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养病美人夫郎(142)

作者:岁于朝夕 阅读记录

“那就麻烦婆婆了。”想想泥人巷这会儿人正多,带着福崽和丁秋也不方便,叶安便答应了。

福崽和丁秋都是听话的孩子,跟钱婆婆也熟了,从自家铺子搬了两个小凳子出来,坐在门口跟钱婆婆聊天闲话。

江竹和叶安年则推着小木车去了泥人巷。

本想着这个点了,泥人巷应该会有空位置,却不想因着过节,一整条街都被占满了,一点空地都没了。

两人只好在泥人巷最里头连着西街的拐角处停下了车子,给管巷子的人交了钱。

叶安年把小木车的木架子升起来,将赵楠他们做好的泥叫叫都摆了上去,然后挑了几个不同样式的花灯,将里面的蜡烛点燃,挂在小木车上。

顿时,一个个造型各异的花灯都亮了起来,散发出暖黄色的光,将小木车照亮,摆在货架上的泥叫叫也都被映的鲜活灵动起来。

天色渐渐晚了,泥人巷的人也多了起来,来逛的大都是领着孩子的一家三口,也有单独带着孩子的妇人和夫郎。

今日中秋,泥人巷摆摊的也卖的多跟节日有关,卖花灯的不少,还有卖花环的,用真花编成花环,给小孩子戴;再有就是卖自己编的手绳、平安扣之类的小配饰;还有缝的布老虎、布贴画、小木偶人等玩意儿,看得人眼花缭乱。

叶安年本以为他们的摊子靠里,生意怕是不会太好,却不想,因着他的车子醒目,没多久就被一群带着孩子的人给围了。

他做的花灯花样多,又小巧精致,小孩子们都喜欢的不得了,大人们拗不过,想着大过节的,基本上都会给孩子买一盏。即便不舍得买的,也会买两个泥叫叫哄孩子高兴。

“爹爹!我想要那个大鲤鱼花灯!”

一个奶软的童声响了起来,叶安年抬头一看,就见是个裹着斗篷的小女娃,被自家爹爹抱在怀里,水汪汪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小手指着他挂在木车上的鲤鱼花灯。

“这个三十文。”叶安年道。

抱着孩子的男人十分大方,拿了那鲤鱼花灯,还要了一个兔子灯:“我家婆娘属兔子,她今日病着不能出来,买个灯回去,也哄她开心了。”

“心情好了,病也好得很快。”叶安年笑笑,收下了六十文钱。

有一个人开头,后面的人便一窝蜂的涌上前来。

江竹赶紧开口:“都不要挤,排好队一个一个来,花灯做了很多,都买得到!”

有他帮着维持秩序,来买灯的人很快都安静下来,队伍一时排了好长,拐了个弯,都差点排出泥人巷去了。

这边叶安年忙着给客人拿花灯,因着他做的花灯都是折叠的,打开之后,放上蜡烛,点燃了才会亮,有些许麻烦。

他一个人忙不过来,江竹就负责收钱,两人配合得倒是不错,速度也快了不少。

不过一个多时辰,他们带来的一百多个花灯就都卖光了。

起先还都是带着孩子的大人来买,到了后来,排队的竟都是大人了,男女老少都有。

卖到最后,还剩下最后三个,是叶安年留给钱婆婆、青娘、还有叶小梅他们的,自然不能卖。

后面没排到的,都十分沮丧,叶安年便安慰他们道:“花灯今日是没有了,若你们喜欢,日后可以去西街的光阴小铺买,到时铺子里会上魔方、木陀螺、木蛙、鲁班锁,各种小玩意儿都有,花灯也会再做一些。”

“光阴小铺?是你开的吗?”

“我看西街现在就两家铺子啊,你这铺子什么时候开张?”

“真的?这花灯我还想买回家挂着呢,做的真好看!”

询问的人声此起彼伏,叶安年回答道:“三日之后吧,货会慢慢上,到时欢迎大家光临。”

得了他的话,众人才安心离去。

此时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他们的木车上的灯笼都卖了个精光,就连泥叫叫都卖掉了一大半。

江竹把沉甸甸的钱袋子塞进叶安年手里,道:“年年,咱们今天的收获。”

叶安年掂了掂,那钱袋子沉的压手:“这么多?”

