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炮灰皇子后(292)

作者:珑韵 阅读记录

云舒于大殿之上,负手而立,清亮的声音掷地有声,震在所有人的心头,听得他们心惊不已。

“大雍各城暂停一切与突勒的贸易往来,尤其是粮食,决不允许流入突勒一粒。

本王要突勒在三月内全境断粮。

同时各地加强城防,及时更新武器装备,务必要顶住突勒的反扑。”

云舒扫了阶下群臣一眼,缓缓道:“本王要阿依木亲自送来求和国书,俯首称臣。”

云舒敢这么说,是因为突勒并不是阿依木的一言堂。突勒贵族的势力从来就不容小觑,他们与大雍的世家差不多,会依附于王庭,却又不完全听王庭的话。

一旦侵害到那些贵族的利益,他们完全会联合起来推翻一个王庭,另立新的。

这也是突勒经常换王的根本原因。

突勒贵族不会放弃香水的巨大利益,即便他们知道大雍在用粮食卡住他们的咽喉。难受的是当权者,是阿依木,不是他们这些人。

而针对突勒的经济制裁,则是交给一直负责香水生意的丁嘉禾去负责。

第二道加急军报来自于对抗燕王的周将军。

原来燕王在收到卢家传出去的消息后,便立即带上人马出兵了。

对燕王来说,他是师出有名,是要清君侧,自然要在云舒立稳脚跟之前,将云舒拉下来。若等云舒彻底收服各方势力,他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燕王出关后,很快就与周将军的队伍对上了。好在云舒此前已经让万俟居带了人和武器去支援周将军。

周将军与燕王队伍对上的时候,万俟居率领的这支队伍刚好赶上,他们顿时犹如神兵天降,很快就令周将军反败为胜。

众臣听闻在有了殿下的人马协助后,东北的战局霎时被扭转,立即高兴万分,直呼殿下乃大雍之福。

承安帝偏瘫后,一直在后宫调养着,前朝的事全都交给了云舒。因此无论朝臣们如何夸云舒,他都听不到了。

且燕地还有楼阳明作内应,想来拿下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前两道军报都算不上坏,甚至一个大捷一个小捷,但第三道来自于楚地的军报,就不一样了。

这道军报一报出来,朝臣们就吵嚷开了。

“窦丞他疯了吗?”

“他怎么能干出这样的事来?”

“他这是要谋朝篡位!”

“……”

几月前,窦丞便已收复了大半楚地,将楚王赶到了临安,虽围了临安周围数城,却并没有下令攻打,吓得楚王日日惴惴不安。

朝中只以为他是因年节到了,休整兵马,却没想到他却是打的另一个主意。

原来燕王在收到消息的时候,给在南方的楚王也去了消息,希望两人能联起手来,一起杀回京都去,到时候谁先入城,谁便当皇帝。

但这封书信并没有到楚王的手里,而是被围了城的窦丞给劫了下来。

窦丞自己给燕王回了信,表示自己应下了,完全没顾这本是写给楚王的信。

而窦丞前脚给燕王回了信,后脚就杀进了临安城,将楚王给斩杀了。他并没直接回京复命,而是自封为陈王,代替原先楚王,继续与朝廷分庭抗礼。

转眼间,窦丞就成了楚地的新王。

本来去平叛的国舅爷,皇后的亲哥哥,如今却成了反贼,坐拥楚地三十八城,这怎能不令人震惊和气愤。

云舒看到这条军报也沉默了。

他就说能干出屠城这种事的,能是什么好人?

甚至于他的家眷和皇后妹妹都还在京都,他就这般舍弃了所有家人,只想着自己了?

而更让人愤怒的,还在后头。

有海外荒夷趁大雍内乱,劫掠大雍海岸诸城。而窦丞在自封了陈王后,不仅没有前去解决劫掠楚地海岸的荒夷,还与对方达成了合作。

从百姓中肆意搜刮后,分出一部分物资给荒夷他们,然后双方合作继续向南扩进,想要将楚地以南的南越地区全部纳入版图。

“好一招引狼入室,与虎谋皮,简直不要脸至极!”

