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回国建厂(10)

作者:木头山 阅读记录

“你现在工作有了,房子也有了,可以考虑找个对象了,不行我就让你王大娘帮你物色个小伙子。”

“妈,你说什么呢,我还小,再说,大姐都还没对象呢。”

何母撇撇嘴:“不小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大姐都出生了,你姐那个死妮子,回去我就给她找媒婆相亲去。”

收拾完宿舍,看着略显空档的房间,何多多暗想,之后可以多回几趟家,把家里她的东西都带过来,等发工资了,可以买几本书,放假的时候,坐在书桌前看书,是多美的一件事啊。

食堂这会儿吵吵闹闹的,到处都是呼朋唤友的人,打完饭,坐在一起吃饭,何母也见到几个相熟的人,招呼他们一起吃饭。

“你们住在哪啊?认认门,大家彼此之间也好有个照应。”

“多多就住在四栋201,你们在哪?”

“十三栋305。”

“九栋108。”

几人报下房门号,开始说厂子的事。

“听说咱们厂长是从漂亮国来的,可年轻了,还特别有钱,来的时候,院子里停的那辆车看到了吗,就是厂长的,高级轿车。”

“我听我亲戚说,他们在的厂子,都有内部价,不知道咱们厂子的自行车有没有内部价,要是能买辆自行车,那以后回家不就方便了。”

说到自行车,大家都是一阵激动,家里买辆自行车在这个时候也是很重要的事。

“我怎么听说咱们厂子做的是儿童自行车啊?”

“不能吧,谁家会花一百多买辆儿童自行车啊。”

吃过饭,厂子的喇叭通知让闲杂人等离厂,工厂的工人要进入培训阶段了。

培训是同市安排的,都是老师傅们看过说明书之后,自己摸索出来使用方法和技巧,再来培训这些学徒。

而这些老师傅们在看过流水线设备之后,就不走了。

孙星当然知道为什么,张书记跟他谈过,让他帮忙照应一下,这些老师傅都是同市的宝贝,不仅技术精湛,能力和知识更是行业前列。

张书记愿意让这些老师傅们过来,抱着的就是偷师的打算。

等老师傅们把这些设备研究透彻了,他们也能弄自己的自行车流水线。

张书记什么打算,李麦芒不在乎,甚至要是知道他们想要研究设备,还更欢迎呢,她现在就知道,这些老师傅真是宝贝。

很多设备她也不会用,毕竟上辈子她就是个办公室的文员,没进过厂子,有这些老师傅帮忙,工厂才能正常运转。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目前双方都非常满意。

老师傅们对于带徒弟,那都有一手,毕竟他们这个年纪,带过的徒弟不知道有多少,给这些人培训,那就是大材小用。

“就这机器,就是榆木疙瘩,傻子,那都能干明白活。”

流水线上很多的工作都是机械重复的简单工作,因为复杂的环节机器都做了,也就最后整车安装有些难度。

“这机器越复杂,需要人做的也就越简单……”培训结束后,老师傅抽着烟,看着这些机器。

“将来这工厂就不需要咱们这些人喽。”

他们都是把技术练到精湛,神乎其技的人,在自动化不发达的这个年代,他们可以凭借着自己灵巧的双手,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哪能不需要,最顶级的,永远是人脑,最顶尖的,永远是人手创造出来的。”李麦芒路过,听到老师傅的话,驻足。

“就比如说这些机器吧,那不也需要人来创造设计,机器本身是没办法创造的。”别说现在,就算是后世,技术工人,永远都是稀缺工种。

真正精密的仪器都需要这些顶级技术工人来手工制造,因为机器容易陷入自我矛盾中,机器没有办法制造出比自己更精密的仪器,因为它自身的精密程度决定了它的上限。

但是人就不一样了,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练习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上限,而华国也正是靠着这些人,一步步追上其他的大国,并且超越他们。

