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古代搞刑侦(710)

作者:历青染 阅读记录

管家看了一眼老爷子,朝老爷子磕了一个头,“您不愿意说,我来说,反正遭报应的是我,老爷子您也不用担心。”

刘老爷制止他:“不准说。”

惊风怒瞪刘老爷子,“闭嘴。”

接着一手刀砍过去,给刘家老爷子砍晕了。

赤风看到这一幕,心说:这才对嘛,这才是我认识的那个惊风。

惊风看向管家刘锡:“只是晕了,你说。”

刘锡松了口气,随后重重地叹了口气,“老爷子,对不住了。”

惊风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这人要是再不说,他可就真的忍不了了,被吊足了胃口。

“是颜太师——颜槐序。”

“谁?”惊风噌地一下从地上站了起来。

“你说谁?”庭渊于此加以引导:“比如她们戴了相同的首饰,涂了颜色接近的口脂,或者是穿着花色相似的衣服,又或者是他们的头发样式相似,鞋子样式相似一类。”

“又或者说两人有什么明显特征,比如眉间有痣,或者是其他地方有痣。”

曹禺摇头,“您说的这些我全都查过了,我甚至连两人平日用的香都派人去查过,完全不相同,我能非常肯定两人之间并没有任何相似的地方。”

“凶手剜掉死者的眼珠,我以为死者的眼睛会是突破口,特地找人画了两位死者的样貌,林姑娘是双眼皮,大杏眼。而于娘子则是单眼皮,丹凤眼。林姑娘是尖脸棱角分明,母亲有北州血统,鼻梁高挺。而于娘子脸盘圆润富态,是典型的原生中州样貌,鼻梁中等高度,两人之间的样貌根本没有任何的相似性。”

他能够说出这些细节,庭渊相信他的确全都查过了。

庭渊依照他的调查得出结论:“凶手选择的作案目标是随机的。”

曹禺点了点头,“是的,两起案件,城中更是人心惶惶,而且两市相隔不远,附近的居民都不敢落单,便是如此我还是没有盲目地认为凶手作案的目标是随机的,为了震慑凶手,我亲自带着城中的巡防营和城防营以及衙门所有的衙役,组成多班多队在城南分散巡逻,所到之处敲锣示警,不少居民也自发组织起来参与到其中。”

来之前他们也听说了,即便是县丞带人巡防,凶手依旧作案了。

庭渊:“凶手第三次作案是什么情况?”

县丞现在想起这个案件,仍旧是一脸痛苦。

欲要说话,突然猛烈地咳嗽了起来。

庭渊将自己这碗还没喝的茶水递了过去,“说了这么多话了,大人不急,可先缓上一缓。”

“多谢大人。”曹禺接过庭渊递来的茶水,喝了好几口,感觉好些了,这才继续。

“第三起案件距离第二起案件过去仅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当时的巡逻重点是在青花坊和御音坊,我想凶手敢在羊肠小道且附近不排除有人路过的地方作案,一定是对附近的情况非常熟悉,这不是寻常人能够做到的,凶手一定是居住在这两处附近。”庭渊明白了他的选择。

伯景郁摸上他的肚子,问:“饿不饿?”

庭渊轻点了一下头。

伯景郁顺势在他肚子揉了两把。

庭渊一整个缩起来,肚子发痒得厉害:“你干嘛!”

伯景郁只是轻轻一笑,在他脸上亲了一口:“走吧,我们去吃饭。”

还在等开饭时,惊风送来了一封信件。

“殿下,君上派人送来的。”

伯景郁伸手接过,拆开查看信中的内容,转手把信递给了庭渊。

庭渊边看,眼睛睁得也是越来越大。

等庭渊看完,伯景郁问他:“你怎么看?”

庭渊将信还给伯景郁:“这么大的事情,你问我?”

