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下当半仙的日子(460)

作者:大世界 阅读记录

潘垚又说了几句讨巧的吉祥话。

季茹娘嗔了一眼,“小丫头嘴巴怪甜的嘞,走,和嫂子烙馍去,只喝水怎么能行。”

家里还有个成年男子,瞧着潘垚是个小姑娘,虽然年纪还小,可季茹娘也讲究,怕潘垚被吓着了,想了想,她就没有带着人去堂屋,直接领着潘垚去了厨房。

正好她也要烧火做饭,烧了灶,那儿也热乎。

季茹娘虽然才成婚两年,灶上的活是打小就做惯的,动作利索得不行,行云流水,自有一股韵致。

潘垚瞅着她拿着个吹火筒,约莫两尺长,和锄头柄差不多粗细的竹管子,中间门的竹节被打通,前头一个小洞。

吹火筒往灶里一搁,对准了明明暗暗的灰烬,腮帮子用力一吹,一瞬间门,死灰复燃火势起,只听灶里有噼里啪啦的声音响起。

那是火在烧枯细枝的声音。

季茹娘转头瞧去,就见小姑娘拖了个小杌凳在一旁,撑着腮帮子,瞧得正认真呢。

她笑了笑,拿着火钳子又捡了些好烧的,像是刨刀刨的木花子,叶子枯叶,瞅着火大了,这才搁了大块的木头进去。

“在家没做过烧火的活呀。”

“做过,经常给妈——我是说我娘,”潘垚抬头也冲季茹娘一笑,“我经常帮她烧火的,别的活不让干,天冷时候就让烧柴,说是这儿热呼,闻着木头烧起来的味道,心里也是暖呼呼的。”

“是热乎,闻着菜香也踏实。”季茹娘接了话,瞅着潘垚,眼底有着怜惜。

她自个儿就是个絮叨又热情的性子,刚刚这会儿,她已经和面前这小姑娘聊上了,知道人小姑娘叫潘垚,和家里的哥哥一道出门寻亲访友的时候,不慎走丢了,小姑娘孤身一人在外头,吃了不少的罪。

这下,还不知道怎么回故乡。

季茹娘宽慰,“不要紧,你都说了,记得村子名字叫芭蕉村,咱们好好问问,能寻到路的。”

潘垚弯眼笑了笑,“谢嫂子吉言了。”

季茹娘从灶膛的小杌凳起身,瞧了潘垚一眼,稀罕得不行,“阿妹长得真标志,嫂子还没见过这样漂亮的,来,你坐这儿烤着火,顺道给我添添柴,嫂子去煮饭做汤,一会儿咱们吃一顿热乎的。”

“有啥不高兴、难过的事呀,那也得吃饱了才有力气去操心,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对,嫂子这话朴实,说到我心坎里了。”

季茹娘舀水,“我家官人说得比我更好,那什么,他会说些车啊船啊,嗐,我也不懂,反正就是到了地儿,就有路走的意思。”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潘垚接了话?

“对对,就是这话,阿垚妹子你也是个有学问的。”季茹娘夸道。

“嫂子也厉害,烙的饼香着呢,我还没尝就知道好吃!”潘垚回捧。

“是嘛!”季茹娘乐和得合不拢嘴,瞧着潘垚是越瞧越喜欢。

官人有一句话怎么来说的,倾盖如故?好像是这个,说是有的人一眼就让人不合眼缘,有的人头一眼合眼缘,越相处,反而越是心厌。

这阿垚妹子是难得的,头一眼就合她眼缘,越聊还越亲近呢。

比官人还让她喜欢。

……哼,别以为她瞧不出来,他嫌她话多呢!

耳朵边是季茹娘快言快语却又不显得闹耳的声音,潘垚往灶里添了柴,瞧着火苗舔邸着铁锅底,一簇又一簇的,眼前这一幕,和以前在芭蕉村的灶房里是多么相似呀。

妈妈也是这样絮叨,爱和她说事,家里的,村子里的,她和老姐妹小姐妹的,就是村子里的阿婆阿公斗嘴了,她也能乐呵的捡回来说给自己听。

自己也给她讲学校里好玩的事。

还有饭桌上,爱吃肉的三金爸爸,爱喝酒的老仙儿……趁着季茹娘没注意,潘垚偷偷抹了抹泪。

不能哭,不能哭,这么大了哭鼻子丢脸!

