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下当半仙的日子(129)

作者:大世界 阅读记录

就怕突然蹿出点什么,比如说,带着血的真子……

这样一想,瞬间门,浓雾弥漫,又有脚步声从雾中传来……

……

芭蕉村。

周爱红煮了一日的大锅饭,都惫懒了,准备今晚就吃鸭肉煮粉干。

白天留在瓮罐里的粉干热了热,大火舔邸锅底,大锅里的粉条“咕噜咕噜”地冒着泡泡。

很快,一股诱人的鲜香就传出。

长长的粉条碎成小段小段,潘垚拿小杌凳垫在脚下,站在灶台前,将自己早就切好的芹菜段往里头倒。

锅铲搅拌,末了拎了醋瓶子,潘垚嘀嘀咕咕。

“好香,再添点醋就能更香了。”

“好啦好啦,妈妈来就好了。”周爱红笑着接过潘垚手中的醋瓶子和锅铲,催促道,“去瞧瞧你爸爸回来没。”

“好嘞。”潘垚跳下小杌凳,朝院子外头跑去。

潘金还没有回来,潘垚搬了张小杌凳,坐在院子的枇杷树下等着。

春日到了,枇杷树上那小巧的白花凋谢去,不知什么时候,宽大叶子间门挂了果。

枇杷果小小的,还是青皮模样,一瞧就酸。

“叮铃铃,叮铃铃。”潘金自行车的铃声响起。

潘垚一下便回过了头,冲着潘金摇了摇手,喊道,“爸爸!”

“哎!”潘金只觉得自己一颗心都柔软了。

枇杷树下,小姑娘坐着小杌凳,抬头看树上的枇杷果,那小模样怎么看怎么可爱。

“要吃果子吗?”

“不吃,酸!”潘垚皱了皱鼻子。

潘金哈哈笑,“咱们不吃枇杷,爸爸明儿给你采桑葚,龙舟厂附近就有,爸爸明儿带回来。”

“谢谢爸爸。”潘垚期待。

潘金揉了揉潘垚的脑袋,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

他将自行车停在堂屋,这时候的自行车有钢印,轻易是丢不了。

不过,一辆自行车可不便宜,潘金爱惜得很,空闲了便要拿着布对它擦擦洗洗。

春日夜里露重,他可舍不得将自己的自行车搁在院子外头。

……

搪瓷大海碗装着满满一碗的粉干,端了上来,老鸭蘑菇的香气霸道,又带着粉面独有的香气,醋溜溜的酸香味一冲,潘金肚子的馋虫就起了。

他喜滋滋道,“这是搁了香醋吧,我就爱吃这一口。”

“盘盘搁的。”周爱红嗔了一眼,“她呀,和你一样,新鲜的粉干还不爱吃,就爱吃这热过一趟的,还说搁了醋,酸香酸香的更好吃。”

要她来说,那还是新鲜的更好吃。

潘垚从大海碗里抬头,冲潘金笑了笑。

潘金护着潘垚,“盘盘说得对,就是这样的才好吃,我也爱吃这一口。”

……

一家人白天各忙各的,夜里睡的也早,就吃饭时候最是热闹。

周爱红问起了潘金,“今儿怎么回来迟了,厂里很忙吗?”

潘金,“忙倒是还好,就是今日,老方去看侄子侄女了,他手里的活儿,我就帮着做了些。”

听潘金提起老方去看侄子侄女,周爱红叹了口气。

“应该的,都不容易,咱们能搭把手,就搭把手。”

瞧见潘垚好奇的看来,周爱红想了想,解释道。

“就时常和你爸爸一道做活的方伯伯,他有个弟弟,做了九龙镇一户陈姓人家的上门女婿。”

“前年时候,他托人找了个活儿,市里防汛办招人,他要去扛沙包。”

“路上着急赶路,码头边的船要开了,他心里着急啊,怕迟了工作得丢了,就这样跑了起来……”

“大包小包的,扛的东西又多,后来摔了一跤,就再也没有站起来了。”

周爱红惋惜,“听说才二十七呢,留了一儿一女。”

“小的那个今年也才岁,听你方伯伯说,那弟媳妇去年改嫁了,两个孩子就留给了爷爷奶奶,老人家年纪大了,就是想操心,也没那个心力,只有嫁人的姑姑还会管一管……”

