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夫后天天吃瓜[七零](289)

作者:金彩 阅读记录

但是,总有一些头铁的人,在红线上来回蹦跶。

而顾学天显然就是这种人。

“咱家离他们远点。圈子里也有人知道他们那些事情。三哥他们不是一直盯着对方吗?迟早能找到证据,把人给抓到的。”

何玉燕点头,又想起了原书中的剧情梗概。梗概里,顾立冬是帮人捎带东西的时候死去的。当时还背了污名。具体的时间剧情并没有写。只提到市场开放以后。

所以,虽然市场开放何玉燕很高兴。但是,她也打起精神。生怕男人真的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捎带了什么违法的东西。

现在听男人的介绍,又忍不住拉着男人叮嘱:“反正,你即使出车,也记得不要帮人捎东西。咱家的货可以拉,但是别人半途中塞给你的货,不能接。”

顾立冬已经很少出车了。但何玉燕还是忍不住啰嗦几句。

“行,我记得的。我也怕哪个脑子有病的,给我带些麻烦回来。”

顾立冬不懂媳妇儿的焦虑,但还是尽量让媳妇儿接收到自己的想法。反正,他也不傻。拉货那么多年,里头的门道可多着呢!就是现在市场开放了,估计拉货这一个圈子,会更加混乱。

像顾学天这种只认钱的司机,估计会越来越多。

夫妻两人正说着严肃的话题,院子里忽然响起了一阵笑闹声。

何玉燕忍不住看了过去,接着无语地拍了拍男人的手臂。

顾立冬随着媳妇儿的目光看了过去。看到的就是董建设跟林荷香的拉拉扯扯。

这两人,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评论好。

何玉燕也觉得好奇怪。

之前林荷香的一些举动,包括翻印高考资料等行为,让何玉燕确定这个人是知道历史进程的。后来林荷香同意跟董建设离婚,她还觉得奇怪。毕竟,林荷香肯定是知道董建设未来首富的身份。那个时候离婚很奇怪。

但市场刚开放,林荷香又冒了出来。而且这几天还大包小包上门送东西。显然,这人应该没有放弃抓住董建设的心思。

其实,何玉燕很想问问林荷香。既然你都知道历史进程。为啥不自己创业赚钱?还要扒拉一个嫌弃你的男人呢?

外面,林荷香正在院子里拉着董建设:“你真的不跟我结婚吗?你不怕……”

董建设这几天被林荷香弄得快要崩溃了。听到她话中隐含的威胁,董建设呵呵笑道:“你去说你去说?反正婚都离了,你说啥人家只会觉得你是想赖我不成,故意抹黑我的。”

这段时间,董建设的日子可谓是水深火热。跟喜欢的人离婚,带来的伤害让他十分消沉。偏林荷香还来纠缠。一天天的,让董建设觉得日子都快要过不下去。

偏他妈还在他耳边敲边鼓,说想给他重新再找个新媳妇。

周围邻居一个个又喜欢起哄,看自己的热闹。

这些都让董建设觉得压力很大。他甚至想直接离开北城,去到一个没人认识自己的地方。

何玉燕看到最后,发现董建设直接把林荷香推开。进了家里就锁上屋门。显然,这是拒绝林荷香的靠近。

院子里,冯大妈从屋里出来看到这一幕。没好气地瞪了几个起哄的邻居:“别笑了,别笑了。那么有空,就回家纳鞋底去。”

说完这些人,冯大妈又朝何玉燕家里来了。

何玉燕见状,推了推男人。冯大妈过来的目的,估计就是为了奶粉。

果然,对方一进门就问奶粉的事情。顾立冬把弄来的五袋奶粉递了过去。顺口问了下孩子的情况。

“孩子挺好的,真是多亏你了。不然的话,这孩子怕真的得喝米汤长大了。”

看着冯大妈乐呵呵离开的背影,何玉燕也觉得挺高兴的。

“你看,你做这个,能赚到钱不说,还能帮到人呢!”

