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炮灰皇子后(285)

作者:珑韵 阅读记录

后来还是边实再次教育,才让余子安意识到这里不是西州,说话得过三遍脑子,确保万无一失了,才能说出来。

学生们站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已经一年多没见的云舒,多少有些拘谨。

如今已经九岁的边静姝,这次也跟着一起来了。她是此次西州学生里年纪最小的,也是唯一一名女学生。

她歪着头看着云舒道:“殿下,以后您还会给我们上课吗?”

殿下已经是太子了。

听说监国太子很忙很忙,也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当他们的老师,给他们继续上课。

这是所有学生都担心的问题,见边静姝问出来,其他人顿时叽叽喳喳起来。

云舒见状,温和地招呼他们找个地方坐下,别一直站着。

“课自然不能跟以前一样上了,不过有时间的话,本王还会去看你们上课的。”

虽然不能上课,让学生们有些沮丧,但是听到殿下还会去看他们上课,顿时又斗志昂扬起来。

云舒笑着道:“你们怎么光想着上课?就不想早点毕业,然后来帮我做事吗?”

这下就连最胆大的余子安都有些不自信起来,“回殿下,我,我学得还不好,怕给您搞砸了。”

云舒每次看到这些富有朝气的学生,都觉得心情开朗了几分。

他闻言,笑着道:“学得好不好,可不是你们自己说了算的。几日后京中有个交流会,会有天南地北各地学子参加,到时边院长会带着你们一起入场,刚好测一下你们到底学得如何了。”

“什么?交流会?各地学子都会参加?”

学生们是既激动又紧张,差点就要蹦起来,出去跑几圈缓解一下激动的心情。

等到学生们重新安静下来,乖乖坐好,边实才有些担忧道:“殿下,您真的打算让他们参加学子交流会吗?各地学子普遍以诗文见长,我担心……”

如今的科举,考的多半是文章,但西州学院教得很多很杂,还偏格物致知,与其他学子根本不是一个路数的。

云舒却道:“既然是学子交流会,那我们西州的学子,自然也可以参加。至于交流的内容,大家各有所长,他们有他们擅长的,我们也有我们擅长的,边院长不必太过担心。”

边实见他这般说,也放心不少。

云舒拍了拍一旁余子安的肩膀,笑着道:“怎么说也是本王一手办的西州学院,如今就让他们看看,到底是他们那些学子厉害,还是我们西州学子更胜一筹,如何?”

余子安等人被云舒这么一鼓舞,顿时士气高涨,高声道:“好!”

颇有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

边实也被他们的氛围感染到,唇边也挂了抹笑。

这是他时隔三年,带着数十名学生,以一名学院院长的身份,再次回到京都。

京中的那些旧相识们,那就拭目以待吧。

第174章

五更的更声刚响,清风园内就已经有了动静。

秦嬷嬷一边给自家主子梳发,一边道:“今日的交流会要到巳时才正式开始,这才刚寅时,还有三个时辰呢,公主您要不再多睡会儿?”

大长公主闭着眼睛端坐着,声音里却没有丝毫的困倦,“这叫本宫如何睡得着。园子里都布置上了吗?”

秦嬷嬷赶紧道:“子时刚过便开始了。”

交流会要在清风园举办,但清风园内除了几株腊梅外,便再无景致可赏。于是大长公主便令人将冬日里的枯枝上,扎上各色布头做的小花,至少让园子里热闹起来,不至于太过冷清。

而这交流会在清风园办,还是大长公主主动求来的。

此前的学子交流会都在十四公主的芙蓉园举办,而十四公主的驸马,便是国子监祭酒卫兴怀的嫡孙,也是三年前的探花。

卫兴怀被捕入狱后,十四公主的驸马也受到了牵连。

十四公主本就对太子殿下不满,如今驸马又被撤了官职满头官司,她一气之下便不愿再将园子借出。

大长公主听到消息,当天就去找了太子殿下,表示她的清风园虽不如芙蓉园景致好,但若太子看得起清风园愿意承办此次学子交流会,并且交流会的一切庶务花费均由公主府负责。

大长公主虽是承安帝的姐姐,但毕竟不是一母同胞,关系自小也就一般,更别提大长公主出嫁多年,嫁的还是一名武将。

如今老侯爷过世多年,公主膝下只有一子,虽降封承袭了爵位,但为人木讷不善经营,一辈子都只能呆在清水衙门,当一个无甚实权的伯爵,日后的情景可想而知。

好在她的孙儿孙女还算争气,一个继承了老侯爷的才学,一个继承了老侯爷的武艺。这本是极好的事,一个投身军中,一个凭借才学相貌嫁个好人家,也算都有个好的归处。

只是两人仿佛生错了性别,孙女一身武艺不输男儿,哪个男子都看不上。孙儿虽才学上佳,却对为官无甚兴趣,更是看透了官场,一心扑在各种小玩意上。

大长公主头疼之际,也不得不为自己的孙儿孙女做些打算。

秦嬷嬷暗地叹口气,今日各地才子聚集,那么多人总能有一个入得了小小姐的眼吧。

而且今日太子殿下会亲临,到时少爷也能在殿下面前露露脸,至少有个展示的机会,也不枉费公主的一番苦心。

-

虽说学子交流会是巳时正式开始,但辰时刚过,便陆续有学子结伴前往。

大家都想着难得各地学子齐聚,自然要早些到,好结交一番,于是一群人便在清风园外遇上了。

既然遇上,自然要好一番介绍。以至于前一波还未介绍完,后一波便来了,少不得又得再介绍一遍。

清风园外一时热闹非凡。

而清风园外早有仆从等候,见门口学子越聚越多,他们赶紧上前,邀请大家先入园。这些仆从训练有素,无论对面的学子衣着如何,均热情接待,同时将对方带来的文章放在信封中封好口。

有人不解其意,侍从贴心解释道:

“诸位的文章,小人会先送至批阅室妥善放好,免得遗失。待各书院的先生们到了后,会随机抽取文章进行批阅。

巳时后的交流会上,先生们还会将好文章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待到散会后,批阅好的文章,会发到各位手中,请大家放心。”

学子们一听这相当于阅卷,顿时不再担心,将自己的姓名籍贯写好后,纷纷交给侍从。

待他们入内,还在讨论着。

“这大长公主府的侍从,可比十四公主府的侍从好说话多了,上次我去十四公主府参加交流会,门房那眼珠子都长在头顶上,我问句话,他都只哼哼两声。我花了钱去,还受了一肚子气。”

“十四公主可是皇后所出,自然不是其他公主可以比的。”

“要知道十四公主的芙蓉园,当初可是大长公主的。十四公主及笄时,陛下将这芙蓉园收回,赐给了十四公主,算是十四公主及笄礼的一部分。”

“这,这么大手笔啊。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太子殿下行十五,与十四公主同岁,殿下去往西州之前,应当已经成年,我怎么好似没听人说起过太子殿下的冠礼如何?”

其他人闻言,一言难尽地看着那人。

那人一脸莫名,“怎么了,我说的哪里不对吗?”

有人小声道:“虽然那时太子殿下已经成年,但是陛下并未为其举办冠礼。”

“什么?没办?这可是人生大事,怎会没办呢?”

这事他们如何敢说啊。

几人渐行渐远,并未留意到一墙之隔的云舒他们。

虽然时间尚早,但云舒已经陪着李老太傅过来了,身边还有作陪的大长公主,以及随云舒一起来的萧谨行。

等到对方听不到声音后,李老太傅才叹息道:“老臣倒也忘了殿下并未举行冠礼了。”

云舒倒是不在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