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夫后天天吃瓜[七零](26)

作者:金彩 阅读记录

不过,大伙儿被香味香得来到院子后,自然就聊了起来。

聊天的话题当然还是董建设跟林荷香。

昨天经过大家的出谋划策,董建设今天应该会去找林荷香好好谈一谈。

事实上,董建设确实跟林荷香谈好了。下午下班,就看到他春风满面地从外头走了进来。

孔大妈这个眼尖的,立刻嚷嚷:“建设啊!事儿办妥了没?”

声音很大,院里的邻居都跑了出来,两眼放光地打听起来。

董建设一改之前那种满脸忧郁的气质,脸上带着笑意说道:“成了,荷香终于答应跟我结婚。婚期不变,还是这个月底。到时候办喜事,就要麻烦大伙儿搭把手喽!”

“成了就好,成了就好。”

“到时候结婚,咱肯定得帮忙。”

“就是就是……”

郑大妈这个当妈的,在听到“成了”后,更是兴奋地差点尖叫出声。

只有董建设知道自己究竟付出了多少,这才让林荷香回心转意的。

当然,这一次跟林荷香谈话过后。董建设确定这个女人爱自己,爱得要生要死的。虽然之前说的彩礼一百块,最后变成三百。但是,对方的嫁妆也从一台自行车,变成了两台自行车。

出去瞅瞅,谁家娶媳妇不用给媳妇买自行车,还给陪送两辆的。也就是他董建设生的一表人才,这才能遇到这样的好事。

他都想好了,等结婚后,两台自行车到时候一台给他们小夫妻上班用。一台放到家里给他妈用。

她妈一辈子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是时候享福了。

哎,要是自行车变成票的话就好了。他就可以直接寄给筱柔。筱柔那么柔弱的一个女人,在乡下指不定怎么受苦。

屋外的这些事儿何玉燕自然听到了。

等听到董建设说出彩礼跟林荷香的陪嫁后。她跟大杂院的邻居一样,十分惊讶。

“居然陪嫁两台自行车。这可真是……”

这年头人的人结婚,有钱有票的人家,会给媳妇三转一响作为此彩礼。三转一响分别是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跟手表。一般是男方给女方的作为彩礼,女方把这些作为嫁妆带回男方家。

这林荷香听说会陪嫁一台自行车,已经够让人惊讶的了。没想到现在嫁妆居然是两台自行车。

真是听都没听过的好事,落在董建设头上。这让何玉燕不得不感叹一句:难道这就是董建设作为龙傲天男主的光环?

至于林荷香,原书中的剧情梗概,可没有这个人的出现。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穿越带来的蝴蝶效应。居然把这样一个恋爱脑的人都蝴蝶出来了。

“这可真是……”

难评!

