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夫后天天吃瓜[七零](318)

作者:金彩 阅读记录

这样的场面是何玉燕早就预想过的。

毕竟她看过不少年代文小说。知道这个时候谁家有电视机,放电视的时候,附近的邻居都会过来一起看电视。

这个何玉燕不反对。但是前提是她家正好要看电视。而且,不能人来看电视,磕了一地的瓜子皮。然后拍拍屁1股就走人。更加不能因为看电视就道德绑架他家。

显然,大杂院的邻居都很有分寸感。胡同的邻居远了一层,就没那么好说话。

不过,总的来说,这电视机买得挺好的。最起码大杂院的邻居们跟自家一样,都高兴了一晚上。

这就值得了。

等收拾完东西,又洗漱过后躺在床上。何玉燕这才跟男人感叹这件事情。

“实在不行,之后看看情况。咱家这电视机也可以摆在公厕前头那片空地。那里宽敞,不容易发生一些不必要的事情。”

公厕因为前些年的黄金案件,早都是用水冲就能干净的厕所。加上他们这边家家都有独立卫生间。公厕就比较少人过去了。所以那边并没有多少异味。

公厕边上则是一大片空地,空地上摆放了些石桌石椅。平时很多胡同的邻居会在那聊天、下棋休闲。

何玉燕听到这个地点,不知道为啥脑海中立刻跳出来一个想法。

不过,很快她就按捺下来。准备看看接下来的情况怎样。实在没法改善,就要考虑这个了。

接下来两天,来大杂院看电视的人是越来越多。甚至,其他胡同的人也大老远走路十几分钟,就为了看看这彩色电视机到底是咋样的。

这就弄得大杂院的人员往来复杂。而且人太多了,挤在一起难保不会出现意外。

由此,何玉燕终于把自己的提议说了出来。

“你们是想在丁香胡同公厕前边的空地上,搭建一个铁皮屋。然后在里面卖些杂货,熟食。顺便给大家免费用大彩电放电视?”

街道办的会议室里,胡主任难以置信地重复了何玉燕刚刚的话。

随即,被林大爷直接打断:

“小胡,你说错了一点。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大家的精神文明建设。所以给他们播放电视节目。卖杂货熟食是顺带的。去那卖东西的人,都是我们大杂院的居民。胡同其他邻居想卖东西,也可以在附近摆摊儿。”

因为彩电带来的人1流量过于巨大。何玉燕在昨晚看清了情况后,终于跟男人提了这么一个想法。

夫妻两人连夜商量过后,今天一早就去找林大爷。请他帮忙跟街道办那边的胡主任协商。不说其他,牵线搭桥,让大家有个沟通平台就够了。

下午何玉燕为了这个事情,特意不上自习课先回来的。

之后,就跟林大爷一起过来街道办。找到胡主任说清楚他们的计划。

这才有了上面胡主任说出的那些话。

但对方显然对于这个提议有种匪夷所思的感觉。下意识就拒绝:“不行。这不成了投机倒把?”

林大爷黑着脸反驳:“这小打小闹卖些杂货,咋就叫投机倒把?现在上头定义的投机倒把是大宗货物来回倒腾。我们小老百姓卖点针头脑线,咋在你嘴里就成了投机倒把?外头路上一大堆摆摊儿的,都不够你说的了。”

被林大爷一通说下来,胡主任的表情都讪讪起来。

但他家跟林大爷是老一辈的关系。而且他的工作还是托林大爷的福才跑下来的。这么些年下来,早把对方当成自家长辈。所以,这些个话虽然不好听,但胡主任还真没生气。

只是觉得这个事儿他们街道办真的答应。回头有什么事儿,他也顶不住啊!

“放心,这个事儿你要是觉得不妥当。我们这边的铁皮屋可以先不搭。就让大伙儿直接去那摆摊,卖点杂货、熟食啥的。这个事儿总不会出错。”

听到何玉燕退一步,胡主任这才点头。

外面现在一大堆摆摊儿的,确实没有任何问题。别说,他一个街道办主任都知道摆摊儿赚钱。要不是这活儿确实不体面,他都想去拿货卖东西呢!