她的这番话让老师傅顿时笑起来:“老了老了,就容易钻牛角尖,还是你们年轻人想的明白。”

培训的时间很短,甚至不到一个星期,所有的员工就已经培训完毕,而工厂的厂服也送过来了,工厂正式开始生产童车。

童车的设计图是自带的,在机器送过来的时候,李麦芒早就拿到了设计图纸。

作为试水,李麦芒选择了一款最常见的童车,二十尺寸车轮,可以从小学骑到中学,双辅助轮,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学会骑车。

可调节座椅和把手,更贴合每个孩子的身高,前后双刹,车身承重三百斤,两个孩子乘坐也没问题。

彩虹配色,再加上黑白两色,一共九种颜色,自由选择,彰显个性化。

生产的时候,就有工人觉得疑惑,这自行车轮毂未免也太小了,二八大杠的轮毂是28寸的,这轮毂比二八大杠小了快三分之一。

“没错,就是这么大呀,咱们生产的就是儿童自行车,28寸对于小孩来说太大了,不方便。”

当第一辆红色的自行车组装完毕,从生产线上下来的时候,大家才看到这辆车的全貌。

鲜红色的车身主体,车头和车位都有麦芒的喷漆标志,车身的斜杠上还点缀着几颗黄色的五角星。

“哇……”罗小田一眼就被这辆自行车吸引住了。

“你喜欢这辆车吗?”

“喜欢!”

“那这辆车以后就是你的了。”

罗小田愣住了,有些手足无措,慌乱的摆着手说:“这个太贵了……”

“不贵,姐姐买给你,你可以骑很久的,来,我带你试试。”

罗小田个子太矮,哪怕是座椅调整到最低的状态,她坐上去还是很难把脚蹬踩到最底,不过不妨碍她站着骑。

因为车座和车把中间没有横梁,只有斜梁,她站着骑也不会很别扭,两边的辅助轮可以在她快要摔倒的时候,很好的支撑起来。

第二辆车是厂里的老师傅试骑的,老师傅会骑自行车,调整好车把车座,骑上去嗖嗖的,除了拐弯的时候,其他时候两边的辅助轮根本不会挨地。

“嘶……这大人骑也不妨碍啊,甚至比二八大杠更适合妇女同志,两边的辅助轮可以直接摘了,这车准备卖多少钱?”

“九十九,长长久久。”

“给我来一辆!不,两辆!”听到定价,老师傅当即拍板要两辆。

这两辆是他孙女和外孙女的,两个孩子都到了快要结婚的年纪了,有辆自行车再好不过。

“我还没说完呢……员工有内部价,八十八一辆,不过每人限购一台。”

第9章 贫困县更需要

“别说了,我买,我现在就买,我就要红色的!”其他的老师傅听完也是争着抢着要付钱。

现在的自行车基本上价格都在一百七左右,麦芒自行车九十九,员工价八十八,相当于用了不到一半的价格就能买到一辆自行车。

尽管小一些,但是不妨碍骑啊,尤其是对于女同志来说,二八大杠太大,遇到紧急情况,就算刹住车了,也容易因为腿支撑不到地而摔倒。

这辆自行车完全没有这样的问题,小个子也可以轻松支撑。

尤其是这个华国红,简直不要太好看!必须要买这辆华国红的。

在场大部分的人都表示喜欢华国红,只有一小部分喜欢其他颜色。

李麦芒赶紧调整生产,一半华国红,一半其他颜色,免得其他颜色生产太多,到时候堆积起来没办法卖出去。

车子既然生产出来了,那么下一步当然是要卖出去。

现在买东西都是统一去供销社的,尤其是这样的大件,只有县里和市里的供销社才有卖。

李麦芒的思路也是这样的,把车子直接拉到市里供销社卖,不要票,定价九十九,试水之后,慢慢看能不能铺到全国,毕竟,他们这个厂子产量还是挺大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