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3)

作者:六月平生 阅读记录

王怀玉微微别过头,好像不服气又不得不不服道,“强扭的瓜不甜,荣安知道陛下的苦心。”

这态度可不像不怨,不过正是这样才让崇光帝放心。

他招了招手,把人叫到自己身边来,“这件事到底是委屈了你,你说看中了哪家公子,朕现在就给你赐婚。”

说着,转头问向旁边的李全,“朕记得丞相家的大公子还没有成家吧?还有户部尚书家的孙子,长公主府的世子,是不是都还没有成亲?”

李全瞧了一眼低着头搅帕子的王怀玉,笑呵呵地回道,“是,陛下好记性。这几家的公子正好及冠未婚,才学品性在京城里都是出了名的,不知道被多少家媒人惦记着呢。”

“荣安,你可听到了?这些人里可有你看中的?”

王怀玉心里一咯噔,这些人什么都好,才学品性确实都是顶尖的,家世更是大齐的权贵世家。

一个是文人中的领头人,一个是大齐的钱袋子,一个是大齐的另一支军队的掌控者。一个个的家世上倒是和她匹配得很。

不过她敢应吗?崇光帝真敢指婚吗?

王怀玉低垂着头,兴致缺缺道,“陛下,我只是不会缠着太子哥哥而已,但我还喜欢他。您还是不要逼我成亲了,您等我看好人了,到时候再指婚成吗?”

我现在失恋了,还没有兴趣开启下一段,您老等通知再安排行吗?

王怀玉这话多少有点不知好歹,这些人是京城多少大家闺秀的梦中情郎?不过王怀玉的反应正好符合崇光帝的想法。

毕竟自己心上人才成亲,小姑娘伤心不愿意成婚也正常嘛。

“既然这样,那朕就不催你了,”为了弥补自己的愧疚,崇光帝十分大方道,“内务府最近新出了几套新款的头面,让李全给你拿上两套回去玩吧。”

“多谢陛下!”王怀玉连忙跪下谢恩。

宫里出来的东西,自然是巧夺天工。一套鲜红的玛瑙头面、一套珍珠白玉的,看着就是精品中的精品。

“只是不知道这点东西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

王怀玉赏看了一番,把东西丢给秋香,“把它存进库房,能换钱的就去换钱,全都送到北疆去。”

“小姐,宫里出来的东西是要登记造册的,不能拿出去卖的。”看着最近想钱想疯了的主子,秋香不得不善意地提醒。

秋香这一说,王怀玉才想起自己库房里多少这种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古董、书画、首饰、摆件……连钱都换不了,除了拿来放在那里占地方还有什么用!

“冬季的粮食还差多少?”

梅香飞快地拨着算盘回答道,“刚刚已经吩咐人去江南收购了,除了府里预留的一万两,一共拿去了十五万两,缺口最少还有二十万两。就算是把咱们铺子庄子等产业都卖掉,预计还差三万两。”

“东西太多太杂,想要全部出售至少需要三个月。”

三个月,三个月北疆都大雪封山,将士们都要冻成冰块了!

“给父亲的信送去了吗?”

“早上已经让白桦放海东青送去了。”秋香回到。

王怀玉眼睛盯着桌面上的那副舆图,微微颔首。

那是一副大齐的舆图,囊括了大齐十九府三十七州,旁边还有若干只标注了名字的小国。

大齐的山川地理形势,和王怀玉后世所在的国家多有相似,只是大齐的国土面积要小得多,后世的西北和东北部现在都属于少数民族的领土,而南边后世最繁荣的那一带,现在还只是个蛮夷之地,是朝廷流放的地方。

其实在太.祖皇帝时期、乃至前朝时期,现在被少数民族占领的西北和东北地区也是大齐的领土,只不过上一任皇帝无能,才被少数民族占领而已。

现在,要不是有长公主府和王家据守东西北两端,估计领土还要再缩小一半。

就这样的局势,这狗屁朝廷还有人想要王父死!