“晚上回去有事做了。”江竹调侃他,“饿不饿,该去跟钱婆婆她们吃饭了吧?”

“嗯。”叶安年点点头,“走吧。”

收了车子,江竹一手推着车,一手牵住叶安年,往西街的铺子走。

没走出几步,身后却突然传来一声呼喊:“年哥儿!我就知道你们肯定在这!”

第111章 中秋团圆饭

叶安年和江竹停下脚步, 就见是叶小梅拎着一尾鲜活的鲤鱼,并一纸包月饼,快步走了过来。

“这几日有客来客人多, 我和你魏大哥不得空,本想着等明日过完节再回村去看你们的,听来酒楼吃饭的人说泥人巷这边好多人排队买花灯, 是一对年轻夫夫在卖, 我就猜到是你们。”叶小梅笑盈盈道。

“安年前几日瞧街上有卖花灯的, 也手痒想做一些卖, 这不今日我们就趁着过节来这摆摊了。”江竹也笑了笑。

“倒是省的我们再往村里跑了。”叶小梅说着,把手里的东西递给江竹, “给你们拿的。这鲤鱼可鲜呢,还有这香油月饼, 魏大哥做的,你们尝尝。”

江竹接过来放在车上,叶安年道:“正好, 我们也有东西给你。江竹也做了些月饼,想着给你们拿点,还有我做的花灯。”

他说着从小木车里翻出来一个荷花造型的花灯,打开后,点燃里面的蜡烛递给叶小梅。

这盏荷花灯是用绢布和竹篾扎成的, 蜡烛一点燃, 暖红色的烛光将一片片花瓣映出好看的淡粉色,中间的花蕊部分是莹莹跳动的烛火,在漆黑的夜色中显得光彩夺目, 十分耀眼。

“真好看,”叶小梅喜欢的不行, 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等我回去就挂屋里。”

“我们约了隔壁两个铺子的老板一起吃饭呢,要不要叫上姐夫一起过来?”叶安年问。

“不了,家婆还等着我们回去吃饭呢。”叶小梅摇摇头,“等你们铺子开张的时候,咱们再聚吧。”

“也好,那二姐你早点回去。”

“稍等一会儿,我去拿月饼。”江竹开了口。

铺子离这里就几步路,他很快就取了包好的月饼回来,拿给叶小梅后,跟叶安年一起推着车子回了铺子。

夜色黑沉,皎皎明月高悬在天上。

西街的朝食铺门口,钱婆婆和青娘已经合力将铺子外面的两张桌子合并在一起,又搬了几个凳子出来。

福崽和丁秋认真的擦桌凳,摆碗筷,青娘和钱婆婆忙里忙外的准备饭菜,见两人回来,钱婆婆热情的迎上去。

“回来啦,饭菜都在准备着了,咱们一会儿就吃饭。”

江竹利落的挽起袖子:“还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你俩忙了半天了,坐着等吃就行。”钱婆婆笑吟吟的,“我包了酸菜肉馅的饺子,把你们带来的螃蟹蒸上了;青娘拿手的是烧鸭子和糯米藕,还在做呢。”

“实在闲着没事,你去把这条鱼做了吧。”叶安年从木车上取下叶小梅给他们拿的鲤鱼,递给江竹。

“好啊,”江竹笑着接过来,“你想吃清蒸的还是糖醋的?或者红烧的?”

叶安年毫不犹豫:“糖醋的。”

“那婆婆,借您的锅灶一用。”

“随便用。”钱婆婆看着小两口,笑得一脸慈祥。

等江竹拎着鱼进去,拉着叶安年在外面的桌子旁坐下:“叫他们忙活去吧,咱们歇会儿。”

叶安年便趁机把花灯拿了出来,递给钱婆婆:“送您的。”

“哎呦,”钱婆婆有些惊喜,“老婆子我已经很多年没有挂过花灯了。”

叶安年送给钱婆婆和青娘的都是比较传统的六角花灯,上面画了花鸟山水,题了诗。

蜡烛一点燃,花灯影影绰绰,将灯面上的画都照亮,显得栩栩如生,十分好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