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科举图鉴(穿越)(12)

作者:执子兮 阅读记录

作者有话要说:

*力士:太监。

*为什么申时就要交卷,因为晚了会赶不上出城hhh。

常弘:一章没出场,我什么时候可以欺负她?

成之:你每天都在欺负我!

执子:哪一种欺负?

第6章

谢蕴道只感觉那茶水悉数泼了他一正脸,他做了四十多年的儒生,恪守君子动口不动手之礼,从未想到当今太子会突然暴戾,无视礼仪。在他五十多年的人生里,也从未有过这样一瞬,被人如此羞辱!他只觉浑身发颤,脸色青白相接。李经不过一傀儡太子,一摆设尔,他怎敢,他怎敢!

然,李经就这样站在他的书案前,他跪坐着,李经的气势好似将谢蕴道整个人压制于这书案上,令谢蕴道抬不起头来!

“以下犯上。”

李经薄唇轻启,正殿之上的每一个人都听的清清楚楚,无人反驳,也无人敢反驳。饶是善于和稀泥的御史大夫长荣,此刻也是装聋作哑。天子立威,所有人皆垂头不敢直视他的威仪!

“监察听命,开元二十一年,晋太宗亲设制举,乃造福社稷之举,福瑞之年,太子李经顺应天命,特赦废卷。为此,制举主审官李经命你将初试废卷悉数呈上,由本宫亲自批改。”

那人一身明黄色朝服,颜如宋玉,说话声音并不洪亮,却字第有声,却给正殿之上的每一个人一股不可直视的天子之威,却令谢蕴道只能生生受着泼茶之辱,不敢继续倚老卖老,作威作福。

“臣听命!”监察率先反应过来,大拜李经。

“太子英明!”不知是哪位朝臣率先说道,让正殿上的众人回过神来,他们无不效仿那人,争先恐后,大拜李经。

“太子英明!”众人齐声道。

废卷共二十七份,皆因污了卷袋,视作不祥之兆。

李经复坐于主书案,仔细审阅。

他一份一份翻阅过去,却是一直没有看到达“通过”标准之人,心下难免有几分失望。

第二十七份,最后一份,卷袋上有个大黑圈,亦是废卷中唯一一份用大黑圈施以标注的卷袋。

定是那个迷路儒生了。思及此,李经忍不住露出一口莹白的牙齿,万份考卷中,仅此儒生一人,因为出恭,得了个大黑圈。

修长的手指打开卷袋,粗略一览,这儒生的答卷篇幅不长,却写得一手好楷书。

问:“浮费弥广,开源节流。”

答:“今皇恩普照,圣光弥漫临安,福泽深厚,是以儒生梦到太宗治晋两千载,国泰民安,国势昌盛。太宗之功德无量,菩萨于天上加以记载,流芳百世,千古留名。兵器溶于池,子嗣分封,四海皆安;米面溢出仓,风调雨顺,田赋皆齐,故而无浮费,甚是妙哉!”

这人……这儒生怎么回事?李经心下想到:避而不答,拍须溜马,真真圆滑。

问:“何以安国。”

答:“国之根基,唯晋太宗是也。太宗安,则国安;根基稳,则国昌。太宗万寿无疆,运,则风调雨顺;国,则兴盛不衰。儒生不才,是以敬百神,日夜祈祷。玉帝托梦于我,梦中所到之处皆光辉灿烂。”

李经挑眉,少年郎坐于正殿之上,黄衣长袍,黑色的发带垂落,表情玩味,随手将卷袋递给身侧的力士,再由力士转交于正殿之下的监察。

那监察接过卷子,便看见上面明晃晃地打着一个圈,且留下了太子李经之印泥,这意味着,无需复审再批,本次制举初试,最终千人名单的第一位,已经确定。

“再端一碟绿豆糕上来。”李经又恢复了往日里温和儒雅,波澜不惊的模样。

**

九月十七,卯时。

公鸡已打鸣,天刚蒙蒙亮。

这一日,有两个人,不约而同的选择——毅然决然地将被子蒙在头上,仿佛以此就可脱离尘世纷扰。

好话歹话都说尽,奈何今日的苏成之,就是不肯随他们一起出门。苏景文看她那郁郁寡欢的样子,便没再强求。

弘文贡院外百来米,已由兵部负责执勤巡逻,设木栏管控,隔离人群,监察已做最终核实,确认无误后交由吏部负责张贴。

外围已是堵的水泄不通,黑压压的人群,丝毫不逊五日前领卷袋之景。或嘈杂喧闹,或闭眼呢喃,或暗自期许,或只求结果……众生百态,而百态又众生,倒是寻常人世间独有的热闹。

兵部此番调配的队伍中,就有若干常弘在校练场里的老相识,提起常弘啊,他们个个幸灾乐祸,毫无人文关怀,终于,有生之年,能看见“常家大魔王”吃瘪咯!

苏景文和刘晚会抵达时,也只够欣赏一下乌泱泱的人群排出来的尾气。仿佛谁站在更前头,就能进复试般,众人你推搡着我,我推搡着你,争相想挤于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