见胡主任这边松口,何玉燕这边算是完成了今天的任务。

其实他们今天过来,主要是想把之后空地上发生的一些改变。先在街道办这里过了明路。目前没有任何政策去规范摆摊这一块。大家都是想摆就摆的。只要不占据交通要道就可以。

其他胡同还好,像他们丁香胡同。估计是看他们大杂院的人能靠卖东西赚外快。他们丁香胡同的商业氛围比较浓郁。

家里这大彩电买了,自然不可能一直藏在家里不给人看。

堵不如疏。

干脆把大彩电搬到空地上。那里宽敞通风,能容纳更多的人。在看电视之余,边上摆些小摊卖点杂货吃食,那是最好不过了。

何玉燕计划把这个地方弄成个类似便利店的地方。

当然,她是不会一个人把好处都占据的。

从街道办出来后,何玉燕就跟林大爷先回大杂院。

“大爷,这次真是辛苦你了。”

林大爷不在意地摆摆手:“这有啥。事情真成了,收益的可是咱大杂院的邻居。”

说起来,林大爷都没想到顾立冬夫妻会那么大气。直接把到手的好处分给其他人。

不过,就是这样的大气,才不愧是老顾头养大的孩子。老顾头真是命好又不好。

说他命好,是因为捡到顾立冬这么一个孝顺又大气的孙子。说他命不好,是因为这孙子又给他娶了个十分大气聪明的孙媳妇。还生了一对玉雪可爱的女娃娃。

这些老顾头都看不到喽。

想到老朋友,林大爷心里有点点伤感。

不过,他很快又振作起来。心里琢磨着要去找谁。给电视机打一张结实,而且比较高的桌子来。

把林大爷送回家里后,何玉燕抬脚就来到林大爷家的隔壁,也就是老曹家。

“曹大嫂子,冯大妈在家吗?”

何玉燕站在曹家门口,看到郭萍萍正在给不到一岁的女儿喂水。耐心地等在门口一会儿,见孩子喝完水这才问出来。

郭萍萍见来人是何玉燕,表情说不上好。但还是回答:“上供销社买火柴去了。怎么,你找她有啥事吗?”

何玉燕摇头。本来想让对方帮忙带话。让冯大妈回来后,过来自家一趟。

但接触到郭萍萍的眼神,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

说起来,这郭萍萍嫁过来也有两三年了。但是,何玉燕跟她并不熟悉。

相较于自己这个年轻的小媳妇,郭萍萍比较喜欢跟上了年纪的大妈往来。不止她们大杂院。胡同的大妈,郭萍萍也能聊得上。

目送着何玉燕离开的背影,郭萍萍脑海中停留的,还是对方上半身穿的那件浅棕色夹克衫。

这种衣服她在百货大楼看到过,一件就要快三十。

对方穿着的小皮鞋也很贵,百货大楼一双要卖二十五。

不算裤子,这人光是外套跟鞋子,加起来就是五十五。顶得上她男人一个月的工资。

这样大手大脚的女人,就是会读大学也没用。

郭萍萍心里想着这些没用的东西。抱着孩子的手不自觉就重了几分。随即,孩子被痛得哇哇哭了起来。

这让郭萍萍马上就清醒了过来,麻溜儿把孩子抱起来哄。

冯大妈拎着大盒火柴回来的时候,正好就看到这一幕。

心想这儿媳妇瞧着还是可以的。看看她对孩子多好,哄起来十分细心。嘴上却在那抱怨:“供销社这东西咋现在看着那么贵呢!这一大盒火柴,去火车站那边买,能便宜两分钱呢!”

隔壁沈家的范婶子听到这一声抱怨,也从家里探出了脑袋附和。

“可不是嘛!我去过那火车站一次,那里的东西如果算批发的话,价格能比供销社还便宜。可惜咱也不能一下子卖个几十大盒的火柴回来。不然,没用完就得潮了。要是附近能有火车站这样的摊儿就好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