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186)

他以为李玄霸和李世民能勉强答应,若情况允许就拉他血脉一把,就已经是极限。

他其实不止和李玄霸和李世民说了这件事。许多来探病的人,只要他信得过对方品行,都做出了托孤之事。

夺嫡之事牵连很重,谁占谁灭门。杨昭不信任何人会不顾自家安慰来救他的孩子,但为人父,他必须为孩子们做点什么。所以他只是广撒网,能求一个是一个。

所有听了他的托孤之话的人都含糊其词,有些人甚至连安慰的话都不敢说,只让他“宽心”,“病一定会好”。

唯独被他曾经误解为“擅钻营”“心思深沉”的表弟李玄霸,居然答应了他。

甚至李玄霸答应的还不是保住他的子嗣“活着”,而是“富贵终老”。

“表弟……”杨昭忍不住抱住李玄霸,呜咽哭了起来。

李玄霸努力地伸手拍杨昭难以拍到的背:“表兄你帮了我许多,这是我该做的。”

李玄霸:【给太子一个安慰吧。太子确实帮了我们很多忙。而且我们应该做得到承诺。】

李世民:“……嗯。”

杨昭哭着道:“谢谢,谢谢……”

李玄霸劝杨昭重新躺下,又与杨昭聊了几句后,才与李世民离开。

李玄霸和李世民离开后,杨昭长叹了一口气。

他唤来心腹:“将我今日床前之事告知父皇,一字不差地告知父皇。”

心腹担忧道:“连你担心夺嫡之事也告知父皇?”

杨昭咬牙道:“一同告知!”

他说完后,像是用尽所有的力气一般,声音微弱,几不可闻:“父皇,这是儿最后的劝谏了。”

“求你……求你一定要听啊……”

大业五年六月十七日,隋太子杨昭高烧晕厥,在一群巫者的驱邪声中病逝。

同日,隋朝皇帝杨广来到了燕支山,会见了西域共二十七国的国王和使臣。

杨广命令武威、张掖的贵族女性盛装打扮,夹道围观。郡县检查她们的衣服和车马,如果衣服和车马不华丽整齐就勒令更换。

西域国王和使臣佩金戴玉,载歌载舞,进献珍宝。

被杨广命令来观看此次会面的贵女的车驾堵塞了几十里路。西域国王和使臣看着没有戴冪离的贵女姣好的面容,和她们华美的衣服、车驾,纷纷夸赞大隋强盛。

当杨昭在痛苦中阖上双眼时,杨广正高兴地接下西域诸国国王和使臣进献的几千里土地。

李世民和李玄霸被杨广叫去随驾。但李玄霸恰好又病了,所以他们没有去现场,只是事后知道了这一场盛大的献地仪式。

“阿玄,那名义上献给大隋的几千里土地,有多少能真正落入大隋的口袋?”

“谁知道呢。总之,大隋的强盛,此刻就是顶点。”

“哦。”

“阿玄,太子表兄还好吗?我们离开时,太子表兄似乎病情还很稳定。他知道今日的事,一定会很高兴。说不定心情一好,身体也会好许多。”

“不知道。隔得老远,我哪知道?”

“唉。”

第79章 灿阳下的纸钱雨

=

太子病逝是大事, 消息第二日就传到了杨广的耳中。

杨广虽然很悲伤,但作为皇帝,完成此次西巡的政治目的更为重要。所以杨广斋戒三日为最疼爱的儿子表示哀悼之后, 继续与诸国国王和使臣宴饮。

杨广和地位最高的高昌国国王与伊吾吐屯坐在观风行殿上, 其他使臣分列下座作陪。

殿前陈列着宏大的仪仗和仪式, 热闹的鱼龙百戏在九部乐的伴奏声中循环演出,宾主都十分尽兴。

杨广高兴之余,赏赐外藩使臣无数珍宝, 又下令大赦天下。

杨广对身边重臣洋洋自夸,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礼,江东诸帝多待在深宫不出来, 不知民间疾苦,所以他们活该亡国。我就不一样。

