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古代搞刑侦(184)

作者:历青染 阅读记录

“当时他震惊不是因为你说你这么干是为了向他报恩,而是因为你自作聪明,可你的话已经说出了口,覆水难收,他没有办法只能顺着你的即兴发挥帮你补窟窿,你们四人之间的循环就完成了。”

听着庭渊的一通分析,众人都觉得头疼不已。

这是什么变态,能对别人的话逐句分析,还能捋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

伯景郁倒是没有想得这么深,他只是想到了第一层,江城垚拙劣的谎言,熹月这么干也另有目的。

可他没想到,江城垚和熹月之间还有这么一层深层次的关系。

周少桓问:“大人,我不太明白,他们之间什么样的循环?”

“从目前所有的证据来看,顺推是熹映对周少衍怀恨在心,利用周晓鸥帮她打掩护,再利用熹月为她做不在场证明,接着利用江城垚提醒周少衍没戴玉佩促使他返回婚房取玉佩。”

周少桓点头:“不错,情况的确是这样。”

“这里面的逻辑问题我之前已经盘过了,有周晓鸥这样的一个人在,何须找江城垚去推进周少衍返回婚房。”

在这个计划里面,江城垚是多出来的那个人。

“对哦——”江城非坐到一旁的石头上,“四哥哥这盘棋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庭渊看向江城垚:“因为他本就是计划外的人,自己乱入的。”

江城非问江城垚:“四哥哥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呀?”

“因为浪——”庭渊给出他这个答案。

庭渊轻轻摇了摇头。

不好,此时他一点都不好。

伯景郁与庭渊解释道:“我杀他是因为他该死。”

“你都还未查清他的罪行……”

庭渊不知道应该说点什么,刘全确实不是个好人,也确实对偷盗公田一事知情,他仍旧做不到平和地接受伯景郁随意杀人。

第94章 粮票贿赂

第80章

惊风将事情的利害关系给刘家老爷子讲透彻后,给他留了时间思考。

清醒的人都知道该怎么选。

偷粮这事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背后牵扯的官员很多,刘家即便心中动摇,也需要时间。

赤风完全没想到惊风思考的方式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从前的惊风遇到这样的事情和他的处理方式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伯景郁处理完刘家庄的事情后,带着庭渊一行人马不停蹄地赶往春熙城。

伯景郁望着他。

庭渊道:“在当下那个情况,舆论让李青云人人喊打,父母双亡,自己背负骂名,李家的酒坊没了,面临巨额赔偿,自己还背着杀人犯的嫌疑,祖传的配方被商会以平息众怒惠民的名义公开……他能够苟活至今,已经是不容易了。”

在那种极端的舆论环境下,人很难保证自己的思路清晰。

伯景郁一想觉得也是,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是自己,自己也未必能够绝地反击,上衙门去告商会。

庭渊道:“人在面临被污蔑的时候,下意识地就是想要自证,不想被世人误解,极少有人能够保持理智。”

庭渊自己也面临过这样的情况,被人网爆过,那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保持理智。

伯景郁:“看了这个卷宗,现在我觉得李青云胜诉的可能性非常大。”

庭渊嗯了一声,依旧对此不乐观:“胜诉归胜诉,可对他造成的损失,无法弥补。他家的配方全城的人都知道,这些人的记忆不可能被抹除,他家的酒坊也不可能还原,被气死的父亲不能活过来,撞死在商会门外的母亲也不可能回来,当所有人都成为加害者时,受害者在他们的眼里便不是受害者,这三年里的冷嘲热讽和欺凌,也无法弥补。”

伤害就是伤害。伯景郁:“生气也改变不了什么,我已经接受了胜国的官员并不似我想象中那么美好。”

“与大坝坍塌有直接关系的官员都被你扣押在了牢里,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庭渊问。

伯景郁领着庭渊往地牢的方向走,边走边说:“想办法撬开他们的嘴,实在不行,咱们就只能,故伎重施。”

“故伎重施?”

伯景郁点头:“当初在南州查军营贪污案时,对付杨章用的那一招。”

当初利用杨章离间他与辰阳的官员,让杨章与辰阳的官员生了嫌隙,逼迫官员狗急跳墙,而他们出城前往镇南军的军营,以此来迷惑官员,让官员放松警惕,转移资产,他们则在暗中窥伺,人赃并获。

庭渊勾唇一笑,“倒也不是不行。”

伯景郁牵起庭渊的手:“你是我的主心骨,不管多难的案子,只要你在,我就知道,最终我们肯定能查清一切。”

庭渊看着伯景郁,今年他二十三岁,初见那年,伯景郁只有十八岁,这些年一点点地历练下来,早已是一个成熟稳重的男人,而不再是那个愣头青的小王爷。

伯景郁的成长,离不开他的陪伴,他的成长,也离不开伯景郁的陪伴。

庭渊回握住伯景郁的手,“我们一起查清所有的一切,还吉州百姓一个公道,也还东州吏治一个清明。”

东州绝非铁板一块,只要突破一个人的心理防线,就能够顺藤摸瓜,查清所有的真相。

庭渊和伯景郁都有这个信心。梅花会的那些人并不急着直接将他们拿下,但西州的官员,此时最重要的就是先将他们肃清。

霜风不仅是雷声大,雨点也大。

依着这些官员提供的名单直接抓人,扣押所有的财物,再按照官员所供出的存钱的地方,直接将这些钱庄的人一并控制,钱庄里头的钱也全都控制起来。

仅仅是一天的时间,安明城内,已经有多家商铺关门或者是封禁。

安明城内的百姓不知发生了什么,都猜测是和城内的一些大家族有关。

惊风将自己外出打探到的消息禀报给了伯景郁。

“霜风是不是动作太大了一些,这样下去,安明城内人人自危,舆论对我们可不算有利。”

庭渊对此有些担忧。

先是抓了呼延謦家族,安明城又是只进不出,城中的商铺也开始关门或者是被抓,要不了几日,城中的商铺就该关完了,到时候必然要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有些商铺的掌柜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见别人关了,也会跟着关门,酒楼,粮油,还有一些日常贩卖东西的小铺子若是都关了,不仅城中的百姓会在短时间内失去经济来源,还会失去购买生活物资的渠道。

伯景郁道:“是我考虑不周,没和霜风说过这方面的事情。”

庭渊道:“现在你在中州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整体是偏好的,可再这么大张旗鼓地抓人,封锁店铺下去,你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就会变差,得让霜风尽快出告示,稳定民心。”

“我这就安排许院判去告知霜风。”

抓人归抓人,但不能影响老百姓的正常生活,民心非常重要。

这样下去激发民愤,就会起反效果。

霜风的想法自然是没有错的,只是没有顾虑老百姓的感受。

齐天王带领巡狩的队伍一进安明,就开始大肆地抓人,还不给缘由,这在普通的老百姓眼里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指不定哪天被抓的就是自己。

许院判得了伯景郁的令,立刻赶往官驿面见霜风。

霜风彼时正在和州衙的官员面谈。

这些官员从昨天夜里开始就一直在官驿外面等着,想从霜风这里打探消息。

人也抓了,详细的信息也知道了一部分,手里握着官员的举报信,霜风也就有了底气,将自己昨晚做的事情,以及今日获取的消息,一一和州衙的官员摊开。

“对此,我想问问诸位大人,你们可有什么话要说?”

一众官员面面相觑。

“在你们的眼皮子底下,出了这样的事情,和叛军勾结,谋财害命,这就是你们治理的西州,粮食每年几亿石地往你们西州运送,回族被劫,从来就没有抓到过一次叛军,那些叛军是神仙吗?会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