王怀玉想着梦里的前因后果,再加上自己这个月来的了解,知道这个看似强大的国家,内里早就腐败不堪了。

而王家,想要摆脱家破人亡、遗臭万年的命运,只能另寻生机。

这个生机——

细长而带着薄茧的手指,轻轻从舆图上划过,停在了那块被称之为南蛮的地方。

第3章

南蛮,经济落后,自然灾害多发,百姓更是穷山恶水出刁民的出处。朝廷做官的,只有犯错了且没有背景的人才会被贬到那里去。最要命的是,很多人都没有去到地方赴任,就有死在了路上。自然,那里也被其他地方的人当成洪水猛兽。

所以,在王父战功赫赫,已经封无可封的情况下,崇光帝才会大手一挥,把南蛮的一府两州划给了王怀玉,当做她受封郡主的封地。

这样的封地面积,就是宗室的亲王也没有过。但全朝上下,无论朝臣还是宗室都完全没有意见。

毕竟能用一个鸟不拉屎,还老是要赈灾救济的地方,来显示皇恩浩荡、安抚王家,简直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王怀玉从柜子上抽出一本《大齐记事》,知道现在的南蛮还是个少数民族为主,传统落后,资源缺乏的地方。

但王怀玉用后世的眼光来看,却知道南蛮的一府两州有多少资源,可以发展多少产业。不说别的,单单是那里的水热条件,就能在粮食种植上直追江南地区。

不过现在说这些还早。

她把《大齐记事》放下,转身到了书桌上,用不是很熟悉的手法一张一张的描着大字。

将军府的主子不多,只有王怀玉三姐弟以及一位老太君,其余的分支都住在十八条街开外的王家大宅里。平日里来往不多,所以当王氏族长收到秋香亲自送来的十几箱古董摆件,整个人都是懵的。

“秋香姑娘,郡主这是干什么?怎么把东西送这边来了?”王义和只是看了一眼名册,就被上面的东西亮瞎了眼。

前朝时期的白玉嵌青铜宝剑、安文帝年间的山竹居士的百竹绕石图、江南舒家的百子千寿双面绣屏风。这些东西哪一件拿出去都得让人抢破头,竟然跟堆粮食一样,一箱箱的往这里搬?

王义和刷的合上名册,满头大汗地拦着秋香,低声道,“秋香姑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把这些东西往这搬?”

王定武虽然也是出自他们王家,但两边来往得并不多,王族长也从来没有想过借着王将军的光干点啥。

毕竟整个家族的人,凡是成年了都往军中送去,能不能活下去,这不是靠家族荣光就行的。若是没有那个本事,就早早的回来读书经商找份差事。若是有那个本事,不用谁来关照也能往上爬。

现在他们王家出了个大将军,为了避免功高震主引起皇帝的忌惮,两边避嫌还来不及呢,哪里还会往上凑。

所以在来往不密切的情况,收到了来自将军府这一份东西,简直能把王族长的小心脏吓出来。

“朝廷今年拨给将军的粮草减半,西北军的冬衣也还没有着落,郡主掏空了府里的银子也还差些,所以想用这些东西来和族里换点银子。”秋香快速地说着自家主子的意思,然后静静地等在一旁。

闻言,王义和先是一愣,然后忍不住想要破口大骂。

不过看了一眼秋香的脸色,硬是把嘴里的话咽了下去。

“这江山到底是我们王家的,还是他们梁家的,”王义和咬牙切齿道,“年初三郎才从家里借了一笔钱过去,说是军饷不够。如今年末都没有到,竟然又让郡主来筹钱?还把府里的藏品都拿了出来,这感情是要我们王家掏钱来养军队?”

王义和口中的三郎,是王定武的族兄弟,正在西北军中做副将。还有族里的族人,好几十个都在军中,从最小的火头兵到最高的大将军,这些年不说让他们给族里多少回报,反倒是搭进去了不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