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古代搞刑侦(145)

作者:历青染 阅读记录

听说他近两年没睡过一个好觉,这难得有了困意,是好事,庭渊也希望它能够回去睡上一个好觉。

曹禺起身,“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下官先行告退,若是大人有任何疑虑,可随时派人将我叫醒。”

“好,你快回去休息吧。”

送走了曹禺,庭渊拿毯子给杏儿和平安盖上,让他们两人接着睡。

伯景郁打开门,去外头又多端了几盏烛火进来,“屋里光线太暗了,伤眼睛。”

庭渊嗯了一声,与伯景郁说:“你也休息一会儿吧,看了这么久。”

伯景郁摇头:“我不累,倒是你得休息一会了,这么看下去,你身体吃不消,如今距离天亮还有两三个时辰,你睡一两个时辰,晚些时间我叫你。”

庭渊回到书案旁坐下,“不了,时间对我们来说太宝贵了,还有两箱卷宗没有看完,不能懈怠,若是因为今夜懈怠,导致下一名死者遇害,我会良心难安。”

伯景郁走到庭渊身后,帮他按着肩膀,“若是我能够为你分担一半的压力就好了,你也不至于这么累。”

庭渊闭目靠在伯景郁的身上,享受着片刻的安宁,“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还不够好,我还做不到帮你破案。”伯景郁十分心疼地看着庭渊,庭渊的眼里红血丝布满,满脸写着疲惫。

伯景郁帮庭渊疏松筋骨,让他可以稍作放松。

伯景郁:“我会努力学,争取以后不让你这么累。”

他这么说,庭渊很欣慰,朝他勾了勾手。

伯景郁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低下头。

庭渊猛然亲上伯景郁。

一番缠绵后,笑意直达眼底。

伯景郁感觉自己又有劲了。

庭渊摸上伯景郁的脸,轻轻地拍了两下,“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不必给自己那么大压力,你不是神仙,不用什么都会。”

伯景郁:“你也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你也不是神仙,慢慢来。”

庭渊每介入一个案子,就像吃了什么能够让他兴奋的药物一样,整个人都异常地兴奋。

等到案子结束,他就瞬间泄了气,得要很久才能补回身体。

这个案子比他们以往遇到的任何一个案子都要麻烦,受害者太多,没有凶手的线索。

庭渊甚至能从这个案子里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污蔑。

想到闻人政惨死的模样,还有他那已经瘦得脱相的躯体,押解上京一路遭受的非人待遇,庭渊感到气愤。

他与伯景郁说:“若真是奸污案,最重要的便是奸污事实,若是不存在实质性的证据,逻辑闭环能够推导出奸污事实也能定罪,可这个案子要证据没证据,要逻辑没逻辑,全凭一张嘴,也没有人去求证过所有证据的真实性,是不是太过于离谱了。”

第72章 斗米误差

第58章

伯景郁自然也能想明白这些,他问巧娘:“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吗?”

巧娘举起手发誓:“我巧娘立誓,若我所说一句虚言,便要我生生世世不得好死。”

敢发如此毒的誓言,伯景郁信她。

庭渊:“既然你说闻人兄是被人冤枉的,你有替他去讨一个公道吗?”

胜国规定,家中没有田地的百姓做工不交税。

但码头这些地方都被各大帮派垄断,想要在码头做工,就得拜码头,不然不能做工,拜码头就得给头目交税。

头目的权力非常大,说不让干就不让干。

这种情况想要根治,只能从上到下根治,将码头控制在官府的手里,这样才能保证更多人的利益。

如今西州的码头全都控制在各大部落家族手里,官府对这些人点头哈腰,也是烂得不能再烂了。

吃完宵夜回客栈,呼延南音觉得两人应该搞完了,距离他出门吃宵夜已经过去一个时辰了。

可他一进屋就听到隔壁的传来的声音,实话说是有些无语,同时有些担心庭渊的身体,四处漏风的身体能不能禁得住伯景郁这么折腾。

没过多久,以庭渊求饶终止。

庭渊松了口气,呼延南音也跟着松了口气——终于可以安心睡觉了!

