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下当半仙的日子(344)

作者:大世界 阅读记录

眼下人突然没了,瞅着亲戚情分就要越来越淡薄,怎么不让人惆怅。

“蠢!”林芳莲半点不给面子,当下便骂了两人一声蠢。

“靠背?老娘跟你们说,人这一辈子,就只有自己是自己的靠背,谁都指望不上谁!”

“她是穷亲戚还是富贵亲戚,和咱们的日子有啥关系?咱们吃她家大米粮食了?别的都不说,当初她来借债过日子,咱们没借,人心里也记着呢。”

“你道她写信回来说自己过富贵日子了,是想着拉拔亲戚一把?天真!”

“老话怎么说来着?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人这是朝咱们炫耀来着!”

陈清水和陈学龙被说得一愣一愣。

林芳莲还意犹未尽,“有这愁的功夫啊,你们不如去沙场多拉一船的沙,还能多赚个几块,不比在这又抽烟又叹气的好?”

真是费钱又伤身!

“过日子这事,只有自己立起来,谁都别去指望,爹妈也甭指望!”

最后一句,林芳莲板着脸,冲着陈学龙说的。

陈学龙摸了摸鼻子,颇为悻悻。

父子俩对视一眼,苦哈哈一笑,这会儿倒是没了愁苦。

两人依然可惜心痛陈玉梨人没了,毕竟沾亲带故,是个亲戚,可那惶惶然却没了。

也是,过日子得靠自己,他们本也没指着这富贵亲戚过日子,是没啥好愁的。

“是是是,是我想岔了。”陈清水站起了身子,弯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回头我问问,在不在咱们这儿办席修墓,要是办,回头送一份帛金,咱们送玉梨一程。”

林芳莲见屋里没了那乌烟瘴气,哼了一声,转身继续择菜,不忘使唤道。

“地上的烟头自己扫干净啊,没得一个个在家和大爷一样,惯得你们!”

……

白鹭湾。

徐家人也在谈论,这陈玉梨没了,尸身有没有送回白鹭湾。

世人都讲究落叶归根,就是古时因着战火动乱,抑或是天灾人祸而远走他乡的人,有着机会,后人都会依着祖上传下的话,寻故乡宗祠。

“不知道呢,徐平和莳树也没说,就捎了个信回来,说人没了,让给娘家报个信。不过啊,香江那么远,我估摸着,他们是不回来了。”

“是啊,得坐大轮船坐飞机才能到的地儿,还得办一堆的手续,人都凉得发僵了,还怎么回来?玉梨福薄,好日子才过多久,人就这样没了?”

“怎么没的?”

“……听说是病,啥病咱也没问,徐平哭着呢。”

“病了?我记得…她还不到四十吧。”

“三十有六,和我媳妇同年,我记得。”

“真是黄泉路上无老少。”

“……”

众人议论了几声,天黑了,摇着头便也散了。

……

香江,某一处殡仪馆里。

只见前来吊唁的人都穿着黑色的衣服,庄严肃穆,手中拿一朵白色菊花。

灵堂中挂着女子的照片。

大波浪的头发,笑得灿烂,那是陈玉梨的照片,时髦又妩媚俏丽,半分没有以前在白鹭湾时的影子,要是家乡来人了,瞧着照片都要恍惚认不出来人了。

灵堂中间门一口红棺,里头躺着闭眼的陈玉梨。

她画了妆,压身的放着一些菊花,靠近有丝丝冷气,那是天气热,旁边特特搁了些冰块。

翁玉萍上了一柱清香,又拜了拜,这才往一旁退去,站在了自己儿子徐清的身边。

她目光落在前头的徐莳树和徐平身上,又看了一眼棺木,没什么表情地感叹。

“是个福薄的。”

一场感冒,人就瘦了这么多,在香江这一两年养出的好容貌,一下就没了,像那衰败干枯的花,这尸身让人瞅了还心惊,不禁诧异一句,竟瘦到了这种程度?

要不是花了大钱寻人装扮了一番,都不敢让人瞻仰遗容了!

