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主模拟器[基建]+番外(63)

作者:挽星霜 阅读记录

两栋宿舍——一栋只允许女性入住,一个月的租金是一百二十铜币,另一栋条件更宽松些,不区分男女,租金是一百铜。

前一栋宿舍多出来的那些房租,用来付雇佣专门的看守们查验进出人员性别的花费。

住进来的女孩们也知道这一点,多出来的钱交的心服口服。

新宿舍的落成很是满足了一些家庭的需要。有的工人夫妻都在工坊区工作,却因为宿舍严格的男女要求被迫分居。有情投意合的年轻男女准备结婚,讨论到未来住房的问题都愣住了,根本不知道去哪住。有的高薪工人觉得自己完全承担一个家庭的开销,想把父母或儿女接到身边照顾,同样也不知道该将他们安置在哪里。

混住宿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等新宿舍一建成,这些人就纷纷放弃了原本免费的厂内宿舍,宁愿花些钱住在新宿舍里。

“搬家”的人多是几个工厂的老员工,正式工的身份是不必说的,往往还存了一笔不菲的积蓄。

学徒是不要想着搬出来的,一个月的薪水差不多和房租是等同的。但对于正式工来说就轻松很多,房租往往只占他们月收入的五六分之一,却能得到一个更加宽敞和清静的空间,对这些渐渐愿意放开花钱的年轻人并不是什么沉重的负担。

更别提他们住进来的是新落成的水泥房!

“妈妈!你看这个窗子,好亮!”吉莉安将手慢慢伸向窗户中心,还以为那只是个窗框子,掌心却贴在了一面光洁平整的玻璃窗上。

这是玻璃,不是他们在教堂看到的彩色玻璃,而是仿佛不存在的,让视野一览无余的透明玻璃!

温妮靠近过来,也发出了同样的惊叹。她不敢去摸,生怕把这玻璃损坏了,只是看了又看,喜欢的不得了。

午后的阳光顺着透明的玻璃窗洒进室内,带给人身上洋洋的暖意,顺着玻璃窗望出去,能看到湛蓝高远的天空和街上来往的人群,这哪是农庄里那低矮的、窗户是支起来的木板的茅草屋能看到的视野?

吉莉安的妹妹黛儿现在已经能说出清楚的字眼了,因为个子太矮什么也看不见,嚷着说:“我看,看看!”

吉莉安将她托举起来,黛儿完全不明白玻璃是什么,指着窗户说:“是洞!”

“不是洞,”吉莉安拉着她的手贴紧玻璃,黛儿被这凉凉的触感刺激得缩了缩手,大大的眼睛里全是惊喜,“是魔法!”

温妮顾不上陪女儿们玩闹,赶紧去整理她们带来的行李。先把女儿最宝贵的装着月桂勋章的木盒放到柜子最里面,又把发潮的被子和衣服展开晾晒。这么好的阳光,不晒被子可惜了。

越是收拾行李,她就越是喜欢这四四方方的水泥砖房。

有了透明的窗户,房间里一点都不昏暗,因此到处就看得清清楚楚,地面是洁净的,没有多少尘土,就算是有尘土也方便清扫,不像原来的破茅屋里夯实的泥地,总有一种土的气息。

墙面抹得很平整硬实,比石头还坚硬,是不会往下掉腐烂的稻草碎屑和泥土的,也不会长草和霉菌。

温妮整理着东西,发现鬓边出了汗,这屋子竟然这么暖和?

她本以为是光照充足的原因,慢慢的察觉出来不对,这样的温暖,简直像在屋里点了火堆。

她到处寻找着,想找出这个隐形的火堆。难不成真是什么魔法,不仅有透明的玻璃,还有透明的火堆?

