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炮灰皇子后(96)

作者:珑韵 阅读记录

而此刻西州府的官员也走了过来,询问云舒还需要做哪些准备,并且言语间也有些挤兑余达几人,让余达更显得尴尬。

也让他们这几人明白,殿下是西州的殿下,但跟他们西州军却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们并不是殿下的军队。

有人的地方,就有摩擦,云舒对下方的这些动作,并没有太在意。他抬眼看了一下北方,总觉得山雨欲来,想了一下,将自己的想法说予其他几人听。

云舒毕竟没有真的打过仗守过城,怕自己有所疏漏,自然也征求大家的意见,看看还有什么有效的防御手段。

余达也趁机提出自己的建议,并表示西州军也在加紧训练,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

随后大家各自回城,按照之前的部署赶紧行动起来。

一连数日,云舒既没有看到突勒来袭,也没有得到前线传来的一丁点消息。这样的情形,让云舒皱起了眉,但他还是安心将火药制成各种形状的,先做好战前准备。

普通百姓和兵士自然没有太多的想法,每日里照常劳作和训练,倒是西州军中的将领却有些忍不住了。

当云舒在训练亲卫队使用炸弹的方法时,西州军的将领正在催促余达,让他赶紧派人去接应萧谨行。

“余副将,突勒军应当全部被将军拦下了,所以我们这边才会一直没有动静。殿下就是太过小心了,西州城根本不会有事,有事的是将军才对!

将军现在孤军奋战,正是需要我们的时候,而我们这么多人却一直守在城里什么都干不了!”

另有人附和:“我提议留一部分人守城,剩下来的人去支援将军!”

也有人反对,“人员部署可是将军安排的,你要怀疑将军打吗?我觉得我们应该遵从将军的命令!”

“……”

余达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两方都觉得自己有理,辩着辩着就吵了起来。

余达皱眉看着萧谨行之前做好的沙盘,心也在猛跳,有些不确定到底该如何,σw.zλ.正当他想去问问高然意见的时候,突然有人来报。

“报,西州城方向有烽烟!”

于此同时,云舒等人也看到了西州城方向的烽烟。

西州旧城留了两个望楼岗哨,共四名哨兵,用以观测敌情。突勒人不知道西州建了新城,若是攻城,必定先攻旧城。

而岗哨只要发现突勒军,就将事先准备好的柴堆点燃,向新城示警,随后躲进早就准备好的地道当中。

在外的百姓自然也看到了烽烟,他们早就被交代过,只要看到烽烟示警,不管在干什么,第一时间回到城内躲避。

于是所有百姓全都扛起锄头农具往家跑,这些东西万不得已的时候,还能当武器用,可不能丢了。

在狼烟燃起的同时,新城各处城墙上,也吹响了特殊音调的号角,通知城内所有居民,有敌人来袭。

由于之前已经演练过,城内外不管是在干什么的,全都放下手里的东西,进入到备战状态。

外城城墙最后一点也在今日修建完毕。于是,百姓们全部进入内城躲避,而亲卫队以及西州军则进入外城空地。

西州军整军待发,随时等候余达的命令,而云舒则是带着亲卫队和各种器械,上了外城城墙。

经过几天的训练,亲卫队正是跃跃欲试的时候。

虽然西州新城在西州城的北部,但因为当初挖井渠选址的原因,新城的北面是高达几百丈的克拉鲁山。正是因为这座山的存在,突勒兵虽然位在北方,但是他以骑兵为主,想要攻击西州,就得从东北绕过克拉鲁山进入西州。

而阿依木原先要借道,也是从克拉鲁山的北部绕过,从东面的乌思进入西州,这样一来,就可以双面夹击西州军。

现在另一支突勒军出现了!

新城的城墙四角均修建了望楼,站于高处,且这年代的空中杂质较少,没有那么多的灰尘阻碍视线,云舒拿着望远镜自然能够看清位于东南方向的西州城。

虽然看不清楚人脸,但通过望远镜,仍旧能够看到无数人形,骑着马冲向了西州城。

云舒将望远镜递给身后的盛光,“你看下突勒军有多少人?”