时间很快就到了第二天。一大早,何玉燕送走了今天出车的顾立冬后,就拿了个笔记本,准备好好规划自己以后的发展。

现在是1974年5月底,马上下个月她就能拿到高中毕业证了。很多同学在这个月都没去上学,就等着下个月头拿到毕业证各奔东西。

按照她打听的,有些人已经确定下乡,有些人则是跟她一样结婚留在城里。还有极少数人家里有关系的,则是花钱弄到工作后留在城里。

顾立冬说等她拿到毕业证,看看能不能托关系给找个工作。何玉燕对于这个没多大的执念。

她知道再过几年,市场开放后到处是赚钱的机会。铁饭碗到时候也不铁了。家里花大力气去弄工作并不划算。

这具身体今年18岁。高考重启的时候也就21岁。完全可以去考个大学,然后走上一辈子进体制的老路。

何玉燕做规划的时候,把这条路线清楚写下来后。想了想,又从高考那划分了另一条分支出来。

她的精神年龄也就22岁。事实上对于社会没有多少经验。体制是好,但在几年后那个猪都能上天的年代,她又想趁着这股东风,赚钱成为人生赢家。

就是自己有点懒,可能不太适合做实业。

何玉燕想了想,在笔记本刷刷写下几行字。事业规划可以先规划,反正她又不是一个人。到时候有顾立冬帮忙,很多事情应该不会太难。

写写画画,时间就过得很快。而外头院子则是渐渐热闹起来。

“燕子,出来跟咱老邻居聊聊呗。”冯大妈的声音从院子外传了过来。

屋子面对院子这一面墙,除了一扇门外,就有一扇窗。而窗边正好就摆着书桌。

这会儿冯大妈一喊,何玉燕抬头就能看到对方在院子朝自己招手。

在她身边坐着的,还有隔壁江婶子、对门曲大妈三人。这三个人是大杂院比较好相处的。何玉燕把笔记本一收,直接就走了过去。

“立冬今天出车了。你一个人在家要是无聊,就出来跟我们说说话。如果跟咱老婆子没话说,还可以去找咱院子的小媳妇。像朱家的招娣没有工作,天天在家带孩子。你跟她年纪差不大,可以聊聊。”

冯大妈热心地介绍这大杂院的小媳妇情况。

“下班后还能跟曲大妈家的丽敏、隔壁程茉莉、前院的沈小妹一块儿说说话。”

这几个人中,除了孙丽敏,其他两个都是这几年嫁到大杂院的小媳妇。

“等建设他媳妇嫁进来,就又多了一个说话的人。”

何玉燕对别人的好意还是领的。但跟董建设的媳妇说话就免了。

她笑笑不说话,就坐在那听着三人说起顾立冬小时候的事情。

“你是不知道,立冬刚被顾老爷子抱回来的时候,那样子一看就是刚出生没多久的。当时天气刚好是立冬,那个冷哦!还下着鹅毛大雪。听老爷子说,这孩子是被一张报纸裹着,直接丢在垃圾堆的。”

冯大妈说起这个满脸都是怒意:“那么冷的天气,那孩子抱回来整个儿都发紫了。要不是林老爷子懂些药理知识,当时就救不回来。也不知道哪个当爹妈的这样狠心。大冬天就丢孩子。”

何玉燕是知道顾立冬很小就被收养的。但没想到居然是刚出生不久。而且旧报纸包着就丢垃圾堆。显然,干这个事情的人不太像亲爹亲妈能干出来的。

特别是顾立冬还是个健康的男婴。

“那当时有找过警察吗?”

曲大妈一听,立马说道:“怎么没有!当时就找了。但派出所那根本没人报案说丢孩子的。最后顾老爷子寻思着干脆自己养得了。”

听到这些,何玉燕心中有了些计较。但她没吭声,准备看大妈们说这些的用意。

果然,接着就听到江婶子说:

“立冬这身世你是知道的。他从小在咱院儿长大。大家关系都还可以。郑大妈那人就是那样,说她坏也没坏到底。你刚嫁进来,就跟她完全闹僵了。外头的人不知道,怕是不知道怎么编排你们夫妻。”

何玉燕也没反驳,耐心等江婶子说完,这才道:“婶子,我能说的就是只要郑大妈跟董家其他人不来找麻烦,我就不会怎样。”

话题到这里就打住,何玉燕也回家继续写自己的人生规划。顺便吃了几片昨天烤好的猪肉脯,心情那叫个美。至于旁人如何就不是她该在意的。

中午,直接用一早就上锅熬的筒骨汤做汤底,加了把挂面,一个煎蛋。简简单单就是一餐。

但何玉燕觉得自己吃的简单,搁旁人眼中就有点奢侈了。

这不,在西厢房耳房边上水槽洗东西的孔大妈,看到何玉燕端着这么一小盆香喷喷的面条出来。简直口水都要流下来。

“立冬他媳妇,男人都不在家了。女人随便对付点吃的就好了。你看看你,又是骨头汤,又是白面条,还加鸡蛋……”

说到最后,那声音凄厉得仿佛这鸡蛋是从她家拿的那般。

何玉燕十分无语。上次去孔大妈家送喜糖,就知道赵大爷是个爱说教的。没想到这孔大妈也不遑多让。

“大妈,这骨头汤是你家的吗?这白面条是你家的吗?这鸡蛋又是你家的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