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36)

作者:风里话 阅读记录

“所以还望陛下做主。”

“裴中丞连退两桩亲,左右是心底有人。朕最多不帮旁人做主,将他留着,至于其他,且看你堂妹本事。”

区区郑氏,日暮西山的世家,焉能与骄阳东升的裴湛相提并论。

温孤仪拂袖回了紫英殿。

孤枕冷衾,他合眼却难眠,脑海中不时闪过卢七的影子。

那样像,那样真……

竟然,不是她!

*

晨曦初露,琥珀便按萧无忧昨夜要求,早早唤醒了她。

萧无忧睡意不算太浓,洗漱用膳,更衣理妆,一个多时辰过去,她自己感受着,倒也不是太有睡意。

心中稍安。

可见她体内累计的逍遥散毒素应该不多。

“姑娘,裴中丞不在骊山上,据说昨个送我们上山后。他同陛下请了假,道是他祖母有疾,需他回去照顾。”

萧无忧正想借裴湛的人手,让他去一趟“回春堂”开解药方子,琳琅这厢来话,一时只好搁下。

宫中医官不能用,一旦查出她身子有恙记录在案,抽丝剥茧的查下去,便极易发现原委,将卢氏扯进来。

骊山距长安两百里,她的人若是回去,贸然离山,亦是太过显眼。

思来想去,萧无忧决定去半山腰世家权贵的驻扎地,见卢文松。

原本来此,她只是为了解毒。

然越想越不对,无论是王蕴还是卢文松,这数个月里,都多次催促她侍寝。若是只以毒灭温孤仪。

本就是日积月累的毒,完全可以徐徐图之。

他们不该如此急促。

除非,他们还有后手。

这般匆忙——

昨日她才回来,便迫不及待让她沐浴。

明日是六月初十,骊山下苗的第一日,君臣同上围场。

……

萧无忧脑海中电光火石闪过,温孤仪登基三年不离宫,纵是怀疑她身份合该与她同去洛阳,却也忍着没去。

这回却大举行猎,这是引君入瓮!

世家埋了人手,温孤仪黄雀在后。

萧无忧豁然开朗,只催促车架快行。

作者有话说:

明天一月一号上夹子,零点就不更新了,放在23点,以后时间也稳定在23点更新。

感谢在2022-12-30 00:28:51~2022-12-31 00:30: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14193282 30瓶;18793427 5瓶;丁鲤2瓶;泅水的水鬼2、想穿书的兔子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4章 破局◇

◎亏得有你。◎

这日是六月初九,午后艳阳高照,正是酷暑难耐的时候。

裴湛正在兰台上值。

他掌兰台秘书,职责之中本该监察百官。前往洛阳近十日,他未处理公务,纵是公差之外,自有同僚处之。

但他一贯认真,只道家中已无事,且为接下来的事务处理便宜,便趁着这个空档将先前数日的公务重新翻阅了遍???。

原本侍疾祖母本就是他寻的一个借口。

血卫营提前半月埋伏在骊山,当是天子有意诱捕。

可是诱捕何人需要整个血卫营?

何况如今骊山之上尚有南衙军拨去的三个营!

“中丞大人,你要的资料卷宗都在此处了。”两个校书郎将文书送来。

裴湛颔首,翻出六部的几卷细看。

刑部,户部,工部,兵部,礼部……

突然,他似意识到什么,只往回翻去,寻出兵部抄录的文书阅过:调潼关、虎牢关并城防禁军三处人马,每处两千人,夏苗日,护驾骊山。

如此,三处共计六千兵甲。加上南衙军三个营,正好一万军队驻扎在骊山上。

此一万是明面上的数,是人都能看明白。

但是还有不为人知的五百血卫营,这是一支战力可顶万人的伏兵。

如此算,骊山上便有两万兵甲。

裴湛扣着案桌,且不论城防处,便是潼关、虎牢关本就有守兵过万。如果骊山需要两万人,大可直接从这两处关卡各自多调个三四千人,如此数量的出调,并不会妨碍守关,而留着血卫营做寻常监视之用岂不更好!

