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公是重生的[六零](12)

作者:砚台山上 阅读记录

她大概不知道这时候的自己有多吸引男人的目光。

因为她皮肤白,眉眼清澈,睡一会儿起来脸颊红扑扑的,更加显得白里透红,一双漂亮的眸子带着尚未睡醒的水光。

梁远洲目不转睛望着她。

姜湘伸手:“烧饼。”

他回过神,把热气腾腾的夹肉烧饼递过去。

姜湘接到手里,没急着开吃,为自己少得可怜的钱袋子肉痛,提前问他:“火车上这玩意儿很贵吧,多少钱?”

“不贵,五毛钱一个烧饼。”

“这么便宜?”姜湘瞪圆眼睛,国营饭店里一个夹肉的烧饼至少七毛钱,还得额外要粮票呢。

梁远洲给她看自己买烧饼用的火车餐票。

是一张两寸大小的粉票子,分两格,上面写着早午餐专用票,早餐两个字没盖红戳,午餐两字却明晃晃盖了两个红戳。

姜湘似乎有些看明白了,“这是两个人的早午餐票,火车上专用的票?买一份早饭盖一个戳,买一份午饭也盖一个戳?”

“对,按人头限量的,盖了戳就不能再用了。”

“那早饭还空着呢,没盖戳,你别浪费啊。”她着急道。

“知道,明早给你买煮鸡蛋和稀饭。”他温声说。

“……”倒也不必如此周到。

姜湘在心里飞快算了一笔账,火车上一个烧饼五毛钱,还要这个餐票,那就把餐票也折成钱——外边的国营饭店一个夹肉烧饼通常七毛钱,还要额外的粮票。

对比之下,这个火车餐票就很值钱了。她干脆把手里这块烧饼折算成一块钱还差不多。

想想就有些舍不得吃……

姜湘悲伤地瘪了瘪嘴,看着手里香喷喷勾着她的烧饼,忍着肉痛跟梁远洲说:“明天下了火车,我把这些饭钱一块给你,车上不好翻钱袋子。”

说到钱袋子,她刻意压低了声音。

梁远洲摇头说不要她的钱。

姜湘一听,当即把烧饼塞回去,趴平了继续睡觉,“那你别给我,我不吃了,睡觉!”她就算再穷,几块的吃饭零花钱狠狠心还是拿得出来的。

要知道,她在长川市还埋着半罐银元没兑换呢。

她不至于落魄到要靠一个初次见面的男人给饭吃。

梁远洲愣了下,推她胳膊,“湘湘。”

姜湘闷声:“别喊我,不吃了。”

“我收钱。”

“。”

早答应不就行了?

姜湘再度飞快地爬起来,夺过他手里的烧饼,香喷喷地一口一口吃了起来,出乎意料全是瘦肉,竟然没有一丝她最厌恶的肥肉。

肉质酥软,汤汁浓郁,咬一口满齿生香。

“唔。”真香。

第9章

姜湘的灵魂都快香飞起来了。

算算时间,她已经有好几个月没吃烧肉饼了,在贫穷偏僻的红河湾生产大队,上哪里给她买肉夹馍?

不过,正因为很久没吃夹肉烧饼,如今吃起来才觉得格外好吃!

姜湘一边吃,一边估摸着手里的烧饼重量,沉甸甸的,不得不说火车上提供的烧饼分量确实足,肉多,饼也厚,比外边的国营饭店实在多了。

见她吃得香,梁远洲笑笑,也吃起了自己的烧饼。

姜湘斜眼悄悄瞅,见他的烧饼里面肥瘦相间,肥肉瘦肉各占一半,再看看自己的饼,统统是她最喜欢的精瘦肉。

她有些纳闷,一开口,红河湾当地的口音都冒出来了:“咋回事?你的饼肥瘦相间,我的饼就是全瘦肉?”

梁远洲头也不抬,随口说:“你不是不爱吃肥肉吗?一口都不吃,嫌肥肉腻得慌。我买的时候专门让人重新弄了一个,就挑了纯瘦肉,给你剁碎了夹到饼里面,省得你挑嘴。”

“?”

