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古代搞刑侦(618)

作者:历青染 阅读记录

赤风道:“殿下,巳邑部卷土重来,只怕又要起灾祸了。”

伯景郁第一反应也是这个,巳邑部这么多年从未真正臣服过,无论男女老少都打心眼里仇视帝王家。

在女君没有统一各州之前,巳邑部是西州南部的首领,在西州拥有绝对的话语权,随着女君的铁骑踏遍西州后,巳邑部当时的大首领选择臣服于女君,可他们骨子里并未真正地屈服,女君去世后他们便一直蠢蠢欲动,想要将西州独立出去,不断地挑起战火。

若是别的部落,伯景郁并不担忧,可这人出身巳邑部,又当着他们的面自杀,伯景郁不得不多想,这人潜进西府是什么目的。

庭渊觉得奇怪,“若他是偷摸潜进西府的,不应该夹紧尾巴做人,怎么还敢强/奸女子?”

这若是被人发现了,身份必然要暴露,行为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惊风猜测:“或许是见色起意,这条巷子僻静,没什么人经过,一时起了歹心。”

庭渊觉得不排除这个可能,这条巷子也确实是很僻静,几乎没有什么灯笼。

若非伯景郁的听力好,根本听不见这里面有什么动静。

伯景郁道:“想办法让这女子醒来问问情况。”

惊风摇晃女子,“醒醒,醒醒。”

草垛子旁边正好有一口井,惊风用桶打了一桶水,原想着直接倒在这女子脸上,转念一想这一桶水对女子来说太多,倒掉了一大半,朝着女子的脸泼过去。

下一瞬女子便手忙脚乱地胡乱挥舞,“别碰我,别碰我,救命啊——”

伯景郁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转身离开。

庭渊透过窗户看到他离开的背影,心里有些堵得慌。

他很清楚一切都是意外,可对于伯景郁来说,成了过不去的门槛。

庭渊不知道让伯景郁如何放下对这件事的执念。

伯景郁喝了许院判为他准备的安神汤,应急用的,里头加大了药量,多了一味迷药。

这一夜他睡得倒是不错。

庭渊则早早地与哥舒一起出城逛街。

两人沿着西城最繁华的街区步行散步,哥舒琎尧想要看看当地的百姓生活状态如何。

他这一生去过的地方并不多,从京城到北州故乡,又从故乡返京,一直在京城打转,再从京城到居安县。

哥舒琎尧道:“很难想象这座城池会住着一千万人口。中州近十年人口高速增长,免税三年,胜国新增人口一亿六千万,想要养活一个孩子并不难,如今西府的粮食收成想要养活几个孩子轻而易举,未来十年只要保持如今的情况,每年至少中州会有五千万的新增人口出生,中州地方大,田地多,朝廷也是非常鼓励生育,但如今的行政架构,已经很难支撑起人口庞大的国家,需要改革需要革新。”

正所谓饱暖思淫欲。

当百姓的手里有足够的粮食,有足够的农田,没有自然灾害,国内一切祥和稳定,自然人口就会高速增长。

毕竟知识和权利还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底层的百姓只管买田种地。

农耕社会的特性就是如此,农业发展好了,就需要更多的人口推进农业更进一步发展。

当环境适宜人类生存发展时,繁衍就会成为本能。

因此胜国的人口会在短短三十年时间内从两亿发展到接近八亿,或许这半年时间内,已经突破八亿了。

这里信息闭塞,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还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串联起来,属于一个平面维度。

许多人一辈子能够认识的也就是自己周边的人,对于胜国有多大,对于人口有多少,他们并不清楚。

乍一听八亿人口很多,可这八亿人口分布在整个不曾大面积分裂的大陆上。

即便是人口非常密集的西府,或者这个人口有一千万的城池,庭渊也没有感受自己在大都市时的那种拥挤感。

永安城一共有四个外城区加内城,结构并不是四四方方回字形的,他们所在的内城其实在西偏南的地方,大面积城区在东偏北的方向。

庭渊道:“人口增长,自然会促进发展。”

哥舒琎尧道:“人口越多,管理的难度越大,得要尽快将事情都摆平,等到人口更多的时候,再想动其他的,就难了。”

此时推行清君侧非常有必要。

庭渊:“增长越快,阻力越大,确实要抓紧时间,那你想好了回京之后,怎么处理这些官员了吗?”

“当然是依法处理,让所有的官员都看着,让他们看到我们清理朝政的决心。”

转累了,就找个茶楼坐一坐,听听百姓们日常都谈论什么话题。

庭渊觉得一切好像回到了在居安城的日子,哥舒琎尧非常愿意去听百姓的声音。

伯景郁醒来后没看到哥舒和庭渊,去了牢狱审问刘家。

想从他们口中弄清楚,被官员吞掉的粮食,到底都弄到了哪里去。

刘家现在是彻底地破罐子破摔,从钦差大臣身上看到了惩治官员的决心,也知道上头的人跑不掉。

虽然刘家老爷子依旧没有开口,但管家是把自己能知道的全都说了出来,提出的要求是放过自己的妻儿。

这个要求对于伯景郁来说可以达到,只要提供的信息真实有效,都可以从宽处理。

不仅是对待刘家,对待中州的一些次要官员,都是本着这样的态度。

正因如此,他们的调查进度要快很多,大部分官员不想死,都选择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按照庭渊的话来说就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对于一些能够起到领头作用的,做重点攻克。

再就是分出主犯和从犯,主犯可以通过供述犯罪事实争取对家人的宽大处理,不至于祸及家人,而从犯手里没有人命只有贪污受贿的,认罪态度良好,一律采取从轻处理。

也算是给那些被迫参与进来的官员一个机会,确实朝廷的调任制度存在弊端,责任朝廷也得承担一半。

黄兴义道:“衙门查案,让你们家老爷出来接见。”

门房认出这是县丞,立刻说道:“稍等片刻,我这就去通报。”

说完他们打开,让众人入院子,自己则是去禀报周员外。

很快整个周家都亮堂起来了。

周员外在仆人提着灯笼引路下,来到前厅:“不知县丞大人深夜前来,是要查什么案子?”

衙门查案,很少有三更半夜查的,若是这个点查,必然是很急切的案子。

可他们周家最近也没有惹事,也没出什么事情。

第321章 如同噩梦

第29章

即便是有,也是两个多月前发生的事情了,且那件事已经尘埃落定,不至于再被翻出。

一时间让周员外有些摸不着头脑。

黄兴义是崇安城的县丞,一城主官,发生在他所管辖的辖区内的大小案件,皆由他来处理。

他道:“周员外,我们今日上门,是为了两个多月前你这府上一名叫文狩的仆从撞死一事。”

伯景郁并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若是真让许院判把话说完,伯景郁的身份就得暴露,如此行事惊风也是无奈。

惊风觉得坐在死人边上终归是不吉利,同伯景郁说道:“公子,你莫要坐在死人旁边。”

伯景郁比较爱干净,惊风都不知道他是怎么能淡定地坐下去的,完全波澜不惊。

伯景郁:“无妨。”两人退出去,收拾东西各自离开。

伯景郁对惊风说:“你去看看呼延南音准备好了没有,准备好了我们就出发了。”

庭渊起身下床。

伯景郁看向他,“你干嘛?”

“我跟你一起去。”

伯景郁:“我们去就行了,你现在状况不好,许院判说了,你要好好休息。”

庭渊:“不是什么大事,许院判不是说了,正常行动是没有问题的,这案子我从头到尾,你不让我亲眼去看看,会影响我的判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