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月映同尘(108)

作者:黑色墨尘 阅读记录

罢了,等日后九哥成事,再与卫兰陵解释清楚便是。

如此,进城时的四个人分为两处各自忙碌,倒也充实的紧,且还是两处甜蜜。

又过了几日,肃州迎来今冬第一场大雪,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倒像是想要遮掩些什么;这日正午,谢令月刚摆好午膳,就见爱人面满寒霜大步而来,披着的墨色狐裘衣摆猎猎作响。

“哥哥怎的了?”谢令月上前捂住他的双手。

随着降雪,天气愈发寒冷;陆寒尘本就体寒畏冷,这等天气之下,衣物又是临时采买,总是不如在京都时齐备;谢令月对他的身子更是上心,除了药膳温补,时不时还要提醒他添衣。

“好一个叶天逸!好一个肃州官员!”九千岁已是被气的变了声音。

如今还未曾大张旗鼓的查,只是暗中查访,结合之前所有的消息,就能推算出叶天逸与肃州官员贪墨了上千万两白银。

第90章

这若是真的开始实查,抄家搜寻之后,加上那些古玩珍宝,怕是数目更加骇人听闻。

掌控朝政的九千岁再清楚不过,肃州一地每年上交户部的银子也只有五十万两!

太·祖皇帝是泥腿子出身,最是厌恶贪官污吏,立国后便针对贪腐定下多少严苛律法;那时,有一地方官员贪墨不到百两银子,便被扒皮萱草,震慑了多少官员。

之后太宗皇帝继位后推行仁政,可也因太·祖皇帝的积威仍在,官员们便是偶有贪墨也都是小数。

如今倒好,叶天逸一人便贪墨近千万两白银,再加上肃州几百官吏···这件事若是流传出去,怕是震动朝堂与天下。

大宣立国至今,怕是所有官员的贪墨银两合到一处,也不过是如今肃州一地的数目;陛下若是知晓,必有雷霆之怒;帝王一怒,不敢说伏尸百万,却也必是血流成河。

偏偏叶天逸是在九千岁掌政时期升任肃州知府,便是官员任命皆是内阁商讨后发令,可九千岁就是觉得自己难逃其咎。

他怎么可能不气。

谢令月却更关心其他:“哥哥可给内阁与陛下传信,如今看来,调兵一事刻不容缓。”

若没有边境驻军过来镇压,谢令月担心他们这边刚有行动,叶天逸等人就敢将他们一行人就地正法;之后上个请罪折子,言自己并不知来人是巡查的九千岁,或是直接给他们安个流寇罪名。

朝堂上多少人想要九千岁的性命,当然是顺水推舟,他们这一行人只能落个白死。

陆寒尘点头:“想来天枢已亲去见过陛下,如此大案,陛下必当重视;倒是内阁那头,我并未让天枢泄露消息,谁知那些人中有没有收了叶天逸好处的。”

这才是九千岁的行事之风,谢令月亦跟着颔首,小心驶得万年船,如此才是稳妥;只不过,这般大的案件,不能只有陆寒尘这个九千岁在这里操办,他本就树敌颇多,再多个张扬跋扈独断专行的罪名,未免吃亏了些。

桃花眸眯起:“哥哥可与陛下请旨,再由陛下派几位心腹重臣前来,刑部与大理寺的人必不可少。”

如此,既可免了陆寒尘的污名更多,还能消除帝王疑心。

这般骇人听闻的惊天大案,涉案人数几百,牵扯人数更多,稍有不慎便容易被百姓误解为屈打成招,更何况叶天逸此人在肃州名声极好,更是要万事上心,不容一丝闪失。

不用他多解释,如今的陆寒尘与自家狼崽子可谓是心意相通,稍加思索便明白了他的苦心,当即靠进他怀里,仰头追逐他的唇瓣。

“清尘,幸好有你,为我思量颇多。”

谢令月好笑,低头回吻:“哥哥与自己的夫君客气甚么,只要哥哥所需,我必会倾心相待。”