盛光此前已经用过几次望远镜,现在拿起来很快就找到了目标,每一个模糊的线条就代表了一名骑兵。

盛光粗略估算了一下,沉声道:“能看到的骑兵足有两万余人。”

既然对方来攻城,那么除了骑兵之外,必然还带了攻城兵,而光能看到的骑兵就有两余人,说明这一支突勒军少说也有三万。

云舒目视前方,对通讯兵道:“将人数报给余副将。”

通讯兵立即领命退出。

突勒军攻完旧城发现没人之后,很快就会注意到新城这边,云舒这边还有些时间可以布置战场。

余达领军出城准备伏击突勒军的时候,云舒这边的亲卫队也分出了多支小队出城。

第61章

由于时间太短,云舒根本来不及研制出可以远距离打击的炮弹,这就导致了炸药的杀伤力虽然不错,但距离却成了最大的问题。

总不能亲卫队骑着马带着炸药四处乱跑,往人堆里丢吧。

于是云舒只能改变思路,以守代攻,以不变应万变。

城外几百米外,交错着挖了十多条一人多宽半人多深的壕沟,其上用草皮遮掩,壕沟内躲着各支亲卫队。他们除了佩戴常规的弓弩和刀剑外,每人还带了十多只带着引线的炸弹筒。

炸弹筒的样式与手榴弹相似,只是原先手榴弹木柄的位置,仍旧包裹着炸药,这就导致炸药的填充量很多,威力也更大。而云舒做成手榴弹模样,也是因为有把手的话,可以扔得更远一些。

而壕沟前方是陷马坑。

这些陷马坑并没有挖得太大太深里面加入尖刺,一个是因为荆棘铁器不够多,还有一个是原因,则是时间来不及。

这些陷马坑多为半尺长一尺深,密密麻麻分布在最为平坦的路面上,分布约有一丈多宽。陷马坑上方,同样覆以草皮遮掩。

而这些陷马坑最大的用处,是让马失前蹄,让冲阵的骑兵从马上跌落。而这个距离,刚好在壕沟内躲避的亲卫队的射程内。

不论是躲在壕沟内的亲卫队,还是站在城墙上的云舒,都在静候突勒兵的出现。

未时初,突勒骑兵终于出现在了云舒的视野当中。

而躲在壕沟内头顶上插满树叶和草的曹诚,也观测到了突勒军的动静。

首先出现的自然是余达所率领的骑兵,西州军的连弩还是能给突勒骑兵带来杀伤力的。

突勒兵大约是没有料到西州的弩箭有了改进,原先打算硬顶一波,就可以短刀相接,以人数优势冲击对方阵型,但没想到西州军的弩箭像是用不完一般,前面的人接二连三倒下,他们才冲到刀枪范围内。

到了近前,西州军全体改弩为刀,以陌刀大力对抗突勒骑兵的短刃,双方各有优劣。

一击过后,双方散开,随后重新骑马冲杀。

骑兵的高机动性,以及巨大的冲击力,是步兵比不了的。

双方打得有来有回,但是站在城墙上,以望远镜观察战况的云舒却知道,余达这边的并没有什么优势。

由于城内需要人留守,而且这还是第一波交锋,双方皆有试探的意思。余达这边出动的人数只有五千余人,但对方至少是西州军的三倍有余。而两方厮杀的战场后方,是突勒兵的大队人马。

旌旗飘飘,除了三万骑兵之外,突勒这次居然还带了将近五万人的步兵。

阿依木迂回去乌思的人数,跟这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云舒脸色深沉,两方加起来,突勒此次出动了近十万人,这是对西州势在必得!

原书中并没有描述此战的突勒军人数,因为在此之前西州军已经弹尽粮绝,书中描述更多的是西州军的惨状,以及西州百姓的决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