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136)

作者:六月平生 阅读记录

第117章

“啊?”王怀玉懵了,不明白她要的工科人才和道观扯上了什么关系。

她和几位老县令说的是,要写做木工、对矿石、对植物的、对动物这些都有所了解,并且动手能力还极强的人。这样的人,怎么在道观里呢?

老县令摸索了一下又一下自己胡子道:“是啊,我看我们县里的几个老道士都每天都捣鼓这些东西,时不时就自己上山采药,还拿些石头骨头什么的来炼丹药。”说到这里老县令那是一脸的嫌弃,“这东西能不能长生不老就不说了,也太恶心了。”

道观道士,确实是王怀玉的知识盲区了。但听着老县令这样说,又觉得好像是个不可多得人才。抱着怀疑的态度,王怀玉又找了林清风,江老先生等了解了这一个群体,这才发现还真是自己知识浅薄了。

道观道士还真不是搞封建迷信的人,真要说起来这道家起源于春秋,也是个正经的学派,现在存世的著作也很多。而且自己现在的很多行为,以及治理岭南的政策,在道家经典中都有提过。

王怀玉这才反应过来,为什么林清风和江老先生都说过她是道家学派的人,原来竟是从这里出的。

而道家里除了治世的理念无为而治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后面来的炼丹术。这个就和王怀玉所接触的化学有些许相似了。炼丹的道士凭借自己敏锐的直觉,发现了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特性,每个东西,不管是动植物还是人,都其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而这又顺应到了道家的五行说中。

王怀玉只是浅浅的了解一番,就知道这也是一门深刻的学问。不过她想要的不是发展道家,也不是为了求长生,而是看能不能把这些拥有化学天赋和基础的人挖过来,给自己尝试一下发展化学这一门学科。

一道政令从王怀玉手里出,岭南各地道观的道士都被召集到了平河县,到了地方有客栈有食堂招待,七百六十三个道士,老的少的全都聚在一起,看着就相当的壮观。

“这个县衙忽然叫我们到平河来做什么?我刚刚问一下,好像整个岭南的道士都过来了。”一个道士问着旁边的人,很是不明白。他都当十几年道士了,平时就靠给县里的百姓看看病,赚点钱买炼丹的材料,这稀里糊涂的被县衙叫来,这心里悬着啊。

另一个瞧着年纪挺大的,却不慌不忙道:“能有什么事情,等到时候不就和我们说了吗,着什么急呢,现在知道了又能有什么影响?我看这里有吃有住的,也不比在观里差。”

大家都是修道之人,虽然不知道县衙把他们叫来干什么,但是有吃有住的,也就不操心了。除了担心自家观里种的东西,惦记着回去炼丹药的,基本都是拿着书就在平河县安定了下来。

兴致好的,还到处去逛了逛,买了不少的好东西。认识人的,也到处去找好友交流一下自己的炼丹心得。

王怀玉在人到齐后打算召集他们筛选一下合适的人才,另外也摸一下这个宗教人士的底。

七百多个人齐聚在平河县的大广场上,从食堂里拿出来的长条凳子上坐满了人。

王怀玉一站上去,就看到了密密麻麻的人头,不过这些道士穿着朴素,很多甚至看起来和农民没有什么区别,有些看起来则是仙风道骨的,主打的就是一个随心所欲。

“各位道长你们好,本宫是岭南的封地主王怀玉,今天召集各位到平河县,是为了共商建设岭南的大计。各位道长可能在想,我们就是个修道的,怎么和建设岭南有关系呢?”

王怀玉上台一开口,下面就瞬间安静了下来,眼睁睁地看着她在上面说话,众人也下意识的跟着她的话。但同时的,也是非常懵懂,不明白她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王怀玉便说他们说起了现在外面的局势,以及岭南的打算,还有岭南最近几年的变化,最后停顿了一下又道:“岭南的发展离不开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各位在自己的道观里,有的做救死扶伤的工作,有的为百姓排忧解难,也是在尽自己的职责。现在呢,就是想要请各位有能力的道长,再将你们的能力发挥发挥,福泽我们整个岭南。”

当然高帽子要戴,但真正重要的还是怎么让人家愿意来给你干活,要把利益给到位。王怀玉深知这一个道理,她也不是个画饼的领导者,所以接着就道:“只要各位愿意来替本宫工作的,接入岭南官府管理的人,每年俸禄百两,想要的药材等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县衙申请。在任职过程中,官府不干涉各位的任何私人事情。”

这话也就是说,只要你们来给我干活,每年我给你们一百两,另外还要什么东西只要合理的都可以提供,并且你在干完活后想要干什么都可以。

这话说完,下面的议论就多了。

“官府要请我们做事情?一年还给一百两银子,这还挺有诚意的,就是不知道我们能做什么?”一个道长疑问道。

有些知道外面消息的,或者平时和百姓交流不比较多的,大概也能猜到是要干什么。

王怀玉也没有让他们多等,而是把自己的要求当场一条条列出来了。

首先第一个就是对东西认得多的,不管是植物动物,还是石头木头,只要是能认得出最多,知道有什么用处特点的就算。第二个就是能理解不同东西相加,加上不同温度会发生变化的,第三个就是炼丹药是火候控制得很好的。

这样一说,地下瞬间就沸腾了,因为这就是他们的老本行啊。要说炼丹认识东西,他们还真不怕什么。

不过道家既然是一个学派,自然也是有论资排辈的,不见坐在前面的几乎都是头发花白的老人吗。

他们虽然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但也不知道王怀玉想要他们干什么,要怎么个测算法。

王怀玉听到下面的问题,转身就指了指远处可见的老虎山道:“各位道长应该知道,那里即将要建一个最大的书院,主要是技术大学,那其中有一门叫工科,就是要从大自然中找出我们人能够利用的东西,所以各位的能力非常重要,能做到我说得以上三条,就将获得一百两一年的俸禄在书院里面任职当先生。”

“没有获得这个机会的也没有关系,这一趟不会让大家白来的,每个人回去会送上一百文的车马费,还有送上一两朱砂。入职的先生呢,朱砂也好药材也好,只要本宫有的,官府有的,只要你合理提出来就都能满足。”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看着远处的山头摩拳擦掌了,就连坐在前面的几个老前辈也都瞪大了眼睛。

“这小女娃倒是大方,也不知道我这把老骨头了还能不能比得上年轻人。”

“哎哟,不行,这么好的事情我怎么也得去干啊,自己一年那里挣得那么多银子,还有那么好的炼丹药材提供。”

一群人之前还想着看王怀玉葫芦里买的什么药呢,现在就已经开始想王怀玉要怎么考他们了。

王怀玉出的题也不难,就是把玻璃和水泥这两个东西拿了出来,让他们找出其中的原料而已。

这一个题目,一开始知道的县令人都傻眼了,尤其像林清风这种知道原料的人,他们不相信有人能从成品里找出原料。

毕竟水泥和玻璃,这两个东西看起来就和石头泥块没有任何联系。

然而王怀玉却坚信,这些人能找得到。

事实也是如此,有人不止找出来其中的原料,甚至还将其复原了出来,将林清风惊得目瞪口呆。

“我们这个水泥配方不是保密又保密了吗?那么容易就做出来了?”那怎么崔家还要花那么多钱买,大齐现在也没有第三家卖水泥的人啊?

“不是容易,而是对他们来说容易。”王怀玉满意道。

找出原料的人是梅县的一个道观观长,叫施太原,年纪已经六十五岁了,看起来却是五十左右,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是足足的。能将东西复原出来的则是一个年纪三十,叫做吴青子的一个女道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