潘垚将龙形灯里的蝴蝶抓出,拢在手心。

时移世易也不要紧,她既然来得,定然也回得去,到时,在这边的一场经历,说不得就和庄生梦蝶一样,就像是大梦一场。

醒来,她便还在灌湖村的老井下头。

爸爸妈妈在等她,老仙儿也在等她。

当务之急,得找到玉镜府君在何处,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三人还能顶个诸葛亮呢。

潘垚眼睛明亮,捏紧了手中的金豆子。

“嫂子,我想向你买只大公鸡,就鸡寮里的那一只。”

“啥?”季茹娘一脸发懵,她刚才提她家公鸡了?话头是怎么赶到这头来的?

……

第232章

“公鸡?”季茹娘瞧了潘垚一眼, 又低头瞧了瞧自己盛在汤碗之中的鸡蛋汤。

粗瓷的汤碗,鸡蛋打得有些散,汤汁多了一些, 不过, 里头搁了切成断的葱花,绿油油的飘在上头, 蛋花鲜嫩, 有暖呼呼的咸香味扑鼻而来。

倒也不寒酸。

“你想吃鸡肉了?”季茹娘有些犹豫地问道。

也不是不行, 她瞅了潘垚一眼,眼里有怜惜漫上,也不知道小姑娘赶了多远的路,又遭了多少罪, 耳朵尖都有些红红的。

远来都是客,又和她聊得这般投缘, 招待一碗鸡汤,也是应当的。

“公鸡性燥,不若捉一只母□□,温补。”季茹娘擦了擦手,准备去鸡寮抓一只母鸡。

正好有一只母鸡这些日子不爱下蛋, 天儿冷,养着这些牲畜不下蛋,还得喂粮食进去,算来算去,趁着还有些肉, 宰一只来吃吃。

再说了,官人也馋鸡肉了。

别以为她没瞧见他早上那垂头丧气的模样,读书都没精打采, 她眼睛利着,只是不吝得搭理罢了!

“不不,嫂子误会了。”潘垚有些羞赧,连忙将要去鸡寮里捉鸡的季茹娘拦住了。

“我不是馋鸡肉了,我就是想着带只公鸡上路,路上有个伴。”

“有个伴?”季茹娘惊讶。

这是哪儿来的话,她从没见过有人要买公鸡搭伴的!

季茹娘知道,城里的小姐是会养着一些猫儿狗儿当伴,比人还受宠,尤其是猫儿,不单单小姐爱养,那些太太老爷少爷的,也爱养。

猫儿还不叫做猫儿,得唤做狸奴,还得用聘!要她说,这些都是胡里花哨的花头,引着大家伙儿花钱罢了。

想当初,她家官人和别人学风雅,也想聘一只狸奴回来,还念了一句酸诗。

她直接撂了脸,要聘呀,成!得他自己出钱。一听到自己出钱,她那官人就不敢吭声了。

为啥,还不是囊中羞涩,面光光,口袋也光光,家里的钱她都把得牢牢的!

打小她便知道,钱是人的胆,没啥都不能没它!

“恩。”潘垚将手摊开,将一直捏在手心的金豆子递了过去,“我知道嫂子心善又好客,待我也大方,咱们今儿头一次见面,嫂子待我就像族里的大姐姐一样,我讨要公鸡,嫂子都没有介意。”

“这是我一点点的心意。”潘垚抓了季茹娘的手,将金豆子往她手心中放。

季茹娘瞧清楚这是啥后,惊得不行,连连摆手,就要将东西推拒回去。

“不不,就一只公鸡,哪里就值当这东西了?贵重了,太贵重了!”

她接连说了好几个贵重。

可不是贵重么,这可是一个金豆子,虽然只是黄豆大的一粒,可它瓷实啊,捏在手心里都有重量呢,能折好一些银子了,够买她好几只鸡!

要是这样一换,是她季茹娘占小姑娘便宜!

这可不成。

“不贵重,”潘垚笑着将季茹娘的手推了回去,瞅着她的眼睛,认真道,“这是我的心意,就像嫂子待我的心赤忱一样,我也觉得和嫂子投缘。”

“我们芭蕉村也是处小村子,我阿娘也有喂鸡养鸭,我知道,鸡鸭这些牲畜都得用粮食养大,一只就是一个口,为的是啥,就为了它们下蛋,家里添一些进项,轻易舍不得吃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