如此让血卫营全部撤出,放弃对世家的监视,并不似陛下的作风。

除非——

裴湛原本扣桌案的手缓缓停下。

除非,陛下诱导对付的就是世家。

世家之中,以卢氏为主。

卢氏往上倒,便是萧家子孙。

可是三年前开新朝时清算乃是最好的时机,何必等上三年,养虎为患呢?

再者,退一步讲,若是世家先起的念头,陛下将计就计,放出假的兵力之数迷惑世家,此间又是如何发现的端倪?将计就计又是就何人之手,何人之口?

裴湛自然知晓,为今之计若他猜想正确,首先便该通知卢氏一族暂停计划,以免入陛下伏击,徒增伤亡。

可是同样的,但凡猜想成立,世家定是筹备许久,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除非有过硬的证据说服他们,否则难以将他们拉回头。

裴湛合上卷宗,阖眼灌了口凉茶,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只双手握拳抵额,将近日朝堂种种来回过滤,企图找出关键点。

陛下将计就计,就之何人?

卢氏插进来的人——

裴湛猛地睁开双眼,卢七姑娘,永安长公主。

也不对,过于明显的目标。

关键的是,陛下不在宫外论政,兵甲数不可能外传,如此只有能接近帝王理政的地方……

接近帝王处。

帝王的日常起居。

谈政论政。

裴湛终于想到一个人,奉水间奉茶的小夏子。

在他头一次提出调内三关兵甲上骊山时,他中途过来奉茶。

后来还有一回,他向天子汇报长公主事宜,小夏子在奉水间煎茶不专,被师傅责罚,陛下特地问了他名字。

侍奉君上,原该打起十二分精神。会不专,乃是心思用在旁处,譬如偷听。

有了这个目标,裴湛即刻起身去了趟敬事房。

因天子在骊山,常用的内侍监皆随驾而行,敬事房中剩得四位轮值的副总管,上值日的心思总没有平日那般上进。

今日上值得是黄总管,乍见到裴湛,不由心下一慌,赶紧迎上。

毕竟此乃天子近臣,监察百官时,亦掌天子私事。谁知道,哪日他在天子面前提起一嘴,亦是他们吃不消的。

“裴大人,今个怎有雅兴,来我们敬事房?”黄总管奉来一盏好茶。

裴湛接过,冲他笑了笑,“今个黄总管上值?”

“对,今个是奴才。”

裴湛颔首,饮了口茶,“你们前回未报六局、私下换值的事可还没了清,眼下陛下不在京中,亦是端正着些。”

“自然!自然!”黄总管顺手捧来当值的卷宗奉给裴湛,“中丞大可查看,如今都是提前三日排人手,临近一日不得换值。”边说边往后翻去,翻完一轮又往前翻回。

裴湛捧着茶,将卷宗推过去,“莫给本官看,本官才从兰台理了资料来,眼前还未散那密密麻麻的字。”

“本官不过顺道而已,且来寻万总管,上回吃他一回雪松茶,着实不错。问个出处,本官也去购些!”

“不巧了,万总管随驾去了骊山。”黄总管回道。

“他新收一徒弟,叫小夏子来着,在吗,给本官问问他。原听闻都是他去购的。”裴湛不疾不徐地用茶。

“小夏子如今出息了,随万总管一同伴驾。”

“后生可畏!”裴湛不可置信道,“如此,同万总管一样的上值日了。”

“可不是!”黄总管说着,又翻起那本当值卷宗,“中丞看看,这一月来,尽是在御前露脸……”

裴湛饮完最后一口茶,搁下,“罢了,本官也就赶巧不敢早,左右也去骊山,不差这一两日。”

“您忙吧!”裴湛将空盏推过去,拂了拂袖子,转身离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