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夫后天天吃瓜[七零](233)

作者:金彩 阅读记录

就这样的家庭,楼解放是恨不得远离。

快乐的相聚总是短暂的。

饭焖好后,大家坐在一起吃饭说话,时间很快就接近晚上七点。

送走了两位兄弟后,顾立冬回到家里,忍不住叹息:“这两人啊!听说最近家里又在催相亲了。”

临近年关,催婚成为了家家户户的日常。

别以为只有后世才会催婚。这年头同样会催婚。而且催婚还不止父母亲戚。像单位的领导、同事、单位妇联的大妈们。一个个都会关心大龄青年的感情生活。

只要超过二十还没对象,就会热心地帮忙介绍对象。

当然,这年头的介绍人大多靠谱。不会像后世那样,做个团购的团长,介绍人就吹嘘是开超市的。开个烧烤摊子,介绍人就吹嘘开餐馆的。家里养两只鸡,介绍人能吹出开养殖场的。

不过,这个靠谱也是相对的。

比如,无论是楼解放还是夏自强,两人的原生家庭都相当奇葩。

很符合何玉燕穿越前看过的那些年代文小说。当然,这两人不是主角。而是路人甲的那种炮灰级别。

“他们今年应该25了吧!要不等明年看看?”

明年市场开放后,说不定大家的日子都会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身边圈子小,家里又这样奇葩。还不如等以后看看。最起码,可不能让未来对象,面对那样奇葩的婆家亲戚。

夫妻两人说了一会儿闲话后,就继续整理着今天弄回来的物资。

“这些带回去给爸妈尝尝。”

顾立冬挑了两只肥肥的腊鸭出来,还有一袋子小米。

何玉燕看他还想继续,就阻止了。

“二哥那估计还有不少东西往家里搬呢!”

她二哥借着农副产品收购员的身份,跟不少生产队打好了关系。

从去年开始,借着顾立冬的关系,开始从事买卖农副产品这个事情。他们家没有多掺和,但也得了些分红。可以想见,二哥那边赚了不少。

二哥是个好的。虽然有时候说话不好听。但是行动那是没得说的。

两人终结的相亲话题,到了董家这边,就变成了催婚话题。

“建设啊!那姑娘是来跟你结婚的吗?”

从郑大妈的角度来看,一个没结婚的姑娘,跑男人家里。不就是等着跟男人结婚的吗?

董建设:“我还没问。但是,妈。我特想跟她结婚。”

孙筱柔是董建设情窦初开就喜欢上的人。在他心目中,孙筱柔就如同天空最洁白的一朵云彩那般,纯洁无瑕又不谙世事。

这样美好的女人,才配得上他这样的真男人。

真男人董建设这样想着,嘴角露出了迷之微笑。

“那你明天得捉紧问喽!这大学的学生天南地北都有。别到时候她去上大学,被人给带坏了。早点结婚,结了婚再去上学。就不会有这样的烦恼了。”

听到被人带坏几个字,董建设立刻警觉起来。确实,男人的劣根性,他是个男人十分清楚。

筱柔这样美好的女子,在大学怕是会被人欺负。

不行,一定要尽快结婚才成。

下定了决心后,董建设一晚上都在琢磨着要怎么跟孙筱柔开口。这些年,两人之间的关系那是心照不宣。

没有直白的语言描绘,但那种你懂我的心的感觉,最让董建设着迷。

虽然结过一次婚,但是怎么跟女同志剖析自己的心。对于董建设来说,是一件难题。

第二天一早,大杂院就热闹了起来。

昨天的蜂窝煤没做完,今天一早就有人起来继续干了。这做蜂窝煤是体力活。男人早起一个小时忙活,也没做完。

等到上班的点,整座大杂院哗啦啦少了一半的人,就又清净了。

昨天起太早,今天何玉燕就带着孩子睡懒觉。

之前热闹的时候,何玉燕醒了一会儿。等安静下来后,又重新睡了回去。这一觉直接睡到九点多。

何玉燕准备起来,忽然就听到靠近自家的那个水槽,有人正在聊天。

“哦,你叫孙筱美啊!你跟你姐干嘛来这里住?你家里其他人呢?”

