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暴君绑定后我每天都想发疯(78)

作者:岑羽 阅读记录

江贵海在一旁默默站了会儿,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准备去端碗汤上来。

步履匆匆,又一封折子送了进来。萧荧睁开眼睛,眸光流转,“又怎么了?”

那人道:“是周大帅送来的,他说梁大人下落不明,派出去好几波人都没找到人。赤水河畔有大批无家可归的流民聚集在一起,全都染了疫病。已经死了太多了,梁大人恐怕、恐怕……”

萧荧背上顿时出了一层冷汗,心狂跳着。

第六十章

宫道上人影绰绰,太监在前引着路。贵女结伴出了宫,上了马车打道回府。

玉玲珑走在最后,手中的汤婆子已经变冷了。

宫女提着灯,看了一眼前方的大门,“玉大小姐,奴婢就送您到这了。”

“有劳了。”玉玲珑从她手里接过琉璃灯盏。

宫中到了下钥的时辰,在她走后门重重地关上了。

玉玲珑回了相府,发现门口的街边停着数辆马车。她走到门房旁问里头的人,“今夜谁来了?”

门房缩着脖子,哈着白气道:“是曹家的人。老爷说等小姐回来了就去跟曹家公子见上一见。”

玉玲珑一听,当即拧起了秀眉,将手里的帕子绞得紧紧的。

她父亲近两年与曹家的人走得近,有意将她许给曹家大公子。先不说她曾经被指给晋王,就是那曹家公子是个什么东西。

恶贯满盈还好色的酒囊饭袋,废物点心一个也就罢了,还押妓玩亵。

玉府只有她一个女儿家,像跟玉府攀上关系的比比皆是。都说来向她求亲的人踏破了门槛,实际上不过是因为她是丞相府的大小姐而已。这些人里有哪个是真心喜欢她这个人的?

玉玲珑在还未及笄之前,一直被关在府中,从未见过高墙外的皇城。她在那座华美狭小的绣楼里,学着女工,学着怎么做好一个当家主母。将一身骄纵的心气脾性,磨的只剩下低眉顺眼的顺从。

她不需要会识字,也不需要博古通今懂圣人的大道理。她只需要在家族、父兄需要她的时候站出来。老老实实当做一件精美物件赠送给别人来换取他们想要的。

端茶倒水,洗衣叠被,以夫为天。在高墙深院中麻木愚昧,争风吃醋。

玉玲珑幼时听到过最多的话就是,谁谁谁真是教女有方,她的闺女样貌多水灵,德才兼备,与哪家的公子多登对。

而那位夫人则会露出沾沾自喜的笑容,好像夸赞的是她。而她则会反过来贬低自己的女儿,仿佛是高攀了谁一样。

他们利用女人来交换自己想要的,却不给女人应有的尊重。

玉玲珑厌恶了这一切,厌恶了这虚伪做作的嘴脸,和什么狗屁的贤良淑德。

她并未去前厅见曹家公子,也没去侍奉在她母亲身边。回房间收拾了几件干练的衣服,在柜子里翻了几本医书和一些用得到的药粉,一股脑全塞进了行囊。去马棚牵了马,一声招呼都不打的就走了。

她要去西北,去看看那苍茫大漠戈壁的雪景。想去看看萧芷跟她说过的塞外草原。

当年她被指给晋王的时候得以入宫给萧凝当伴读,听了一脑子的圣贤书。又研究了药理,虽算不上精,但也略知一二。

西北闹了疫症,太医院的人手远远不够,多一个人便多一份力。

她不会骑马,艰难的爬上了马背还没走出两步便摔了下来。拍了拍衣裳上的泥又上了马。

一次、两次、无数次。她终于可以策马奔腾了,被寒冷的夜风吹着,这一刻好像终于嗅到了自由的气息。

**

西北本来是在同北凉的人打仗的,但全部染了疫症,现在都缩在帐篷里休息。

这次的病情来势汹汹,刚出现苗头便倒了一大片。

营地里急匆匆地进出着人,熬药的苦味四处弥漫着,蒙着口鼻的士兵抬着一具具尸体去焚烧。

营帐前架起了一排排的柴火,太医正焦急的煎着药。

周慎蹲在土坡上观察敌情,眼前起了一片白雾什么都看不清楚。他忍不住骂道:“娘的,这群北蛮子又吃错什么药了,这个时候来犯。想死也不用这么急吧。”

打了这么多年仗,就没见过上赶着来染病送死的。他们不是脑子坏了是什么?