呼延南音发誓,以后绝对不住他们两个旁边,谁爱住谁住,他是住不了一点。

隔日呼延南音醒得比平日晚不少。

伯景郁和庭渊起得也晚。这二百多名官兵,被虐待折磨的时候都没有哭,默默咬牙坚持,却在朝廷官员朝他们弯腰鞠躬致歉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

霜风这一路见到伯景郁所作所为,真正地体恤百姓,将百姓捧在手心,放在心里,他知道,今日若是伯景郁在此,伯景郁也会这么做。

齐天王是胜国仅次于君上最尊贵的人,是胜国的储君。

这样高贵的一个人,不仅在今日替他们当家做主讨回了公道,甚至还会朝他们弯腰行礼道歉,这种场面,即便是喝大了做梦都不敢梦到,如今却真实地发生在了他们的眼前。

这下他们是真的信了,齐天王是真的爱民如子。

心中更是坚定地追随齐天王。

霜风对身边的人小声说了句什么。

那人悄然离去,不多时归来,抬了一个大箱子回来,将茶桌上面的茶水撤走后,摊开账簿,开始做登记。

霜风对着这些兵士说:“现在你们自觉地排好队,做好登记何时参军,可以先领取一部分银两供你们回家的路费,也能为家里添置一些东西,这部分银两是本王私人补给你们的,不计入赔款之中,最迟一个月内,将会处理好相关事宜,算好每个人的补偿款,发放给你们。”

官兵们纷纷感动得落泪,他们被困在营里,大家都太久没有见到自己的家人,其实他们已经不奢望能够拿到赔偿款,只求能够平安地见到自己的家人,不威胁到自己的家人。

他们没有姜海那群人那么有勇气,敢逃出军营,他们有家人,有软肋。

而今齐天王给足了他们勇气,甚至连路费和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生存本钱都给他们准备好了,怎能让他们不感动,怎能让他们不死心塌地地信任齐天王。

不出三日,城中就已经是尽人皆知。

庭渊和伯景郁沿街散步。但也没有说完全取消补贴,南州的工作岗位毕竟是有限的,对于那些实在是无法找到工作的高龄老人,或者是其他贫困群体,则由衙门统一进行登记,再备份上交。

巡查队来南州巡查,会随机挑选地点人物条件进行实地考察访问,若发现有对不上或者是不相符的,则会对发放粮食以及一切过手的衙门官员进行追责。

如此一来,就能确保这些粮食没有落入坏人手里。

庭渊问伯景郁:“可若如此,所有的百姓都不肯务工,混吃混喝,你打算如何避免?”

伯景郁道:“对于那种青壮劳动力,明显有足够的精力和体力,却没有干更多的事情的青壮劳动力,则会有人进行追踪核查,看他们是否真的是因为市场因素等找不到合适或者是自己心仪的工作,若是故意不想好好找工作,只想着能够混吃混喝,这种人将严惩并施以惩罚。”

庭渊听完之后对此不太能够赞同,“你这想得过于理想化了,对于这种青壮年,将能够给予的补贴限定在六个月,六个月说多不算多,说少也不算少,另外由衙门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管理无业人员,帮助他们找一份不错的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

类似于现在的人力资源部。

庭渊继续说:“商会缺人手,到衙门进行报备,将条件写清楚,青壮年也可以写清楚自己过往从业经历,供商户商贩等人挑选,由衙门负责监督管理,正好合适,此外一个地区的青壮年要想领取补贴,得在相应的时间内没有任何务工记录。”

伯景郁听完庭渊的想法,说道:“那就依照你的想法来做,你这样的想法更好更保险,如此朝廷不会多出养蛀虫的钱,也能增强市场的活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