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渣攻手撕剧本+番外(106)

作者:裴不知 阅读记录

容慎茫然地重复了一遍:“喜上加喜?”

贺兰修深吸了一口气,才道:“臣有一外甥女,与陛下年纪相当,才貌也可堪充为天子嫔御。陛下若能在举行冠礼的同时大婚立后,太后自然会欣慰至极。此后陛下亲政,太后也尽可以放心了。”

容慎心中一凛:“大……大婚?”

见贺兰修沉默不语,曲女史连忙笑道:“陛下既然要亲政,那后宫便必是要有人主持的。皇后乃一国之母,若是中宫后位一直空缺,亦会令陛下的威望有损。”

“太后的这位侄孙女,陛下大约也曾见过,上次秋猎之时,她还跟随太尉一起出游了的。这位小姐出身望族,又在边关长大,既有高门贵女的知礼,又有将门虎女的威仪,再加之容貌倾城,实在是与陛下再相配不过的。”

容慎愣了愣,见贺兰修脸上的表情愈发冷寒若冰,立刻道:“多谢太后厚爱。只是朕这副不争气的身子,实在不好耽搁了太后疼爱的晚辈。”

曲女史脸上的笑容淡了些:“陛下莫不是觉得,太后的侄孙女不配后位?”

容慎心思急转,好容易找出一条理由来:“为了赈济雪灾一事,国库本就吃紧,冠礼都办得艰难,哪里还有银钱主持大婚?”

“此事倒也好办,太后已想过了。太后是想给侄孙女寻个好归宿,也是想给陛下选一位贤妻。既然是为陛下排忧解难的,那自然不能令陛下为难。先将其册为贵妃,待到日后国库充盈,再晋升为皇后也不迟。”

容慎苦笑一声:“太后思虑得倒是周全。”

“那陛下的意思是,答应了?”

容慎摇摇头:“请太后恕我不能答应。”

“陛下可是想清楚了?”这回说话的竟是贺兰修,“左右此处没有旁人,臣就不跟陛下拐弯抹角了。陛下若不立后,太后便不会轻易还政于陛下。自古以来,皇帝亲政之后,却依然有太后听政甚至摄政的,似乎也并非没有先例。”

“……朕想清楚了。”

贺兰修当即转头看向曲女史:“女史听清了?回去还请禀报太后,说臣已经尽力劝过,陛下却执意不从,因此这并非是臣不肯尽心的缘故。事已至此,臣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这便先行告退了。”

说完,他也不顾曲女史骤变的脸色,直接转身扬长而去,任谁都能看出,他此刻的心情极为愤怒。

“太尉大人!”

曲女史下意识迈出几步,好不容易回过神来,匆匆向容慎行了一礼,道了声告退,就又急匆匆地追了出去:“太尉大人,还请留步!”

福禄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又听容慎道:“还愣着干什么,快去打探打探,太后和太尉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发生了什么?”贺兰修脸上露出一个讽刺的笑容,咬着牙关回答了段轶的问题,“我的好姑母,拿亲政之事要挟小皇帝,准备将我姐姐留下的唯一血脉,送进深宫去当皇后!”

段轶先是一怔,旋即道:“此事说来倒也不奇怪,太后想在皇帝后宫安插自己的亲族,的确有利于继续掌权。而一旦有了皇嗣,立为太子,那之后的皇储身上也会流着贺兰家的血脉。只是……那可是你姐姐拼了命才留下的血脉。”

“这皇后的位置固然尊贵,可如果她在天有灵,也定然不会想要看见自己的女儿沦为皇帝与太后博弈的棋子。”

若最终是皇帝胜了,他岂能容下外戚一党的余孽继续做自己的皇后?

而若是太后胜了,那废帝的皇后又能落得个什么好下场?即便侥幸得以善终,也注定要孤苦守寡半生了。

濯缨这个当舅舅的,自然不会愿意将姐姐留下的唯一血脉推进这样的火炕。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轻轻松松就能保证家中的女孩儿幸福无忧地度过一生,又何须让她去做那劳什子的皇后,在政治斗争之后忧惧终身呢?