翁玉萍是徐清的妈妈,和陈玉梨算是妯娌关系,因着都带一个玉字,两人颇有些瞧不顺眼对方。

如今,人死如灯灭,过往的嫌隙在生死面前,不值一提。

徐莳树沉默着一张脸,给每个前来吊唁的人鞠了个躬,回了礼,声音轻又平稳。

“有心了。”

来人瞅着这身量颀长又清俊的少年,无不心生感慨,拍了拍人,道一声节哀。

“啧…真是鸡窝里飞出了凤凰,我怎么瞧莳树这孩子,那都没有半分像他爹妈的。”

翁玉萍侧了侧身,瞅着徐莳树和他老子徐平,分外瞧不上徐平这个老太爷外头带回来的血脉,还老是自诩是沧海遗珠的老男人。

对着徐莳树,倒是眼里有忌惮。

徐清眼里有同样的忌惮。

谁能想到,如今徐家的大半身家,它竟然在这毛头小子身上!管家也只听着他的话,祖上传下的一些旧物,也在他手中。

似是注意到目光,徐莳树抬起了头,目光冷又幽。

冷不丁地和这目光对上,徐清连忙移开,待反应过来自己的退缩,他面上又带上了几分狼狈和莫名。

怕啥!

就一小孩!

“我的乖乖,”旁边,待徐莳树的目光移开了,翁玉萍松了口气一样地大喘气。

她一手扶着胸口,一手掐着徐清的胳膊,这才站稳。

“儿啊,你有没有觉得,莳树这孩子,他近来越来越有你太爷的气势了。”

不但生得像,气势也越来越像。

只一看人,目光黑压压的,让人心慌得很,好像什么都瞒不过去一样。

这样的徐莳树,香江生意场上的人见了,谁不说一声徐衍老太爷那是后继有人。

外头带回来的血脉又怎么样,打眼一瞧,就这相似的皮囊,那也绝对是嫡亲的血脉。

“算了,回头和你大哥也说一声,让他别老和徐莳树作对,老太爷没了,你大哥才从乡下那穷乡僻壤的地方回来,别到时候上蹿下跳,又叫堂弟给送乡下去了,那才丢脸!”

之前徐昶日日喊着小兰香,说是有戏子鬼缠着他,周围的人听了也觉得瘆得慌,当妈的翁玉萍也一样。

这不,这会儿还埋汰了徐昶一句。

徐清:……

他妈这是又长隔房气势,灭自己威风了!

……

吊唁的客人陆陆续续离开了,徐家人没有送,毕竟是白事,别人也不爱主家相送,不吉利。

搁下帛金,带上吉仪。

吉仪是一个白色的信封,上头贴了个方正的红条,用蓝色的笔写着吉仪二字。

里头搁一块毛巾,一颗糖和一块钱。

毛巾有宾客吊唁落泪,主家奉上毛巾一块,用以擦泪的说法,糖是今日悲伤落泪了,吃上一颗,让其心情平复转好。

至于那一块钱,这代表着丧事仅此一次,讨个吉祥的意头。

毕竟,谁家也不愿意自己家的丧事多。

徐平哭得双眼泛红,这会儿还抽了抽鼻涕,转头抱住了徐莳树。

“儿啊,爸爸只有你了。”

“你放心,爸爸会照顾好你,连着妈妈的那一份。”

徐莳树垂下眼,手还搁在口袋中,里头捏着两枚的硬币钢镚,相互摩擦时,咔嚓作响,有细细的动静。

他的声音很轻,“谢谢爸。”

徐平又抽了抽鼻子,“别和爸说谢谢,爸特意问了,今日在殡仪馆不好说谢谢,这是白事,说这不吉利,像刚才你和吊唁的客人说有心了,这就是妥当的。”

“知道了,爸爸。”

两人父慈子孝模样,徐平瞅了徐莳树一眼,期期艾艾,吸溜着鼻涕,颇为懊恼自己方才的真情流露。

谢谢爸——

听着咋这么像歇歇吧?

……不吉利不吉利!

有钱的世界这么美好,人人都巴着讨好他,说话客气又好听。

美酒美食美人……处处都是美丽,他还不想歇呢!

……

第162

“就是你妈——”想到陈玉梨, 徐平眼睛又红了片刻,毕竟是少年夫妻,再是有争吵, 如今人死了, 留下的便都是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