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古代搞刑侦(223)

作者:历青染 阅读记录

此时正是春天的尾巴,桃花已经完全凋零了。

暴雨中,孩童撕心裂肺的哭喊隔着层层雨幕传来,沈乘舟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手还维持着伸出的动作,似乎想要捞住谁的衣角。

庆历六年五月廿九,昆仑曾经年纪最小的小师弟,一个人孤身辗转飘零三百年,最后掩埋于昆仑山最遥远最穷凶恶极的边界。

他生于此,还于此。没有鲜花,没有糖果,没有祝福。

这个世界留给十九岁的庭渊最后的礼物,是他从河岸上一跃而下,落进忘川时“咚”的入水声。

可……怎么算不上一句“入土还乡”呢?

山高路远,他终究还是回家了。

“我真的刚来。”庭院说得很真诚。

伯景郁知道他说的是假话,也不想拆穿他,“吓到你了吗?”

庭渊点头,“吓到了,以后可不能这么吓人了。”

伯景郁爽快答应:“好,再也不吓你了,你以后也不能再骗我。”

庭渊盯着他那一双深邃又深情的眼睛,利落点头:“好。”

第110章 坦诚相见

第96章

霜风六人闻声赶来。

看到伯景郁醒了,几人都松了一口气。

惊风上前问道:“殿下,您有哪里不舒服吗?”

伯景郁轻轻摇头,“没有。”

惊风:“我让太医过来为您检查一下。”

祝茫觉得自己一定是被雷声震聋了,才会产生幻听。

大师兄在说什么?

庭渊的灵剑上挂着和他一模一样的玉佩?

他目光缓慢地下移,迟缓滞涩地眨了眨眼,忽然想要笑出声来。

“不可能。”他笑着说,“怎么可能一样,大师兄,你是不是看错了?”

沈乘舟站在他面前,可他就是不往沈乘舟,或者灵剑的方向看。明明他也有眼睛,但他却下意识地躲开,只顾着让沈乘舟再看一眼,自己却好像在逃避什么。

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滴重重地砸在他的伞面上,让他有些撑不住似的,握着伞骨的手臂微微摇晃颤抖。

沈乘舟不打算多言,他摘下那枚玉佩,放到祝茫面前,祝茫视野中猝不及防地闯入一枚血色的玉佩,仿佛被那缎红刺痛般闭上了眼,呼吸颤抖,胸膛剧烈起伏,脸色惨白得像鬼。

沈乘舟没有多说:“细节上应该有些许不同,但……确实一样。你们在同一家店铺买的?”

怎么可能是同一家店铺?祝茫差点张口反驳,为了仿制玉佩,他找了几乎快上百家玉料店,没有一个店主说他们那里有这样剔透的血玉,更别说是要像几尾游鱼附在白玉上,这种玉必定是独一无二,或者至少是出在同一块玉料上。

“不对……不对……”祝茫突然想到什么,惨白的面部整个活了过来,他猛地抓住沈乘舟的肩,指甲生生地扣进了他的皮肉中,“你不记得以前的事情了,对不对?”

沈乘舟不是很喜欢听别人提起他失忆的事情,但是祝茫此时神情不太正常,因此他只是微微蹙了蹙眉,点了点头。

“那就对了,那就对了。”祝茫松了口气,放开几乎要把沈乘舟抓出血的手,来来回回地不断走动。这枚玉佩出自同一块玉料上,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枚玉佩是昆仑人人共有的,是昆仑的信物?

又或者,沈乘舟失忆后不记得曾经有这样一枚玉佩,是庭渊从他这里……偷过来的?

他眼中燃起火焰,豁然开朗,像是个不小心陷入迷宫的旅人终于冲破了迷障,又像是陷入层层蛛网后又竭力挣脱成功,那颗躁动不安的心终于又安安稳稳地落回去。

对,肯定是庭渊偷过来的。他不可能有这枚玉佩,祝茫以己度人,觉得合理至极。庭渊喜欢沈乘舟,因此要把他的物品贴身携带,于是刚好趁沈乘舟不记得自己有这么一个东西时下手。

这人真真是下流卑鄙,居然觊觎别人的宝物。

他松口气,好险,他差一点就要被庭渊骗了。

庭渊和沈乘舟不一样,沈乘舟干干净净,做事磊落光明,与心机深沉,坏事做尽的庭渊截然相反。

庭渊一看就是毒药,怎么可能会是他的解药呢?