一长串的问题,听在何玉燕这个外人耳中都觉得有点烦人。更加不用说,本就脾气不好的孙筱美。

“不知道,别问我。”

孔大妈没想到眼前这个小姑娘说话这样冲。气得想要骂人。然而,孙筱美并不给她面子。直接转身,端着自己的搪瓷盆就走了。

“这这这……朱大妈。你看看你家住的都是什么人哟!”

朱大妈可不管这个。她只要收钱就是了。这样想着,朱大妈忽然想起今天的房租还没收。当下,顾不得洗了一半的衣服。甩着湿哒哒的手就朝孙家姐妹那屋里跑。

何玉燕打开屋门,刚好就看到了这么一幕。忽然就觉得挺搞笑的。

不过,孔大妈这两年多低调了不少。主要是赵大牛那身体一天比一天坏。所以这人也没精力出来蹦跶。加上赵家老大、老二经常吵架打架。反正,老赵家就是一团糟。

而赵老三比较幸运。当了司机后,就搬到厂里的大通铺去住了。

也多亏了他每个月的补贴。不然,孔大妈到现在还要餐餐跑来化缘呢!

看到何玉燕盯着自己看,孔大妈想发脾气。但立刻又忍住了。

自家小儿子现在的工作,还是多亏了顾立冬的帮忙。

这么一个小插曲,何玉燕并没有在意。等孩子起来后,帮她们换衣服,洗漱弄吃的。事情忙完后,时间就来到了上午十点多。

一般这个点,何玉燕就该准备午饭了。

但她今天睡了懒觉,懒劲儿还没过去。琢磨着中午煮个饺子吃就好了。小后院那冻了不少饺子、包子、馒头。一部分是男人放假的时候包的。一部分是何母送过来的。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代表邮递员的“玲玲”声又响了起来。

在堂屋玩着过家家的圆圆单单,听到声音,大声说道:“邮递员来啦……”

胡同里,也有孩子在那吆喝。

随即,就听到垂花门那有邮递员喊道:“这里有何玉燕、孙筱柔同志的包裹单……”

听到这个,何玉燕诧异了一下。

是谁给自己寄东西?

带着这个疑问,何玉燕开门出来。先一步走到邮递员跟前,接过写有自己名字的包裹单。

顺眼一瞧,发现另外一张包裹单上面,写着的寄件地址、寄件单位,居然跟自己手里头的这张一模一样。

除了发件人不一样。

另外一张的发件人就是孙筱柔自己。收件人也是她自己。

而何玉燕手里拿着的这一张,发件人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字:姜春茗。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何玉燕高中的班长。对方下乡后,跟何玉燕保持着联系。之前何玉燕还给她寄了一套高中复习资料。

之前何玉燕并不知道孙筱柔具体下乡的地点。现在看这两张包裹单。这才知道两人居然是在同一个公社下乡的。搞不好还是同一个生产大队。

就在何玉燕思考的时候,孙筱柔也匆匆走了过来。

“谢谢啊同志。我就是孙筱柔。”

说着,孙筱柔还把自己的身份证明递了过去。看到边上的何玉燕,还冲着她礼貌笑笑。

这么一个表现,要不是知道对方的那些事儿。何玉燕怕都要觉得这人十分不错。

因为好奇班长给自己寄什么东西。何玉燕很快就请邱向花帮忙看看孩子。自己拿着身份材料,带着包裹单就朝邮局走去。

与此同时,先何玉燕一步出发的孙筱柔,这会儿已经来到了邮局。

这一家邮局的规模不小,主要服务这一片工厂区的职工。

孙筱柔过来的时候,前面有两个人排队买邮票。所以很快就轮到她。

“叫什么名字?”

工作人员按照惯例,问起了来人的姓名。随即,伸手想接过孙筱柔手里拿着的证件跟包裹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