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下当半仙的日子(437)

作者:大世界 阅读记录

“纸很薄了,拿的时候得小心些。”

“来之前,我才拿出这册子写了句话,一开始没察觉,动作大了些,好悬没把纸张捏烂了。”说起这事,小江有些后怕。

“你还写字了?”大江有几分嫉妒,“写啥了?”

小江对自己大哥无语了下,“还能是啥,咱叔公最后一句谶言,我不得给他记上啊。”

潘垚有些好奇,“最后一句谶言,说了什么?”

大江小江也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就叔公走的那一天,人都迷迷糊糊的昏了两三天了,滴水未进,回光返照的时候,人精神了一下,一睁开眼睛就握着我们几个小辈的手,喊着什么娃娃,娃娃——不能做娃娃生意。”

回光返照的时间很短,两三日未喝水,声音嘶哑得很,喊了这么几句,见大家伙儿含泪,个个喊着叔公放心,一定不碰娃娃的生意,他这才瞑目,溘然长逝。

……

凤凰街,忠关街。

大江:“叔公也太瞧不起我们了,我们怎么会碰娃娃的生意?这门生意丧天良的!”

小江附和,“就是!都有爸有妈的,要是做这生意,那是连畜生都不如,死后该千刀万剐下油锅。”

潘垚迟疑了下。

……娃娃?

这是在说人贩子吗?

那确实碰不得这生意。

……

虽然有些厚脸皮,可为了弄明白自己到底是不是府君师父闺女儿转世这一事,但凡有点儿线索,潘垚还是想看看。

“上头都写了什么,我能瞧瞧吗?”

大江小江对视一眼,大江还没说话,小江一咬牙,拍着胸脯,豪气道,“成,当然能瞧。”

赶在大江开口前,小江急急又道,“云舟叔公将东西告诉了我,就是传到我手中的意思,我能做这主的。”

大江没好气,“就你豪气,我就是小气的人了?”

又不是只他小江一个爱瞧快意恩仇小说的,他大江,不爱看书,但他爱看武侠电视剧啊,半点不差人好不好!

转过头,大江瞅了瞅潘垚,就道。

“妹儿,我们老家挺远的,坐火车得两日一夜,我以前都听云舟叔公说了,你们修行中人会很多术法,像什么缩地成寸,一日千里……是不是特别的快?他老是叨叨,说自己没赶上好时候。”

说完,他有些期待地问,“你会吗?”

小江也期待。

大变模样会了,这应该也会吧。

潘垚干脆,“会,能用甲马神行符,你们一道去不?”

大江小江稀奇,他们还能一道去?

在听了潘垚一句什么时候方便,两人当即表示,立马就能走。

甲马神行符,一听就神奇,这名儿只在话本子里出现过。

错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可不得赶趟热乎的!

……

第219章

今日的云层比较厚, 却不影响星力的倾泻,甲马神行符化作飞奔的骏马,疾驰在虚空之中。

脚下是山川河流, 头上是望无际的苍穹。

走过乌云密布, 在风云际会之处,能见雷云奔走, 渐渐地,云愈发的飘忽。

不知不觉时候,再抬头, 星空已经是清风拂薄云, 云炁追着天上那轮皎洁月色奔走了。

“到了,是这儿吗?”潘垚停了下来, 一个翻身下了马。

只见马儿仰头长鸣,如碎星一般在黑夜中消散。

大江小江高坐大马,紧紧勒着缰绳, 神情还有些恍惚。

这——

这就到了?

“叔?”潘垚有唤了一声。

她偷偷笑了下,该不会是晕马了吧。

方才大江便说了,他们这儿离A市远着呢,得两天一夜的火车,来回一趟不容易,要是得坐车,就让潘垚自个儿去取,左右他们已经和她说了册子在何处。

至于会不会不妥?

嗐,救命的恩人嘛, 那就是自己人!