“你方伯伯不放心,就经常带了米面和钱过去看人。”

潘垚听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这上门的人,孙辈是依着阿妈当爸爸那样称呼,这姑姑,其实就是姨姨,爷爷奶奶,那也是女方家的父母。

“摔一下就死了?”潘垚瞪大了眼睛。

“是啊,也是寸,正好磕到头了。”

“不过,我听你方伯伯说,就是没磕到头,他这弟弟这一摔也是悬。”

“他跑得太急,东西又多,那会儿脸红得厉害,这一摔,那那口气就没喘上来,当场人就没了。”

潘垚听了也是一阵唏嘘。

年纪轻轻的便没了,确实让人惋惜。

还是家里的顶梁柱呢。

“方伯伯和那姑姑,他们人真好。”潘垚帮周爱红收拾着碗筷,还感叹道。

周爱红不以为意:“都这样,谁家都有困难的时候,家里人不帮,小孩就得饿死了,能帮一把是一把了。”

听着周爱红朴素的话,潘垚想着,大概,这便是血浓于水的兄弟姐妹情吧。

人真是复杂,穷苦的时候,反而能将心拧成一条绳,富贵了,反倒有了杂思。

……

夜一点点深了,春寒料峭。

夜里时候,外头起了雾,犹如薄纱漂浮,落在树梢头,落在地上的小草上,落在窗户的玻璃片上……凝结成水。

潘垚撑着手坐了起来,元神莹莹有光。

她瞧了瞧床上是睡得又香又熟的身子,凑了过去,趴在床边瞅了瞅,还稀罕地捏了捏自己的小鼻头。

末了,潘垚偷偷一笑。

下一刻,她犹如一阵风,从窗户的缝隙中吹出,贴着青草呼呼而过。

潘垚玩了好一会儿,直把自己卷得满身泥土和青草的香气,抬手一看,还有露珠冰凉凉的感觉的,这才觉得痛快。

……

小庙那处还氤氲着月华,不过不见府君的身影,潘垚也不介意,身形一卷,如清风一样往前。

芦苇荡的野鸭子,江里的大蚌,趴在石头上晒月亮的大龟……潘垚悄悄地掠过。

芦絮被卷起,落在江面上,流水哗哗,淌着芦絮,让其朝远方飘去。

大江下头,潘垚挑挑拣拣,捡了个最大的蚌壳捞起,夹在咯吱窝窝下,准备明儿熬汤喝。

她瞅了江面上漂浮的芦絮,瞧了一会儿,觉得颇为好玩,这会儿玩累了,索性也躺在了江面上。

只见她面庞朝上,四肢随意的摊着,那蚌壳被她顶在脑门的位置,耳朵边是水流的声音。

顺着流水,漫无边际的往前。

月华倾泻而下,随着《太上日月经》功法的炼化,天畔的星星眨眼,月华星光交缠落下,如星落,又似绚丽华美的绸缎。

潘垚微微阖目,感受这月华星光氤氲绛宫,化作点点灵力,芦苇江的水炁化作清冽之炁,一道朝潘垚的绛宫处涌去。

修行不知日月,潘垚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也许是两个小时,也许仅仅是片刻。

突然,她感受到了一丝鬼炁。

潘垚不禁睁开了眼睛,有些意外。

“哪儿来的鬼炁?”她也不怕,困惑的抓了两把。

鬼炁乌黑,在潘垚手中就像头发丝。

薅了一把后,潘垚将它团成一团,捏在手心,下一刻,莹光拢过鬼炁,鬼炁如雾一般散去。

江面还有鬼炁荡来,潘垚起了好奇心。

她夜里出来玩,都没发现过这鬼炁。

难道,芦苇江里又有水鬼了?

想着会拿碗讨水的前水鬼陆雪琼,虽然水鬼的名头大凶,潘垚却不怕。

心随意动,犹如抽丝剥茧一样,潘垚抓着江中那道鬼炁,站了起来。

只见她踩着那蚌壳,犹如踩着冲浪板,快活又自在地喊了一声。

“出发喽!”

下一刻,灵炁化风,推着潘垚脚下的大蚌壳,在潘垚自娱自乐哇哇哇的大叫声中,撩起波浪滔滔,一路朝九龙镇的码头奔去。

……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