这个寻找的过程被大步走进来的哈塞娜打断了,她手里举着个纸包,放在摞起来的木柜上。这个家暂时还没有桌子,只能用柜面将就一下。

“快来吃食堂新出的夹心馅饼!温妮阿姨,你在找什么呢?”还没等温妮回答,她就把包裹的油纸撕下来,捏住这种馅饼交到吉莉安几个人手上,想到今天会很忙乱,哈赛娜特意买了这种不需要餐具的食物。

温妮把这个“夹心馅饼”拿到近前一看,简单的结构让其中的食材一目了然,两个柔软的圆面包片,中间夹着一片厚厚的猪肉、一个煎蛋、两片生菜和一片火腿,还浇着一些酱汁。

这样的东西价格一定不便宜。温妮立刻不好意思起来,她知道女儿做工的造纸厂食堂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都是免费的。也有不少味道更好,食材更丰盛的美味,工人们如果放弃免费的伙食,选择买这样的食物,不需要付全价,只需要付与免费食物之间差价就行,但数量要和购买的工人对应,像哈塞娜想带四个夹心馅饼回来,就要付一个差价和三个全价,这可是笔不小的开销了。

除了这四个夹心馅饼以外,哈塞娜还带回来一种油炸酥点,外壳香脆,里面有两种口味的夹心,奶酪味奶香浓郁,口感软绵,豆子馅清新不腻,口感微甜。

“让你破费了。”温妮难为情的揪着身上的罩袍,两个女儿已经欢快的吃起来,叫她连客气话都没法说。

哈塞娜却表现的满不在乎:“今天搬家,应该吃点好东西庆祝。下次我和吉莉安再给您和黛儿带别的美味。”

温妮赶紧说:“不用!我们自己做饭就行了,不是说这儿有炉灶可用吗?”

吉莉安大口咬下一块带着酱汁的猪肉,点头:“有炉子,就是还需要买一个耐烧的锅子。”又感叹道,“食堂的猪肉一点异味都没有,不像我们在外面小贩那里买到的肉脯,有股腥臭味。”

新宿舍有炉子可用,温妮所寻找的隐形的火堆,其实就是屋里的铁皮炉子,里面燃烧的是蜂窝煤。

有了这么一个炉子,取暖的时候烧水、做饭都是很方便的,而且没有什么烟气。工厂区虽然有不少卖食物的商贩,但像温妮这样带了几十斤的豆子、大麦和面粉搬进来的人,不把自带的食材吃完,是不会甘心买现成的食物的。

要是住在这里的一家人都是工坊的职工,吃饭倒是完全可以在工厂食堂里解决,如果不是对饮食有特殊的追求,倒也不必在家里做饭。

哈塞娜就是这样,她自己一个人租了一个房间,没有烹饪的需求,只买了个煮热水的陶壶。因为之前和家里闹出来的事,哈塞娜很少回家,一起到回家这个字眼,她就感受到一种森冷的恐惧,仿佛那里住着个择人而噬的怪兽,将她吞下肚就不会再吐出来。

更何况那也算不上是她的家。

每个月发了薪水,她就托来自同一个农庄的同事捎一部分钱给她的母亲,大约是她薪水的五分之一,这笔钱足以让哈塞娜的母亲和弟弟妹妹过得不错,不过,再多的人就不行了。

这笔钱一送出去,哈塞娜对不回家这件事就更加心安理得了。她的家人倒也不觉得奇怪,只当别人休假的时候,哈塞娜为了多赚钱主动放弃假期了。因为在这个时候出去做学徒或是仆人的孩子,一年到头回不了一次家都是很常见的事。

哈塞娜也问过帮她捎钱的同事,她的家人有没有说想来看她,得到了否定的回答。

“一次也没有吗?”她追问道。

“……有嘱咐让你不要惹管事生气,免得被辞退。”原话要更不客气一点,还有让她找机会把家里的兄弟姐妹也推荐到造纸厂,以及家里缺少两只耕牛,明年不知道能不能攒够钱这样的话,同事都尽量委婉的转达了。

听到这话,哈塞娜眼里流露出了自嘲的神情,脸上有些落寞,更多的倒是习以为常,她终于等来了足够让人彻底心灰意冷的回答。于是她转头就租了厂外的宿舍,和吉莉安一家做了邻居,又在入住人数那里登记了一人,并决定断掉捎回家的这笔钱。

被胳膊上的异样触感打断思绪,哈塞娜回过神来,看见温妮摩挲着她被磨得发白的袖口。

“这是上工的时候磨的吗?”

哈塞娜点头:“我们不止做木匠活,也修理和研究一些机械。”有时还会蹭上齿轮间的润滑油,很难搓洗,这袖口变成这样,一半是磨的,一半是洗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