话音落,惦记爱人安康的谢令月半抱着他进了膳厅,牵他至炭盆前暖身后,方才轻柔帮他解开狐裘。

用过膳食后,陆寒尘回了书房继续忙碌;不过片刻,便见玉衡的身影匆匆而出。

静立在花厅窗前的谢令月莞尔一笑,爱人越来越信任自己了呢;可见真心以待是感情里最有用的法子,而时间,亦是促进爱人之间感情的宝贵调和剂。

不由回忆起初见时爱人的不在意与防备,还有洞房花烛夜的喊打喊杀,谢令月笑颜更多明妍。

世间很多事有时候就是巧合,有时候可能只是一粒尘埃的浮动,便会引出一场意想不到的巧合。

京都,已被困在王府月余的李昭辰,先是惊闻自己的三个兄弟离京就藩,紧接着便是他之前最瞧不上的荣王,还是乳臭未干的年纪,居然被父皇应允给组建入朝班底···而他,却被贬斥,由亲王成为郡王,大宣第一个遭遇贬斥的皇子。

艰难思量之后,李昭辰终于认清太和殿那把椅子才是自己最想要的,白清涟···其实如今看来并没有那么令他欢喜到无以复加。

痛定思痛之下,李昭辰想尽法子托人给九千岁带话;如今他已是万分确定,九千岁陆寒尘可以将他捧入天堂,亦可将他踩入地狱;已是习惯了万人追捧,蜀王殿下如何还能适应如今清冷的王府。

不知打点了多少银子出去,蜀王殿下终于得到了准确回复,却不是他想要的答案,陆寒尘竟是因为之前的刺杀大案离开京都巡查;这一巡查,还不知人何时能归京;便是得知瑾安郡主并未随行,李昭辰也无法安心等待。

人走茶凉的道理他再明白不过。

只能转而求其他人,幸好他之前还有不少存银未曾用于打点朝臣,如今不如专心打点一位阁老,总有人见钱眼开的;何况他只是从亲王被降爵为郡王,他还是身份尊贵的皇子殿下。

李昭辰不是没想过找白正和为他打点,却在得知一些白清涟的消息之后打消了念头;如今的白正和怕是对他只有迁怒,恨不能将白清涟所有遭遇都怪在自己身上。

当初任由白清涟在自己王府养伤,李昭辰是发自真心,亦是真心为他求九千岁派太医令过来;哪知之后陡生变故,陆寒尘翻脸无情,还重伤白清涟。

离开王府的时候,白清涟便是重伤昏迷;回了白府之后,李昭辰以为有白正和这个父亲在,白清涟必然会安然无忧;便是父皇下了指婚口谕,有疼爱幼子的白正和为其周旋,最差白清涟也能与真心爱慕他之人成婚。

便是因为父皇的厌弃,白清涟可能够不着江亭的身份,不是还有其他国公府与侯府子弟真心倾慕于他。

如此,李昭辰对于这个曾经喜欢的人亦不会多添愧疚,他亦能好好回应陆寒尘的心意;只要挽回陆寒尘,李昭辰相信自己很快便可恢复之前的风光,太和殿那把椅子亦不会如现在这般遥不可及。

只能说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叫蜀王殿下遭遇晴天霹雳;好好在尚书府养伤的白清涟,在自家府里又被刺杀,伤处还是不曾愈合的后背,更是穿透前胸。

不管白正和哭求帝王,几乎请了太医院所有太医,用尽了多少珍贵药材,也只是堪堪救回白清涟一口气,如今还是奄奄一息;至于余生,大抵都要用珍贵药材吊命,能活几年还不知。

如此羞辱,白正和怎会不查,总要知晓是谁能突破他尚书府的重重护卫,轻而易举伤人;严加审问跟在白清涟身边的小厮之后,白正和当然知道了所有事。

从白清涟胆大包天给九千岁下炼心,到他自己被瑾安郡主报复回来,之后便是中秋灯会,自己这儿子还敢胆大包天刺杀当朝郡主···清楚了所有事,白正和自然也知晓九千岁为何会重伤幼子,那是为瑾安郡主报仇啊。

虽则白正和亦在心中痛骂过陆寒尘那个阉人多次,可他不是白白混到吏部尚书的位置,自然清楚九千岁真正的处事;既然那人已经重伤过幼子一次为瑾安郡主报了仇,便不会再多此一举,那么幼子第二次被重伤又是何人所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