大江小江回过神,眼睛一环顾四周,入目是他们熟悉的景, 忙不迭道。

“是是,就是这儿了,C市,我们的老家灌湖村。”

说完,两人也下了马,白马在他们身后化作星光点点,隐隐能瞧见,碎光中,最后落了张黄符纸在地上,火光撩过,符纸成灰。

……

这一处是村子路口,潘垚提着一盏龙形灯,跟着大江小江往村子里走去。

她环顾了下四周。

灌湖村虽然有一个湖字,这里头却不见有湖,倒是能见村子后头群山连绵。

一路走来,能感觉膝盖有些吃力,这是将房子盖在了山脚,地势不平,一路蜿蜒往上的原因。

赊刀一族因为赊刀修行的缘故,需要走四方,人走出去了,见识便宽广些,是以,村子里留下的多是老人,青壮年都外出讨生活了。

村子很安静,路上也没有路灯,不过,每家每户都会在屋子边挂一盏的方型灯。

潘垚抬头看去。

只见烛灯昏黄,在清风微微拂动,飞蛾扑火,有几只还被困在了灯壁之中。

“是浪费蜡烛了,不过也没法子,留村子里的都是老大爷老大娘,哪个磕了绊了都不得了,家家户户留盏灯也有点光亮,方便自己,也方便别人,我们这些在外头的小辈,心里也踏实!”

大江小江有些激动,一路走来,不停地和潘垚说着话。

果然是书上提到的术法,了不得着呢。瞧瞧手表,这是十点都不到。

两日一夜的车程,竟然只要半个钟头都不到的时间就到了!

“就跟做梦一样。”大江感叹。

旁边,小江重重地点头。

他激动的心不知道说啥,只加快了脚步,引着潘垚朝他们江氏的祠堂方向走去。

……

清风吹来,灯烛晃晃,两边是建得相似的木柴瓦房,能瞧见垒砌得整洁烧火木头,石头台阶边有破盆子种着一些花草,夜很静,就连花草的香气都是幽幽的。

乡下人家睡得早,一路走下来倒是没瞧到人。

“到了。”小江道。

到了一处宅子前,大江小江兄弟俩停住了脚步,回身朝潘垚瞧去,招呼道,“这就是我们赊刀江家人的祠堂。”

潘垚抬头看去。

就如生前寂静一生,死后哀荣一般,每一处村子给老祖宗修的祠堂都颇为气派,起码比自己住的宅子好,赊刀一族也不例外。

白石做砖,每一块都有臂长,恢弘大方。前头有黑褐色的抱柱,高高的门槛上挂着一块匾额。

只见黑底金字,上头写着【江氏祠堂】这是个大字。

厚重的木门被打开,发出【吱呀】的声响,有几分闷沉。

和别人家的祠堂不一样,这一处祠堂里除了供奉灵牌,还有一些刀器,有普通的菜刀,也有弯刀,潘垚甚至瞧到了一把偃月刀。

刀头似半月,长柄漆黑,月光透过薄云从被推开的大门处落进,正好落了一道在刀身上,瞬间,刀芒闪过。

“都老祖宗传下来的,”注意到潘垚的视线,大江瞧了一眼这刀,两步走了过去,将偃月刀搁好,不让月色晃眼,“不能用,不定用了就损运,搁在祠堂这儿,也就留个念想。”

潘垚点了点头,知道他口中这老祖宗定是他们族中的云字辈。

这是他们未赊出的刀,上头还残留着他们修行的痕迹,赊刀掠运。

“就是这儿了。”小江招呼。

潘垚走了过去,提着灯往旁边一搁,先拿起桌上的罗盘一瞧。

很是有些年头了,灰蒙蒙的,好似染了时光留下的印记,材质却很特别,潘垚一时也辨别不出是什么,只觉得此物似金非金,似玉又非玉,底色却是带着晕光的黄,不亮不透。

瞧了一通,潘垚将它往旁边一搁。

是别人家修行之物,今儿来,主要是想瞧瞧记录了江氏一族各代谶言的手札。

摸了摸桌子,果然下头有个暗格,潘垚将暗格打开,拿出了藏在里头的书册。

是蓝色的册子,如小江说的那样,册子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代,纸张很脆了,泛着老旧的尘霉味,书面没有写字,只画着一个罗盘。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