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下当半仙的日子(45)

作者:大世界 阅读记录

“我听耀祖叔说了,市里已经有BB机,再过两年,大哥大也会出现,大哥大和电话一样,到时远隔千里,两个人就能联系了。”

“原来如此。”玉镜府君明白了。

他多数时候在石像中沉睡,被21世纪的潘垚捡回去后,才一点点的恢复意识。

那会儿,他被小姑娘摆在地上,一会儿是扮演爸爸,一会儿扮演妈妈,一会儿又是一道玩耍的小伙伴。

扮演最多的,就是骑公鸡的小伙伴。

漫长虚无时光的死寂,就是被这样的童言稚语,一点点的驱散,重见了清风和朗月。

小姑娘一点一点长大,上学,认识新的朋友,不变的都是那背包中的仙人跑兽石像。

她长大了,也没有搁下它。

就这样,不知不觉间,他荒芜的世界也变得热热闹闹了。

……

在那一场落水中,他用尽了全力护住她。

虽然不敌命运,两人还是一道来到了这过去的时光。

不过,幸运的是,这一世,她也和别人一样,有了属于自己的爸爸妈妈。

她再也不是那个在玩过家家的游戏时,冲着个泥偶石像,借着游戏将想念和委屈宣泄,喊一声爸爸妈妈的小姑娘了。

也不用再对着马路边,牵手走过的一家三口,驻足又贪婪的看上许久,最后只能捧着泥偶石像嘀咕。

失落又惆怅模样。

她的爸爸妈妈,他们是什么样子?

玉镜府君看着潘垚,眼里有自己都不知道的温和。

……

“手机真是个好东西。”

潘垚不知道玉镜府君想起了自己的前一世,提起了手机,她有了想念。

眺望远处的星空,星星在眨眼睛。

“真希望日子过得快一些。”才说出口,潘垚立马又反悔了,“不不不,还是慢一点吧。”

慢一点,她就能和她三金爸爸,还有爱红妈妈,他们一家三口在芭蕉村里,快快乐乐的生活了。

想起现在的日子,潘垚笑得眼眸弯起,眼里都是满足。

玉镜府君望着她的笑容,知道她的未言之意。

……

“凡人着实厉害。”同样见过未来的玉镜府君叹服。

“想当年,我冥思苦想,废寝忘食也才画出了个【梦中相会符】。”

【梦中相会符】只能让有情人在梦中相会,而手机却不一样,它可以让千千万万的人在手机上说话,相见,诉说心中的喜怒哀乐。

不得不承认,道法不如科技多矣,起码在达则兼济天下方面输了。

“恩,确实厉害。”潘垚点头附和。

突然,她停住了动作,猛地朝旁边的玉镜府君看去,眼睛瞪得圆溜溜的。

玉镜府君不解,“怎么了?”

潘垚:“府君画了【梦中相会符】?”

玉镜府君点头,他微微蹙眉,似是想起了年代久远前的一场鸡飞狗跳,兵荒马乱。

惨不忍睹,当真惨不忍睹。

玉镜府君心有余悸,瞧着潘垚在,他按捺住了自己要朝发间摸去的手,摇了摇头,不再说【梦中相会符】的事。

潘垚乐得打跌。

原来,符箓手札的主人是玉镜府君呀。

那被薄情书生和书生那泼辣娘子各薅了一撮发的管闲事书生!

“怎么了?”玉镜府君问。

潘垚摇头,眼里都是笑意。

她才不说呢,府君的手札还在她手中。

记载了一堆碎碎念的府君。

潘垚决定了,回去后,她一定要细细的看手札。

嗯,绝对不是八卦,她只是勤奋向学,想要认真又系统的学习画符罢了。

……

“盘盘,快醒醒,今儿是开学第一天,可不能迟到了。”

屋子外头,周爱红敲了三下门,见潘垚屋里没动静,心中不放心,喊了一声,道。

“妈妈进来了。”