顾立冬:“是啊!市场开放了,以后说不定大家买东西就不用发愁了。”

说起这个,何玉燕就问起男人关于店铺的事情。

“还没跟他们谈呢!已经约了这个周末,大家凑一块儿去外头走走。顺便把这个事情谈好。”

何玉燕见男人有计划,点点头,说起了自己今天在回收站,跟康大爷提的那个建议。

“事情要是真的成了的话,咱家的钱估计要凑一凑才够。”

家里刚买了一个店铺,手头上的钱还有几千,到时候不知道够不够用。

顾立冬听完媳妇儿的话,十分惊喜。媳妇儿能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他觉得很高兴。人活在世界上,总得有些自己的追求。媳妇儿有了目标,那他这个当丈夫的铁定要支持的。

“要是家里不够,我可以跟解放借一些的。他反正光棍一条,好几次在我跟前炫耀说钱太多用不完……”

时间就在这样的说笑声中,很快就来到了周末。

一大早,何玉燕一家人收拾妥当就出门了。

12月下旬,北城的天气比较寒冷。本来是约好去附近的公园走走,顺便聊聊店铺的事情。不过这两天外面下雪比较多。索性最终把目的地定在何玉燕家位于市中心的小四合院。

这两年他们家几乎每个月都会来这里走走。偶尔会住个周末再回去。所以,他们这么一行人出现在这个胡同。并没有大妈来问他们到底是谁。

进了屋,男人们就动手。去储物间拿了几个碳炉出来。

两个女人就带着三个孩子,把带过来的一堆吃食,用干净的盆装了出来。

今天过来的人有何玉燕一家四口,老罗一家三口,楼解放跟夏自强两人。九个人,六大三小。不准备做饭吃。而是准备自助碳炉烧烤。

碳炉被支在抄手游廊下,烧起来后人坐在廊下不觉得冷。可以一边吃烧烤,一边欣赏雪花掉落在中间院子的美景。

“是吧!买个独门独户的小院还是挺好看的对吧!”

碳炉烧好后,肉开始放到铁丝网上烤了起来。

何玉燕一边给肉刷油,一边跟边上的老罗媳妇黄大姐聊了起来。

老罗家在市里住的是屠宰场分的筒子楼。老家也有这样的小院。但还是第一次觉得这种小四合院十分不错。

男人们也在各自烤肉。顾立冬身边更是站着自家两个宝贝女儿。他正努力给女儿烤肉。听到媳妇儿的话,十分捧场地点头:“就是就是。这小院儿别看着好像挺旧的。但是收拾起来住很舒服的。我家这院儿今年还盘了火炕,住起来可舒服呢!”

老罗一听也有点心动起来。主要是他就是郊区来。他们村里就有这种小院儿。在他心里,住楼房才是城里人。所以一开始知道顾立冬买了个小院儿,他都不怎么赞同。

但是今天不知道为啥,居然还觉得这小院儿挺顺眼的。

何玉燕可不管这个,跟老罗媳妇聊了一会儿。又劝起了楼解放跟夏自强。

“你们两这几年也存了不少钱。看看要不也在附近买个这样的小院儿。跟我们家做邻居多好啊!”

老罗媳妇儿一听,就问:“你们家不是不准备在这里常住的吗?”

何玉燕摇头:“等孩子上小学就搬到这里。这附近的一小教学质量特别好。”

高考重启后,很多学校又重新重视起教学质量来。附近除了一小,还有几所老牌的学校都很不错。孩子上小学的时候,直接搬过来上学,对孩子以后的升学有好处。

老罗媳妇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就她来说,孩子能上学已经是很好的了。哪里想到还有什么教学质量的问题。当下,拉着何玉燕问起来。

顾立冬接收到媳妇儿的暗示,也跟兄弟们分析起买房子的好处。

不说其他,就单单说他家的这三套房子。大杂院那普通的一间厢房,因为这两年的知青陆续回城,城里住房紧张。一间普通的厢房,价格已经从550元飙升到了800多。就这个价格,还不一定能买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