伯景郁点头,看他这个反应与他说:“你是我的王妃,也是我们皇家的人,这种事情你当然有发言的权利。”

庭渊:“我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我觉得男女都一样。我很支持啊,但我支持归支持,我又没这个权利。”

这封信是君上写给伯景郁的,当初君上和伯景郁的父亲联手设计,以封妃君谕的名义把颜渺送到中州和伯景郁团年时,君后就有身孕,不知男女,让伯景郁帮忙取名字。

伯景郁想了两个,若是女孩就叫盛鸢,若是男孩就叫盛昱。

君后生下的是个小公主,君上用了伯景郁取的名字——盛鸢。

而今这封信上表述的意思是君上想立盛鸢做储君。

胜国经历七代君主,不是没有公主出生,从王位到了伯景郁先祖二代君王的手上,此后王位默认的就是传男不传女,五王乱朝时最有能力的是名姝公主,因为她是女子,当时因为三代君王打压女子,她没有继承王位的资格,心灰意冷出家为尼。

站在庭渊的角度,他觉得男女都一样,盛鸢当然可以成为女君,女子不一定比男子差。

但他的角度并不重要,他又不是神,说让谁做胜国的君王,胜国未来的君王就是谁。

伯景郁道:“你支持?”

庭渊点头:“对啊,我支持。”

伯景郁没有立刻表明自己的想法。

“为君之路不容易,我才与你说过,这条路对于男子来说都走得极为不易,又何况是女子,要面对的质疑和压力,会是男子成倍数地增长。”

这些西州人已经在西府扎根,根本无法将他们与这片土地彻底分割开。

东西是谁的并不重要,谁在使用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计谋未免过于歹毒了一些。”

可这话又说回来,当年也是朝廷给了这些居民身份,希望他们能够主动民化走出来。

梅花会这一手看似是阴谋,实则是阳谋。

而朝廷这边,看似是阳谋,实则是阴谋。

两方博弈,才有了今日这样的结局。

贺兰璃道:“我们贺兰家也是那时借机入的西府,一样借机入西府的人,不在少数。”

庭渊想到了呼延南音的工会。

光是呼延南音的工会一年就有千万年轻男人从西州来西府务工,从某种程度来说,也在推进这种种族迁移的速度。

西府本就有大量的西州人,再流入大量的西州人,两相牵扯,永远在提醒着生活在西府的西州人莫忘故土。

庭渊能想到的,伯景郁也想到了。

庭渊问:“那如今是何种形势?”

贺兰璃道:“新生一代的孩子对于故土的认同远不及对朝廷的认同,说到底这些不过是掌权者的想法,底层的百姓只是想把日子过好,是西州人,还是西府人,又有什么区别,不都是胜国的人?”

“若此事发生在一百五六十年前,那时候女君刚刚统一这片大陆,根基不稳,百姓对朝廷和己身认可不高,他们这样的想法是可行的。可经历一百多年的更迭,几代人的洗礼和民化不断地推行,底层百姓对胜国的君主认可度很高,也就造就了如今的和平。”

她这么一说,庭渊和伯景郁都明白了。

梅花会的计划并没有成功。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女君去世后,伯家虽然成了这世界的唯一掌权者,可几代君王也是兢兢业业,以天下以万民为主,不断地努力让百姓们都过上了比之前更好的日子。

都说乱世出英雄,盛世产庸吏。

生在和平的年代,又怎会想要轻易地打破和平重起战乱。

这与伯景郁他们所推行的政策和理念的方向目标是相同的,他们的坚持和他们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庭渊从心里是替伯景郁他们感到高兴的。

伯景郁问:“那你可知道梅花会是一个怎样的组织?”

贺兰璃摇头,“关于西州的梅花会我并不是太了解,很多内容也是通过我父亲和联络人之间的谈话猜出来的。我父亲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实相当于一个联络员,将信息通过河豚网络传递出去。”

根据陆生年所说,沈塬早就怀疑中州有内鬼在透露消息给西州叛军,但一直没有成功将这个内鬼抓出来,而运粮的队伍十次中有九次都被抢,几乎毫无落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