群情激愤,骂声震天。

就在此时,萧谨行对着云舒,拱手道:

“臣愿前往楚地,驱逐荒夷,平窦丞之乱。”

朝臣们顿时噤了声,看了看云舒,又看了看萧谨行,突然想起来,这人好像还是王夫来着。

未来王夫要求去前线打仗?

按照以往来说,可没有太子妃到处乱跑的先例。

众人再次看了一眼云舒,不敢提意见。

但心里全都在问:殿下会同意萧将军去打仗吗?

云舒站在阶上,垂眸看着下方拱手而立的萧谨行,并没有过多犹豫,郑重吐出一个字。

“准!”

萧谨行在得令后,转身便出了大殿,去准备出征事宜。

而在萧谨行走后,朝臣们又开始七嘴八舌“嗡嗡嗡”地讨论了起来。

云舒看着他们不解的神情,轻声道:“他先是朝廷的大将军,然后才是本王未过门的王夫。”

朝臣们再次低头行礼。

这话不就是说,即便以后殿下真的登上帝位,那萧将军也先是大雍的将军,可以南征北战上阵杀敌,而不是困守在后宫之中?

殿下永远都出乎他们的预料。

第177章

此前兵部被被洗过一次牌,如今的兵部尚书和侍郎一直是个中立派,拥护的都是帝王正统,而云舒当了监国太子之后,他们自然就投入了云舒的阵营。

户部尚书仍旧是杜昌明,他与萧芜是多年好友,如今自然随着萧芜,站到了云舒这边。

云舒一宣布萧谨行出征,不论是兵部还是户部都尽全力支持。

户部倒还好说,左右不过是准备粮草事宜。户部本就掌管全国粮草,在各地都设有粮仓。如今大军开拔,不过是协调调用各地储备粮。

虽然玄甲军所需的粮草与他们往常准备得不太一样,但经过指导后,还是能做出来的。

但兵部就有些为难了。

他们的军器库里倒是还有不少未曾使用过的刀刃与铠甲,但到了真正要用的时候,却发现人家根本看不上。

兵部虽然不自己制作兵器,但他们是设有军器库的。工部制作好的武器装备,会被兵部囤积在军器库里。各军想要更换装备时,会一级一级向上申请,而兵部同意后,会将军器库的武器装备按照核实后的数量发放下去。

但这些装备都是真金白银打造出来的,平日里可舍不得轻易给将士们更换,都是等到各军的装备,破得不能再用了,才会同意。

就是被兵部如此宝贝的武器装备,如今却被玄甲军分外嫌弃。

庞农更是道:“如此脆的刀刃,都接不住我这长刀一击。豁口总比断刀强,不换也罢。要换你们换,反正我不换。”

其他将士纷纷赞同,均表示这些兵器他们不要。

这就使得兵部尴尬不已。

不论是玄甲军的兵器铠甲,还是弹药,他们兵部都帮不上一点忙,显得他们兵部无能至极。

兵部尚书连声向云舒告罪。

云舒倒也没怪他们。

兵部的武器无法与玄甲军的相比,也不是他们的错,只是受时代工艺所限罢了。而玄甲军用惯了好东西,看不上这些容易脆裂的刀,也在情理之中。

但这也提醒了云舒一件事,那便是大雍的兵器是时候该革新了。

既然玄甲军宁愿用破损的战刀也不愿意用兵部的武器,云舒自然也不会强求。于是他下令,让留在西州负责军器局的盛光,运送一批军备过来。

同时因为弹药是个消耗品,若全都依赖从西州运送,实在是太过费时。即便以后通了火车,将时间缩短数倍,也不是一个好选择。

所以在京都附近重设军器局,尤其是火器制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而盛光来京都除了运送军备外,另一个任务便是担任工部侍郎,专门负责军器局,尤其是军器局下属的火器制作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