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炮灰皇子后(48)

作者:珑韵 阅读记录

谁能说马匪窝里救了他,不是天意呢?”

“可是边老他现在的身份……”萧谨行不知不觉也为云舒着想了起来。

云舒笑道:“这事我不是请你帮忙了吗?”

萧谨行一愣,随后惊讶道:“你那时候就算计了吗?”

但是他转而又一想,“不对呀,你是出发之前让我配合你,那时候你不可能知道会遇上边老。”

云舒:“……”

那时候他确实不知道会遇到边实,他想让萧谨行配合的,也不是这件事。但是计划不如变化,现在当然是先紧着这件事,把人情先用了。

至于另一件事,反正让萧谨行欠他人情容易得很,他不怕没有机会。

云舒光棍道:“那你就当我善变吧。”

萧谨行:“……”

怎么会有人耍赖耍得如此理直气壮?

想到就做,善变的云舒当即上马,去了未来的西州学院。萧谨行想了想,也随他一起过去。

现如今的西州学院,占地很大,甚至被规划了校场等地,但实际上只有校舍几间,其他地方全部都是空地。

萧谨行沉默片刻,问道:“这就是西州学院吗?”

云舒指着眼前的空地说道:

“你别看现在这里还什么都没有,但是建成后,这里将汇聚整个西州的学子。”

萧谨行根本没看出来,光秃秃的一片能吸引什么学子,况且西州哪里来的多少学子。

这年头,能供读出一个童生,都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云舒见他没反应,随后伸手一指,道:“这里以后会分成三个学部,最左边是五至十二岁的小学部,中间是十二岁以上的中学部,最右边是从中学部毕业的优等生所进入的大学。”

萧谨行皱眉:“大学?类似于国子监吗?”

云舒点头,“差不多,但也不尽相同。具体的,还要出细则。反正目前也没人能读得了大学。”

云舒虽然爱画饼,但是心里对西州的情况,还是有个清晰的认知的。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估计也就小学和中学能招到学生。

他带着萧谨行看了一下已经建好的校舍。教学的教室一共有五间,还有一间算是做饭的食堂。

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勉强也能使用。

云舒还挺满意,对跟着他的亲卫道:“行,这些先用着,其他的房子也尽快安排人建。”

云舒满意了,但是萧谨行看着空荡荡的教室却皱起了眉,“没有书桌吗?”

虽然他不爱读书,但是也是念了好多年书的,还在国子监上了两年学。从没见过哪个书院是连书桌都不配的。

云舒却道:“一看你就没在穷苦地方读过书。西州识字的学生有几个?那些孩童过来,字都不认识一个,根本不需要习字,书桌的用处其实不大。”

“孩童启蒙都是先跟着先生背书,从三字经到千字文,光是背诵这些就需要不少时日,之后根据背诵的课文,与书本对照,开始认字,以树枝代笔,学习笔画。学会之后,再用纸张练字。”

萧谨行一想也是,别说在西州了,就算是在京都,纸张都是精贵之物,寻常百姓家也舍不得给刚启蒙的幼童使用,是他考虑不周了。

萧谨行再一次从觉得云舒不靠谱,过渡到云舒考虑得还挺细致的。

“那就先不用给学生们配备书桌。”

“去克拉鲁山伐木的伐木队,明日才能回来。等他们回来,就让木匠们赶工,应该能在开学前将书桌都配置齐。”

两人同时开口,然后互相看了一眼。

云舒不赞同道:“学生学习,没有书桌像什么话。”

萧谨行都气笑了,“那你刚刚跟我说不需要书桌干什么?”

云舒眨眼,“我只是就事论事而已。但就算用不上,也得配备上。咱们要让西州百姓看到我们办学的态度。”

萧谨行:“……”

真是什么话都让你说了。

虽然新城的房子都为砖瓦房,但是还是需要用到大量木材。西州城外之前是有白河流过,所以也生长了不少树,但云舒却没让人将这些树都给砍了。

毕竟他们现在还忙着在西州城内外种树呢,怎么能将长得好好的树都给砍了。

要木材,自然是去树最多的地方砍,于是云舒看中了北部的克拉鲁山。

克拉鲁山高,山顶常年有积雪,山脚草木茂盛,树木更是高大,是非常好的建筑木材。

而因为地势的关系,从克拉鲁山到西州是一个巨大的斜坡,砍了的树,要运回来方便得很。

所以新城建设并不太缺木材。

萧谨行被云舒噎得说不出来话,索性抱臂不再理他。

云舒看着萧谨行脑袋顶上,又开始不停闪烁的灯光,心中暗乐。

也就在这人身上,还能看到这样的霓虹灯,真的甚是怀念啊。

知道对方也没有真的生气,云舒也没管他,而是喊来随行的亲卫罗延,让对方安排人去将教舍打扫干净,顺便从中选两人充当学校的保安。

看完教舍之后,云舒就启程回西州城,毕竟其他具体的事项,还得回到城里布置。

等云舒返回了西州城,发现吕长史还没有回来,只有丁嘉禾因为整理文书留在了都护府。

于是云舒就让丁嘉禾起草了一份公告,告知西州城内百姓,可将五至十六岁的孩子,送至新城的西州学院学习,免束脩,但需要自带吃食。

丁嘉禾写完后,指着最后一部分问道:“殿下,这里是不是不合适?”

云舒忙了一天,也累得很,于是喝了口茶道:“需要自带吃食吗?虽然吃饭是用不了多少银子,但是我希望来学习的都是想要好好学的,而不是为了省一点家里的粮食,来学校混日子的。”

现在西州百姓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如果学院免费提供吃食,云舒不用想都知道,到时候不光有人来蹭吃蹭喝,就连成年人都得要抗议,为什么给十六岁以下的提供吃的,不给他们提供吃的。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丁嘉禾闻言,连忙摇头,“不是不是,小人不是质疑这个,吃食自备是应当的。小人只是想问学院为何不收束脩?据闻,连京都的国子监都是要收束脩的。”

丁嘉禾家中为了供他读书,几乎了掏空了家底。

他从未想过,有一天去官学读书,只要年龄够就可以去。

“哦,你说这个呀,”云舒放下了茶盏,说道:“都说寒门难出贵子,是因为寒门天生低人一等吗?”

丁嘉禾没料到夏王殿下突然说这个,讷讷道:“寒门自然是比不得士族。”

“那要看这个比不得是哪个方面,士族天然拥有资源,他们的眼界必然不是寒门所能比的。但是寒门的孩子就一定不聪明,不优秀吗?其实不然。”

“眼界是什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就是眼界。”

最后,云舒语重心长道:

“人,生来并不平等,但读书可以使人越过眼前的阶层。读书是寒门改变出身的唯一途径,也是普通百姓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我愿意将这个途径放到他们面前,让他们可以给孩子选择一条不一样的路。”

“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改变未来。”

说着,云舒就转身出了门。

而丁嘉禾却拿着公告,久久不能回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眼界……”

“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改变未来……”

……

第二日一早,天才微微亮,云舒就出门看看大家对最新公告的反馈。

此时,已经有不少百姓,围在了公告前面。

其中一位抱着小孩的妇人对着张贴告示的衙役问道:“这位小哥,您帮着念一念呗,咱们不识字。”

被叫做小哥的衙役涨红了脸,其实他也不识字,好在昨日丁录事将公告内容告知了他们,还让他们背诵流利,于是这会儿倒是将公告内容一字不差地复述了出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