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古代搞刑侦(116)

作者:历青染 阅读记录

“现在最难的问题就是市价根本不可能做到下调,调不下去,我们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大家一个都跑不脱。”

“要不我们把商贩召集起来商量一下,在王爷没有离开南州这段时间内,按照王爷所说的物价做调整,等王爷走之后,再涨回来,应付过去,这样我们也能交差,商贩损失也不算太大。”

“我看王爷短时间内是不会走的,一两个月的时间,还有可能将物价降低,时间一长,保不齐要出什么问题。”

“就当是做做样子,应付王爷,他们亏损的部分,由我们补齐,这样明面上他们调低了物价,暗地里也没有亏损。”

“你的意思是我们来承担这部分损失,可我们这些年受贿的钱加起来,也撑不住多久,那么多商贩,个个都补吗?”

“那倒也不是,和我们有联系的商贩我们帮忙补,和我们没有联系的小商贩,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去吧,这些年他们本身也就是吃了物价的红利,正好也能清理掉那些小商贩,让我们的人能够更好地掌控市场。”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最终议论出了这么个方案。

钱由他们来补,这个时候就别想着舍不得钱了,再把钱看得比命都重,迟早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庭渊道:“古往今来不都是如此,女子要比男子优秀很多,才能够获得和男子相同的机会。”

庭渊的母亲就是如此,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也只是做到了法院院长,而她同期的那些男人都比她职位高。

明明她是同期里最优秀的。

庭渊时常会替母亲感到不平。

有人的地方就有阶级,没有绝对的公平。

努力不一定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庭渊与伯景郁说:“你也才跟我说过,你可以选择不自由,但你不能失去自由选择的权利,那么盛鸢也该是如此,她可以选择不成为君王,但你不能剥夺她选择的权利。”

“你不能因为她是女孩,就觉得她吃不了这个苦,想要让她过得轻松一些,不要去替她做决定,等她再长大一些,她可以自己做决定,决定自己是否要成为储君,决定自己未来的方向。”

“你刚在中州砍了这么多的官员,朝廷也因颜槐序的事情抓出一堆官员,西州又被你砍了这么多的官员,胜国的官员现在很短缺,即便是这一届的科举扩招,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填不上现在的空缺,如今的胜国正值百废待兴,何不等情况稳定之后再考虑拥立储君的事情,也让盛鸢有一定的时间可以成长。”

胜国的未来如果能够按照这个趋势保持下去,百姓何愁没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若在那个时候,盛鸢真的成了女君,女子的地位自然会随着盛鸢接任女君而升高。

庭渊心中期待着这样的一天,同时也觉得盛鸢应该有选择的权利,来选择她是否要成为女君。

伯景郁细想觉得庭渊说得也有些道理,去写下一封回信,让惊风送出去。

盛鸢的未来该由她自己做主。

若她选择成为女君,那么称王之路的荆棘与坎坷都该由她自己面对。

若她不想成为女君,只想做一个快乐的小公主,届时再做打算也来得及。

叛军的刺杀从未停止,霜风和伯景郁一起将西州官场整顿好后,时间也进入了四月。

整装好队伍,朝着陈余部落开拔巡狩。

陈余部一直在西南海岸,拥有八百多万人口,自打西州叛乱之后,他们这个部落和部落之下的子民一直选择避世不出,归属朝廷管理,从不参与叛军谋逆,也不与梅花会搅合在一起。

追杀各大部落,这些人往陈余逃寻求庇佑,陈余部落的人并未出手帮助,也正因他们的袖手旁观,朝廷处理起这些叛军时才没有阻力。

又一次刺杀后,杏儿问伯景郁和庭渊:“王爷,公子,叛军这么锲而不舍地刺杀,却从不正面出击,到底是为了什么?”

“当初他们放任我们收拾梅花会,完全没有从中施以援手,若他们当时稍微出手,不说保住梅花会全部的人,至少能够保存住一部分核心的势力,可是为什么他们当时毫无行动?”

庭渊和伯景郁互看了一眼。

伯景郁解释道:“叛军手上却是有兵力,甚至他们的兵力不弱,但他们始终不敢发动战事,和我正面硬杠,因为他们手里的兵力是一次性的,和我们对战,他们没有后备战力和资源,一次打完就没有第二次了。”

“原来如此。”杏儿这才解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庭渊说道:“没有增补,一开始他们能赢,后续必输无疑,那个时候朝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西州平乱,彻底收复叛军所占领的南部,他们不敢动,所以只能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

杏儿又问:“可若王爷真的死在了西州,朝廷一样是要派人来西州平乱,替王爷报仇的呀。”

伯景郁解释:“一旦我死了,朝廷自然是要为我平乱,但这对君上对朝廷也是很大的重创,胜国的安宁没了,君上要想镇住朝臣,得花更大的力气,虽是一步险棋,却也蕴藏生机,比直接和朝廷开战被歼灭相比要划算。”

“这计谋可真狠。”

杏儿这下明白了种种原因。

叛军比谁都清楚,他们没有与朝廷一战的能力,这几十万的军队是他们的堡垒,也是他们手里唯一能用的一张牌,一旦使用不慎,则满盘皆输。

面对被伯景郁全面瓦解的梅花会势力和重整的西州吏治,叛军无疑是被砍断了左膀右臂。

接下来还有更严峻的问题等着他们,那就是粮食。

从前有河豚网络,有梅花会,有西州的官员和他们勾连,彼此形成利益链,不断地输送利益。

如今这些都不复存在,很快他们就该出现粮食危机,到那时,他们就要面临抉择,或战或降。

五月中旬,在经历了无数次刺杀后,他们终于抵达了陈余部落所在的南部区域。

这里也被称为西州的西南府。

府衙在望洋。

从安明到望洋,两千五百里的路程。

伯景郁始终是以齐天王的身份和庭渊一起在王驾里,一路敲敲打打沿途通报巡查。

抵达望洋前就派了先遣队通知他们。

望洋的官员早早地就等在城外十里处迎接。

此处的百姓和北部的百姓样貌略微有些区别,他们所穿的服饰也与北部的服饰有所不同。

也变相地帮助大商贩集中了资源,等到伯景郁离开南州之后,整个南州,小商贩元气大伤,属于他们的生意就会完全被大商贩吞并。

况且他们的损失有人兜底,那就根本算不得损失,何乐而不为呢?

大家都觉得这个想法比较靠谱。

“那就明日一早,给商会的人发通知,把他们聚集起来,尽快将物价调整好。”

“好,明日我来安排。”

夜深宵禁后,有人偷偷地从钱庄后门溜出去,去了衙门后门。

衙门附近有一条巷子很深,没什么光亮。

那人隐匿在巷子里。

不多时,衙门后门一个人溜出来,进了巷子。

两人在巷子里待了一小会儿,从巷子出来各自散去。

侍卫一路追随,确认了对方的身份,是知州知事。

这个职位就是帮知州打杂,处理文书的一个职位,也可以算得上是知州的心腹。

不多时,衙门后院很多小院子的灯都亮了。

紧接着就能看到有人提着灯笼,或者手捧烛台出门。

一群人聚在一起,像是在商议什么。

距离有些远,听不太清,但也不难猜出,是和今日庭渊他们闹出的动静有关。

“他们怎么会找到闲云钱庄去的?会不会是杨章在官驿里招供了。”

“我觉得应该不会,他们只是带走了账目,说明目前闲云钱庄还没有暴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