近臣们纷纷夸赞皇帝南巡北巡西巡之功。

李渊也在近臣中。

他闻言后嘴上附和, 心里不以为然。

古代确有喜欢巡狩的明君, 但没见过带着妃嫔宫女行宫乐人巡狩的明君。

杨昭与自家二郎三郎熟悉,李渊与太子杨昭的关系也较亲近。

李渊很欣赏太子杨昭,常与朋友说若杨昭继位,定是一位仁明之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太子的臣子,是他们的幸运。

杨昭身死给了李渊很大的打击。

他素有济世安民的念头, 才会给二儿子取名为“世民”。

在这之前,李渊只是想成为如高颎、杨素那样的国之重臣, 稍稍一点的奢望也就是结局要比高颎、杨素好,不仅自己一辈子得皇帝信任,自己的儿子们也能成为国之重臣。他所想的“济世安民”, 也只是身为臣子辅佐君王济世安民而已。

但跟随杨广御驾亲征这一路, “皇帝”的光辉形象在李渊面前缓缓崩裂。

杨昭之死, 给了李渊原本理想重重一击。

文臣武将, 当生活足够富足后,“利”已经满足,想要的就只剩下“名”。

这样的皇帝,真的能完成自己济世安民的愿望吗?

李渊很早就对杨广生出了不满和警惕之心,太子之死,第一次让他对杨广生出了不屑之心。

这样的皇帝,这样昏庸还不自知的自大愚蠢皇帝,凭什么立在自己上头?

如果是自己,如果是自己……

他打了个颤,警觉自己居然生出了忤逆之心,惊出了一身冷汗。

李渊赶紧将心中的僭越之意抹去,但念头一旦升起,就在心底扎了根,只等一场风雨发芽。

李世民和李玄霸得知太子病逝后,立刻向杨广请求回去拜祭。

杨广已经得到了杨昭找许多人“托孤”,只有李世民和李玄霸傻乎乎应下的事。

他在儿子病逝后只假装悲伤了三日就继续大摆宴席,也有这个原因。

杨广很生气。

杨广最厌恶的就是别人质疑他的能力,质疑他的统治不够稳固,质疑他治下的大隋不够强盛。

杨昭此举,把杨广的禁忌踩了个遍——杨广还活着,杨昭居然向其他人托孤,还敢擅言储君之位,甚至说出害怕儿子和兄弟自相残杀的话,杨广能不生气?

若不是杨昭已经死了,杨广简直动了废储的心思。

但又正因为杨昭这个一直顺着他的儿子在临死之前说出了如此多的禁忌之语,杨广无论如何沉浸在宴席中,也无法将这些话忘记。

对杨昭托孤的人,杨广也很厌恶。

不过他不是厌恶李世民和李玄霸,而是厌恶那些不敢答应的大臣。

虽然杨广愤怒杨昭的疯癫之语,但朕的太子都求你们了,你们居然不答应?而且朕一定不会让后代重演自相残杀,朕对朝堂的控制力可不是父皇能比的。杨昭“托孤”的愿望很容易就能完成,你们为何不敢答应?

李二郎和李三郎既拒绝卷入储位之争,又承诺就算发生万一,也会尽全力保证杨昭的儿子富贵终老。

杨昭病逝之后,“太子”之位吸引来的人大部分都会散去,流动到齐王杨暕那里。

在自己还在宴请诸国使臣时,居然只有李二郎和李三郎敢向自己请求回去拜祭太子,不害怕触自己霉头。两人这颗赤诚之心,杨广很感动。

杨广问道:“其他人都担心请求拜祭太子会打扰朕的宴请,惹朕不快。为何你们不担心?”

李世民疑惑道:“陛下对太子极亲近,为何臣请求拜祭太子会惹陛下不快?”

李玄霸道:“为人父母,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陛下先为君王,再为父亲,太子病逝也只能哀悼三日,继续坚持完成君王的责任。我和二哥还小,朝政之事用不上我和二哥。身为陛下的晚辈、太子的表弟,我们就该回太子身边守灵。”

杨广心头一暖。

是啊,就算他再生气,杨昭仍旧是他最宠爱的儿子,他寄托了无数心血的嫡长子。杨昭病逝,自己怎么可能不难过?

上一篇:野心臣 下一篇:绿茶女配的前男友们

木兰竹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