“无妨,濯缨。只要太后的懿旨没下,此事就还有转圜的余地。就算真的下了旨意,以你的地位权势,难道还会护不住表小姐吗?届时只推说她生了病,或是悄悄地送往别处,实在不行,再让她去道观住上两年,只说是为亡母祈福,想必太后和皇帝也无法拿你怎么样。”

“这倒不必。”贺兰修道,“皇帝已经拒绝了。”

段轶狠狠一惊:“什么?皇帝竟然宁可不亲政,也不愿立太后的族亲为后?”

贺兰修缓缓摇头,叹了口气:“皇帝亲政已成定局,太后此举,也不过是病急乱投医罢了。如果她还有把握继续把持朝政,你以为她会惦记着一个皇后的位置?”

段轶一头雾水道:“此言何解?小皇帝明明直到现在都还摸不到半本奏折,怎么亲政就已成定局了?”

“以往每次有人上奏请求太后还政,太后都以皇帝尚未及冠为由推阻回去,尽管所有人都明知这是推脱之辞,但皇帝的冠礼,确实已经成为保皇一党心中最后的底线了。若到了这一日,太后还是不肯放权,那他们就算鱼死网破,也定要跟太后及外戚彻底翻脸。”

“先帝驾崩之后,太后刚刚临朝之时,改赋税,清吏治,整军纪,决策何等英明,手腕何等强硬,因此虽然招来了不少外戚弄权的非议,可民间一片感恩戴德,就连朝堂众人也看在眼中。即便那些最为迂腐的老臣,嘴上不屑女主监国,可心底都是暗自佩服的。”

“然而近两年来,皇帝冠礼愈近,太后心中越慌。慌不择路,忙中出错,只顾着打压异己,提拔心腹,却不再用心于民生富国之事,对待朝中政务也越发敷衍。若她没有这般行事,朝中那些原本中立的大臣,也不会纷纷倒向保皇一党了。”

段轶默然片刻,才道:“但宫中禁军、京畿大营还有北境大军都在你的手中,只要你坚决不肯松口,那些文臣,难道又敢跟刀枪硬碰硬吗?”

“太后当初破格封我为太尉的时候,便是这样想的。”贺兰修淡淡道,“而我初封太尉之时,也是这样想的。”

“……那,现在呢?”

“现在么。”贺兰修闭了闭眼睛,“前次雪灾之事,今日朝会殿前,已经足以令太后开始怀疑我的用心了。而且,我猜她可能知道了什么,譬如我时常夜访宫中,潜入含章殿的事情,这才彻底确定了自己的猜疑。”

“否则,我想不出有什么理由,让她宁可跟我撕破脸皮,也要将我姐姐唯一的女儿拿去做跟皇帝交换的筹码,还要我亲自前去跟皇帝商议。只要进了后宫,哪怕是做皇后,难道还不是捏在她这个太后的手里?”

段轶恍然道:“原来如此!”

他就说,太后为何明知贺兰修有多重视这个外甥女,却还是要如此行事。一个后位固然重要,可贺兰修这个侄子和他手里的兵权不是更重要?

原来是觉得,既然贺兰修已经不能倚靠,而她注定要让出权柄,那便做一场最后的利益交换,并顺势将贺兰修的软肋捏在掌心!

此计未必有多高明,可确实算尽了人心。

只是,大概她也无法料到,含章殿的那位,宁可不要她放权,也不愿迎娶贺兰修的外甥女为后吧?

含章殿里,福禄躬身回报道:“陛下,看样子,太尉大人确实跟太后起了龃龉,而且正是为着贺兰府的表小姐入宫为后一事。”

容慎拿着书的手一顿:“知道了。”

“太后与太尉离心,外戚一党的势力可就大大地削弱了,这是好事才对,陛下为何却闷闷不乐呢?”

容慎垂眸道:“太后毕竟是他的亲生姑母,还是看着他长大的,比一般的感情更加深厚。这样的亲人,罔顾自己的意愿,为了争权夺利,不择手段地利用自己看重的人,此种感受,应当比被敌人算计更加痛苦吧。”

“陛下这是,心疼了?”

“不,我是在想一件事。”容慎放下手中的书,无意识地敲击着面前的桌子,沉吟道,“此事若换成郑王,他绝不会动怒至此。那他先前那般恼怒我算计他,是不是也能说明,他心里有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