这才推门而入。

才进门,就见潘垚躺在床铺上,肚子上盖着小象弹琴的红线毯,睡得很香,随着呼吸,胸口微微起伏。

“起床了,今儿要去学校了。”瞧着小姑娘,周爱红的声音都不自觉的放软。

“妈?”潘垚坐起来,瞧着周爱红还有点迷糊。

之前她还在云上等着看晨时的日头,被玉镜府君挥了挥袖,神魂就朝家中跌来了。

周爱红好笑,伸手揉了揉潘垚的脸蛋,亲昵道。

“我闺女睡迷糊了吧,快去洗脸刷牙吃饭,妈给你煮了粥,搁了昨天剩的鸡肉,香着呢。”

“一会儿叫你爸送你去学校,你记得带上饭盒,上课前得把饭盒给食堂的阿婶,让她帮忙炊上。”

“千万别忘了啊,忘了你中午就没饭吃了!”

怕潘垚忘记,周爱红还吓唬了一句。

潘垚连忙应道,“我保准一到学校就朝食堂奔去。”

周爱红满意。

芭蕉村小,这时候九年义务教育还没开始,乡下地方,并不是每家每户都重视读书,再加上老师也少,芭蕉村的小学前年便停了,孩子都并到镇上的中心校读书。

镇的名字叫六里镇,芭蕉村到镇上也差不多是六七里的距离。

今儿头一天上学,潘三金准备送孩子去学校,等过几天潘垚熟悉路了,也和小伙伴混熟了,再让她和其他小孩搭伴,一起走路上下学。

用过饭,潘垚背着新书包,书包是军绿色的,单间挎包,中间印一枚大大的红星。

这是现在顶顶流行的书包,代表一颗红心向着党,光荣着呢!

她手中还提着个网兜,里面兜着个饭盒,还有个搪瓷杯。

饭盒里装的是生米,搪瓷杯里装着卤蛋和炒茄子青瓜,都是周爱红提早做好的。

这就是潘垚今天的午饭和菜了。

潘垚走到潘三金跟前,潘三金正在整自行车上的柴火。

“爸,怎么还带柴火了?”

“这是你在食堂吃饭,咱们要交的柴火,也不麻烦,一个月交一次就成,要是不交这个,不然就得交票子了。”

芭蕉村靠山,后头是连绵的岷涯山脉,虽然有规定不让人私自砍伐,不过,就像人的运道有起有伏一样,这树也有枯有荣。

村子里缺柴火了,上山去捡一捡就有了。

柴火来的容易,钱票子不好赚,潘三金会计较又持家,自然是不怕麻烦的选择交柴火了。

“好嘞!咱们走喽。”

坐在前头的横杠上,瞅着路上结伴走路去上学的大孩子,潘垚再次垂头耷脑了。

小学鸡真是太不容易了。

……

镇子叫做六里镇,这小学自然叫做六里中心小学,潘垚到学校后,瞧到这学校的模样,读书的兴致就像那风中的小火苗。

风吹呀吹,它也跟着蔫耷,要是再来一个猛烈的,铁定一下就歇菜了。

虽然是镇上的中心校,不过,这学校也并不是太好,只见它是砖石木头混制的,屋顶也是瓦片遮盖,木头深褐色,有的地方还有些发黑,看过去老旧极了。

前几年提倡了,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学制从六年变成了五年,现如今又提倡六年制,不过,六里镇还是保持着五年的小学制度。

因此,一个年级两个班,学校里的教室也就十来间。

很快,小火苗就迎来了最猛烈的飓风,潘垚一颗向学的心饱受考验。

那就是学校的厕所。

看着那用水泥抹了墙壁,听说是去年刚刚斥巨资盖的厕所,还是簇新簇新的,潘垚像被雷击中了。

再新都没用啊,它就是个旱厕!

只见旁边一条长长的坑,小伙伴都不害羞,你在前头,我在后头,一道来嘘嘘。

挨得近了,那后头的小伙伴还能“眦溜”一下前头小伙伴的小屁屁呢。

旁边有三间豪华一点的,那是有隔间的坑,只是没有门。

小伙伴热情的告诉潘垚,这是老师专用的,小孩子别用,被发现了会被告老师,老师会批评的。

因为坑太大,小孩子太小,不小心会掉下去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