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145)

作者:六月平生 阅读记录

罗又发点点头小声道:“我们是从别的县过来的,一共有二十三个人。我们干活很利索的,如果您不满意到时候让我们重新干都没有问题。”

庞大利瞬间明白了,这段时间很多外地人过来找活干,尤其是在山里面的一些猎户和农户,他们干活那是真的舍得卖力气,人也比较老实。可以说是这个招工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了,就是经验上差了点。

不过庞大利不在于这个,这些都是新人,要是能够招下来后面磨合好,培养成自己的工程队,那就可以不停的接活干了,不用再天天来这里招散工了。

庞大利心里劈里啪啦打着算盘,看向罗又发的眼神都温和了许多。

“小伙子你叫什么?你村里人跟你在一块吗?我想组个工程队,要是你们村的人肯干,我能带你们一年赚十两银子。”

十两银子!罗又发眼睛瞬间瞪大了。“肯干肯干,我们庄稼人什么都没有就是有一把子力气,只要能挣钱我们什么都能干。”不过话一落下,罗又发就警惕了起来,“你们不会是骗子吧?那么高的工钱。”

庞大利瞬间哈哈大笑起来,指着路口的衙役道:“看到没有,县衙派着人在这里守着呢,就怕你们这些人挨骗。能进到这里招工的,大家都差不多是认识的,而且我这里是要签契约的,违约以后我就用在苍梧县干了。”

“你们这几个人,还不值得我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庞大利说完看着他还是很警惕,从旁边拿出一份准备好的契书,“这个,你们要是不认识字就去衙役那边,让他读给你们听,要是愿意的话就签字,到时候会有三份,你们拿一份我拿一份,一份给县衙。谁要是违反规定了,就按照上面的来赔偿。”

庞大利讲得很仔细,就像一个包工头一样在组建自己的队伍。罗又发半信半疑,最后咬咬牙道:“我要回去和我村人商量一下。”庞大利本来就不指望一个小孩能做主。

他点头道:“你去找能说话的人来吧,要是签契约的话,我们下午就能干活了。多干半天就半天的工钱。”

时间就是金钱已经深刻的刻进了苍梧人的心里。

罗又发身上也没有钱了,最后还是把村里人都召集过来,由经验丰富的罗家大伯和旁大利商量,最后决定了要签契约。

两人拿着契约书去找衙役,衙役就和庞大利说的那样,非常细心的和他们说了合约上的内容。

第125章

得知他们的工作将是根据时间和完成情况来领工钱的后,牛坝村的人就有些担心了。这完成得好不好也不是他们说了算,要是庞大利不想给他们钱,特意挑刺怎么办?这样想,罗又发便这样问了。

衙役见怪不怪的解释道:“工程合不合格不是谁说了算,是县衙去验收,能在上面走马车了才能算合格。一开始我们只会给你们一半的工钱,等到工程验收合格才能拿剩下的一半。不过这个和你们没有关系,你们这个合约签的是工钱日结,也就是庞老板需要提前垫付工钱给你们。如果不合格的话,按照合同你们需要重新返工,返工的工作是不再支付工钱的,明白吗?”

这下牛坝村的人都听懂了,这个工钱是会给他们,但是做不好的还要重新干而且没有钱。干得好不好不是庞老爷说了算,是县衙说了算。这下子大家就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叽里咕噜的说了几句就都按下了手印。

签字的话,没办法,他们二十三个人里没有一个认识字的。

得知这一情况,县衙转头和庞大利道:“有机会的话让他们也学几个字,不然以后你管理也麻烦,连个文书都看不懂,要是你想要他们干点啥都麻烦得很。”

在工地要求多的很,什么算账的,识字的,领工钱都需要工人们签字。

庞大利当然知道有个识字的工人有多好,但是他自己都不认识多少个字,他怎么能教的了这些工人?至于请人就更不可能了,那得花多少钱呀?

这样想着庞大力便道:“咱们县衙不是有组织什么工人识字夜班吗?然后也到我们的施工队那边去上上课,那这些人也能认得几个字。”

衙役点点头道:“人数要是到达30个并且都想学习的话,这边可以和县衙申请一下。”

为了提高岭南百姓的识字率,王怀玉那是下了血本,先是培养一批认字的驻村衙役,去到村里面教百姓。现在各个地方的工程队多了,又派驻扎的衙役去工程队上课。

不要求大家学富五车,能读名著,但最少也要认得自己的名字,最好是能看得懂简单的文书。

罗又发听到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竟然可以免费认字,这就是不要工钱他也干啊。

识字的重要性罗又发早就知道了,只是以前认字连地主老爷能行,他们这样的人哪里敢想。

相对于罗又发的积极激动,其他叔叔伯伯就很一般了,甚至有人嘀咕到:“还要认字,那得花多少时间啊,这不是耽误我们做活挣钱吗?”

罗又发听到这个话急得不行,恨不得上去捂住这位叔叔的嘴,生怕衙役听到不开心了把这个事情取消掉。

不过衙役见多这样的人,毕竟不是谁都好学都有这个能力学的。他们教的只是让想学的人学会就行了。

“行了,你们要是就拿着合约准备去开工吧有什么矛盾再来找我或者去县衙的民事处理中心。”

罗又发默默把衙役说的地方记下,庞大利这时终于可以拿着他的合约,把这群人带走了。

他不指望他们今天就能上手干活,但学习一下怎么弄,自己教一下流程还是够的。

庞大利是一个成熟的包工头了,雇到人的第一时间立刻问他们干过什么,有什么特长,然后根据他们的能力来分工。

罗又发因为年纪小力气不足但是人机灵被分到一个做计件的工作,算每个人一天砌了多少砖,每个砖头多少钱。不需要账房那样厉害的算数,只有能算到一百,会画个横平竖直就够了。

庞大利给他准备的正是王怀玉之前推出的阿拉伯数字表格,简洁的几个笔画就能写出庞大的数字,横平竖直的填写就能记录一个人干了多少活。这对他们这些不认识多少字的施工队来说,再好不过了。

几乎是庞大利交了一遍,罗又发就能照猫画虎的记录了,再写几次,罗又发彻底的熟悉后,庞大利便放心的交给了他。

他也不担心罗又发作假,因为干的活是有数的,如果对不上那是要扣钱的,要是严重还要赔钱。

罗又发就更没有其他想法了,他现在只想好好把这个表格给参透,然后自己学会算账学字。他们施工队旁边是另一个施工队,他可是听说了,每逢五就有衙役过了教他们认字。要是读的好还能奖励笔墨纸砚和书本,甚至再好一点还能去书院读书,以后也考个衙役。

这样好的事情让罗又发升起了斗志,他不想一辈子在地里刨食,农闲的时候为了挣几文钱,求爷爷告奶奶的去找活干。他也想和外面那些衙役那样,穿着体面的衣服受人尊敬还吃喝不愁。

有了这个想法,罗又发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努力又刻苦,往往是衙役过来交完他们字,他就趁着空闲的时候拿笔在地上写写画画。把牙医教的所有字都吃透,学透。

慢慢的衙役也发现了这个勤奋好学的学生。有意无意的开始教授他更多的知识,比如每天教其他人五个字,就会教他15个,30个,如果还能够接受的话就会教更多。

后来慢慢的认识了基础的字后,衙役又开始教他一些诗经,论语中的典故诗词。结果不到两年的时间,罗又发就把书院低年级的知识学会了。

而这两年里他只有年节的时候才回家,平时都在苍梧县和平河县这几个郡主管理的县里找活干,在这几个县里,他总能找到高工钱的活,尤其是他后面认得字多了,挣到的工钱也更多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