孙副将道:“说不准是他们传染给咱们的。”

这么一说倒让周慎想起来了。

他“呸!”了一声,怒道:“这群孙子前几日是不是往咱们营里扔尸体来着?”

“我还当是故意挑衅呢!原来是不安好心。那些尸体肯定都是染病死的!”

这种打仗方式太损阴德,回望历史也没几个用的。谁要是用这种方式取得胜利,他日定会被后世唾骂。

周慎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泥土,突见正有匹马正往这过来,马背上还有道纤瘦“老孙,你看看那是谁啊?”

孙副将眯起了眼睛望过去,摇摇了头:“不认得。许是上京又派过来的吧。”

玉玲珑的斗篷被风吹得冰凉,攥着缰绳的手冻得通红僵硬。她风尘仆仆两日未进水米,此时有些虚弱无力。

她翻身下马,拿着行囊往大营走去。在半道上碰见了周慎和孙副将。

二人心里纳闷,上京怎么派了个小娘过来。姑娘家的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这军中还都是些大老爷们,实在是不方便。况且疫症严重,一不小心就会被染上,届时再丢了命。

周慎迎了上去,心里便想着让她回去。然而还不等他开口,玉玲珑便朝二人福了福身,开口问起了正事。

“二位将军,现在状况如何?”

说到这个,周慎刚刚还轻松的脸顿时变得凝重,摇头叹了口气。

玉玲珑看了一眼那些药坛子,将行囊递给了士兵。挽着袖子去跟着宫里来的太医一起煎药忙活着。

营帐里熏着艾草,地上的毯子上躺着一排排的人,个个烧昏了过去。

朝廷又拨了银子和冬衣,营地外的草药也都是从各地运过来的。将染病的人和健康的人隔开来。

军医又拿汗巾擦了擦汗,营帐里让人连气儿都喘不过来气。玉玲珑跟着太医翻着太医院里的那些记载医书,对着前来掌灯的士兵道:“将帘子打开通通风,总这么闷着也不好。”

士兵忙放下灯盏去掀开了帘子。

凉风从外头钻进,总算能让人喘上来气了。

他们忙得脚不沾地,晚饭都没来得及吃。

玉玲珑拨了拨灯芯,眨了眼干涩的眼睛,“闻太医,这病来得蹊跷。我翻了过往记载,都并未出现这种状况。”

闻太医摸了摸花白的胡子,望着漆黑的夜叹了口气,“先别声张,西北军医乱不得啊……”

“可如此下去也不是办法。”玉玲珑拿了本医书坐在桌旁翻开:“赤水那边还有一大批染病的流民,若他们在流窜到别的地方,后果不堪设想。”

闻太医一听更愁肠百结了,担心回去没办法交差,自己也折在这了。

营帐里四下咳声激烈,像是要把肺咳出来。

夜更深了,蜡烛快要烧到了尽头。忙活着的人昏昏欲睡,医书翻了好些,在桌上堆起一摞。眼睛花得连字都快看不清楚了。

玉玲珑走出去捧了把凉水洗脸,驱走了困意。她又重新回到桌前继续翻着,随手扯了本旧糟糟的书。目光突然一张泛黄的一页上的一行字吸引。

“闻太医!”她捧着书走过去,“你看,这上面写的是什么?”

闻太医忙低头看着,片刻后喜道:“有救了!有救了!”

数十年前,东洲也曾出现过这种疫症。这上头详细记载了起因和发病时症状,以及如何用药。

闻太医坐到桌前,铺纸蘸墨写了几张药方子,让人赶紧下去煎。不一会就端上来一碗浓黑散发着苦涩气味的药汁。

以防万一,就只先给一个人喂了下去。

等天逐渐变亮的时候,那个士兵就已经退了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