“你怎么知道我不爱吃肥肉呢?”姜湘表情迷惑,发出灵魂一问。

“…………”

令人尴尬的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

梁远洲半晌都说不出一个字。他懊恼地闭了闭眼,抬起头,目光对上她充满疑惑且怀疑的一双眼眸,“你、你们女孩子不都不喜欢肥肉吗?”

“你当别人都是我,大家都爱吃肥肉!”姜湘语气斩钉截铁,摆明了不相信他的借口。

众所周知,平日里吃饭油水少,只有过年那阵才能多吃几口肉,荤腥少,自然人人都喜欢吃肥肉。

城里的副食店,猪肉摊子一开张,一大早就开始排起了长长一串队伍。

排在前头的阿婆点名要白花花的肥肉,排在中间的只能退而求其次挑五花肉,排在后头的悔恨自己抢不到肥肉和五花肉!

肥肉可以熬猪油,一板肥肉可以熬满满一罐猪油,凝固了的猪油放在高高的橱柜上方,每次炒菜刮擦一丝丝猪油进锅,炒出来的菜就能尝到一丝丝油香肉香。

在这样物资贫瘠的背景下,当然人人都爱吃肥肉了,味道多香啊。

所以姜湘这么一个与众不同厌恶肥肉的异类,就格外的显眼包了。

梁远洲一口咬定了他认识的女孩子都不爱吃肥肉。

姜湘将信将疑,斜眼瞅他。

梁远洲没敢和她对视,生怕自己压抑不住浓烈的情绪让她发现异常,他眼睫低垂,继续吃起了自己的烧饼。

不一会儿,姜湘也低下了头啃烧饼。

但两人之间始终是沉默的。

吃完了烧饼,姜湘拿自己随身携带的手巾,也就是手帕,擦擦嘴擦擦手,最后再把手帕折成小小一叠,下次再用。

等下了火车回到家,再勤快地把手帕拿出来洗一洗,晾干了还能用!

要问她为什么不用纸巾擦嘴?说起来都心酸。

这年头的纸巾,那不叫抽纸,也不叫卷纸!那是裁成一刀一刀的一沓纸,量词是刀,不是盒,也不是个。

我们通常说一盒抽纸,一卷纸。

但五六十年代的说法,是一刀纸……

一刀纸通常有不同的厚度,层层叠叠摞一沓,大小呢基本上就是两个巴掌大,但这尺寸和厚度都不固定,全国各地各有差异,端看当地的造纸厂造什么样规格的草纸。

有粗糙到刮擦皮肤的黄色草纸,很便宜,通常一角钱一大捆,也就是一大刀。

也有软和一些的柔软纸巾,颜色偏白,观感上看起来好一些,那价钱就贵,两角钱一刀。

但无论是什么纸,日常生活用起来消耗得快,也就意味着需要一直花钱买。

贵就一个字,无需多说。

具体怎么描述呢,比如上厕所擦屁股的纸…………红河湾生产大队的集体厕所,都在厕所土墙上挖了七七八八个小孔,塞许多玉米秸秆或者高粱秸秆,那就是社员们上厕所擦屁股的“纸”。

遇上不讲究邋遢的小孩,直接在地上捡两块土坷垃,随便擦一擦完事。

天知道姜湘两年前下乡,第一次去到红河湾大队集体公厕时受到的惊吓和震惊。

她含着泪颤巍巍从集体厕所出来,进城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买草纸,月月都要买,坚决不能忘了买。

上厕所记得带纸,是她最后的倔强。

那么城里人擦屁股就能舍得用草纸了吗?

是有的,讲究一点的人家也会和姜湘一般,月月买一大刀草纸,用完了再买。

有些城里人比如机关干部,甚至会用空香烟盒或者办公用的废纸orz

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家,用的是旧报纸。

不得不说这年头旧报纸的用处真多,能糊墙糊窗户,能引火烧柴烧煤球,甚至能擦屁股……

姜湘无比庆幸自己不至于落魄到用不起草纸,她以前跟着姑姑姜慧生活,姜慧爱干净,以前是富家千金,落魄了过起了穷日子也舍得买草纸,不至于让全家人拿旧报纸擦——不行,不能再想下去!

多说无用,那毕竟都是从前的光景了。

自打姜湘下了乡,除了肯倔强地给自己买草纸,平日里出门在外擦嘴擦手,她为省钱,退而求其次开始用起了手帕orz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