但是云舒压根没看出来他们打开的袋子里,装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挖石头很开心吗?

还是庞农深得萧谨行的心。

庞农在见到云舒的第一眼,就蹭到云舒身边,满是喜气地大声说道:“殿下,我们在南边巡防的时候,发现了石盐,还是我们将军发现的!”

西州军除了日常屯兵西州城外,平日里每隔半月还得巡视一下边界。萧谨行几日前带兵出城,就是去巡防了。

萧谨行在庞农介绍完,云舒朝他看过来的时候,压住上扬的嘴角,矜持地点了点头。

“碰巧而已。”

云舒眼前一亮,满是惊喜,“食盐?”

昨日吕长史刚跟自己说,他们此行带的盐快要用完了,需要去采买。只是大雍的盐主要产自东南沿海,那里距他们这边足足有九千里远,即便那些盐运往大雍各地,但也只到凉州那片。

他们想要买盐,得到凉州去,一来一回少说也得一个月。

现在萧谨行居然发现了食盐!

“在哪?我看看。”

庞农一指地上石块堆成的小山,“就在这啊。”

云舒定睛一看,完全不能将眼前的石头,跟“食盐”联系在一起,他不确定道:“这是食盐?”

庞农点头,“当然是石盐啊!”

见云舒还是茫然,庞农拍了一下脑袋,恍然大悟,“哦对,殿下您金尊玉贵,平日里见不着这样的东西,就算是盐,您看到的也是细盐,自然不认识这样的石盐。”

说着庞农拿起一块已经被敲得只有半个脑袋大的石块,举到云舒面前,解释道:“殿下,您别看这是块石头,其实里面是含盐的。咱们把这石盐敲碎,然后放水里煮一煮,就能得到盐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