他是要一心一意对沈乘舟好,一心一意爱他的,庭渊死了都不安生,居然还要扰乱他的心智。

远处惊雷四起,头顶黑云漫山,空气粘稠而湿闷,他平复好自己心情,整个人神清气爽起来,撑着伞的手也不抖了。

他扭头对着沈乘舟,灿然一笑,“没事,大师兄,应该只是凑巧,雨太大了,我们走……”

他最后一句话被吞没在惊雷中。

一道巨大的银蛇劈开了天幕,洪水从天而降,不远处依稀能听见忘川河咆哮着,仿佛有什么人在残忍地将它斩首,咆哮中充满了求饶般的委屈。

血红色的河水不断翻涌着,在岸上拍打出雪白的浪花,昆仑上,所有弟子看向那巨大的银蛇,目瞪口呆,被那夺目的光芒刺得闭上了眼睛,脑袋同时像是被重重地挨了一拳,好似那惊雷落在了他们身上。

祝茫猛地抬头,刚刚怡然自若的表情瞬间崩塌,他下意识地扑过去,在沈乘舟震惊的目光中,把他手中生了锈,宛如废铜烂铁的灵剑抢过来,紧紧地抱在怀中,那枚冰凉的玉佩被他五指并拢死死地扣住,好似这是他比生命还要重要的宝物。

接着,一道雷光淹没了他们。

等他们再睁开眼睛时,眼前是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的空间里,一片寂静无声,无无穷无尽的黑暗如潮水把他们紧紧包裹。

“这是哪里?”

有昆仑弟子愕然不已,“我们刚刚不是还在昆仑上吗?”

“这是哪里的秘境吗?放我们出去!”

“喂!有人吗?”

他们不断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奔跑,却惊悚地发现这里的黑暗简直没有尽头,仿佛延绵千里,恐惧在他们心底发酵,直到终于发现了沈乘舟和祝茫。

二人并肩站立,沈乘舟负手而立,蹙着眉头抬眼望向这片空间,眉头的朱砂痣在黑暗中红得发亮。而旁边的青衣青年手上不知为何正抱着一把剑,手指紧紧地扣住剑柄上半红半绿的玉佩上,平时总是温柔似春风柳絮的脸上有狰狞之色一闪而过。

“掌门!请问这是哪里……”

他们有了主心骨,瞬间像一群小鸡崽发现妈妈一样快速地把祝茫和沈乘舟包围起来。沈乘舟默然不语,抬头望着深不见底的黑色天穹半晌,说:“这是浮生若梦。”

“浮生若梦?”

“一种上古的秘境。”祝茫抱着剑站起来,他喘了口气,低着头,神色不明地看着怀里的玉佩,把自己心头那乱如麻的思绪整顿好。

他只是在护着沈乘舟的玉佩罢了。他回想起自己刚刚下意识的举动,为自己编造出了一个合适的理由与动机,心下一定,脸上又浮现温柔的笑靥,戴回他那总是杨柳碧波春水天的面具,为迷茫的昆仑弟子解释道: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是由梦境编织而成的秘境,但没什么危害性,大家不用担心。”

“梦境编织的秘境?那也就是说,这个秘境是境主的梦?”弟子呆呆地询问,“好厉害啊,境主修为是什么水平,一个梦就能形成秘境?”

“这和修为水平无关。”沈乘舟淡淡地开口,“而是和灵识强度有关。”

“灵识?”

“也就是一个人的灵魂强度,或者说是他的记忆厚度。”沈乘舟说:“因此,一般能形成浮生若梦的都是极为长寿之人,甚至到达冥灵之年。”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但若是活到这个年纪,基本也都是数一数二的大能。

“秘境中一般会有境主的过往与他最为珍贵的东……”沈乘舟话还没说完,就有一个弟子意外地叫了一声,“这里有一罐玻璃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