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回国建厂(7)

作者:木头山 阅读记录

全家都不吃鸡蛋的时候,也就眼不见心为静,但是罗小田在家里吃鸡蛋,他们就控制不住的想吃。

刘翠花想想这么多年的苦日子,更觉得悲从中来,眼泪忍不住掉下来。

罗来宝赶紧起身,抱住她的腰,说:“妈,我们不吃了,不吃了。”

刘翠花也觉得对不起孩子们,三个人抱在一起,哭成一团,小田在旁边,拿着剩下的半个鸡蛋,不知道怎么办。

“哭啥呢!出啥事了?”罗建设看到这样子,赶紧过来问问她家是不是遇上什么难事了。

“没啥,就是孩子想吃鸡蛋。”刘翠花不好意思的擦擦眼泪。

她这么一说,罗建设瞬间明白了,苦,村里谁家不苦啊,大人苦点就苦点了,难为孩子也跟着苦。

“柱子呢?”

“砍柴火去了。”

“等柱子回来了,你告诉他,让他来我家,村里准备建个厂子,明天开始盖房子,男女老少,能干活都过来,厂子早点建成,说不定还能从咱们村招工人呢。”

刘翠花也顾不上哭了,这可是大事,赶紧追着罗建设问厂子的事。

罗建设呢,还要去通知村里其他人呢,他们村没有大喇叭,他只能一个一个通知。

很快,罗建设身后跟了一溜的人,都是眼巴巴等着他说厂子的事。

县里的工作人员也来村里了,这段时间就住在村里。

“大工一天一块钱,小工一天六毛,会干的过来报名。”

县里过来的建筑队大多是技术工种,电工、大车司机之类的,泥瓦工在当地都能招到,这个年代的人,大多都会简单的泥瓦工。

刘翠花赶紧给自己和她老公报上名字,这样的活可不多,村里盖房子,那都是不要钱的,乡里乡亲的,你帮我家盖,我帮你家盖。

此时也不流行外出打工,外面也没有什么工作可以做,挣钱的途径少之又少,尤其是对于农村人来说。

这天晚上,刘翠花破天荒的做了个炒鸡蛋,让全家都能吃上。

罗柱子回家看到今天丰盛的菜,吓一跳:“日子不过了,这得浪费多少鸡蛋和油啊?”

刘翠华瞥了他一眼,说:“马上就要有好日子了,村里建厂子,大工一天一块钱,小工一天六毛,咱们两个都去,多挣点。”

“啥厂子?你好好跟我说说。”吃着鸡蛋,听着刘翠花的描述,罗柱子激动的直拍大腿。

天已经黑了,十五的月亮却分外的圆,也格外的明亮。

他们村里没有什么树木,月光撒下来,村里人吃过饭之后,就聚集在一起,讨论着建厂的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小孩子们也跑来跑去的,他们不知道什么厂子的事,他们只知道,今天吃到了好吃的。

第6章 外国佬爱吹牛

李麦芒开着车,嘴里骂骂咧咧的,时不时的还给旁边一个白眼,罗玉书只好尽力把自己的存在感缩到最小。

李麦芒出来买车的时候,孙县长出于安全考虑,派罗玉书和她一起来,甚至还想着,买完车,两人可以一起学开车,回来的时候罗玉书可以帮忙开车。

谁承想,罗玉书也不知道是摩托车骑习惯了还是怎么的,就是学不会,驾照下不来,自然没办法开车上路。

他学的稀碎,为了自己的安全,李麦芒也不敢让他开车上路,只能自己一个人开车。

丰田皇冠,这在现在可是妥妥的豪车,刚刚进入国内市场,如果李麦芒不是外宾,她甚至都买不到这辆车。

冰蓝色的外壳,在阳光下微微反光,其实这车子并不太好看,只是这时候的车子款式都不好看,更有的质量还不怎么样,动不动就趴窝,这款车已经算是质量最好的了。

突然,路前方出现一棵横在路上的树,看起来是被锯断的。

“锯断也不知道赶紧拉走,一会儿全堵这了……”李麦芒准备下车看看有没有人在附近,让他们赶快把树拉走。

“等会儿,你别下车,我下车之后你把车门锁好。”

说完,罗玉书快速的开门下车关门一气呵成,在车外让李麦芒锁门,自己则是警惕的走向那棵树。

他在道路两边查看了很久,最后发现了躲在林子里的人,锐利的双眼直直的盯着那几个人。

受到挑衅的几人当即就有人坐不住,准备出来跟他一决雌雄。

旁边有人拦住他:“你疯了,没看到他是警察,我看他腰里还别着家伙呢,你要上去送死啊。”

见他们不敢出来,罗玉书开始挪动拦路的树木,三下五除二就把树挪到一边,又朝前面走了一段路,确定没有钉子之类的东西,才挥手示意李麦芒开车过来。

上车后他才跟李麦芒说:“以后出门别随便下车,多注意安全,像这种一看就是被人破坏的路段最危险。”

李麦芒觉得自己也是昏了头了,都忘记现在不太平了。

车子开过去之后,几个小青年气急败坏的跑出来,看着远去的皇冠,破口大骂。

“*,****,那车上肯定是有钱人,要是抢一个,咱们以后都不用愁了。”

“行了,这样的咱们也没本事抢,赶紧把树重新搬回去,说不定马上又来人了。”

他们刚开始干这行,李麦芒是他们遇到的第一辆车,看起来也是最有钱的,他们甚至都没见过这样的车,只知道是皇冠。

“大家加把劲,今天争取把院墙围起来!”

“好嘞!”

罗建设手下没停,自己忙着砌墙,让大家也加快速度,一层的厂房,在材料设备齐全的情况下,人数够多,很快就能建起来。

旁边的人边干活边聊天:“我听说这厂子准备招四百个工人呢。”

“你那消息都过时了,我听我小舅子的三姨夫的邻居说,这四百个工人,一百个从咱们乡里招,三百个从县里招。”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我小舅子的三姨夫的邻居可是在县委大院里干活的。”

罗建设比他们了解的还要多,知道厂长就是李麦芒,不过他没告诉别人。

李麦芒说会报销罗小田生活费之后,村里人就像疯了一样,给罗小田吃最好的,穿最好的。

这些他都能理解,穷,能把家里的农副产品换成钱,是所有人的渴望。

他不管,是因为这对小田来说也是好事,能吃上好吃的,村里也没人给她白眼。

可是招工名额不一样,他要是说这厂子是李麦芒的,从今天开始,罗小田就别想睡好觉了,指定一大堆人天天缠着罗小田,就为一个招工名额。

这些他跟县长说了,县长也能理解,所以也没过多宣传,就等到李麦芒回来了再说这事。

“这旁边还得建个员工宿舍,还有员工食堂,宿舍要三层楼的,自来水入户,电也要拉好。”

县长看看已经差不多的厂房,还有正在建设中的员工宿舍,满意的点点头。

“这还有管分房子呢?”

“不是分房子,人家这叫员工宿舍,所有员工都能住,但是不是员工了,就不能住了,跟咱们的分房子不一样。”

几个人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说:“那不还是分房子嘛。”

现在的人跟后世不一样,后世换个工作,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简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一样频繁。

八十年代呢,你给他一个工作,他能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既然家里一直都有人是工厂员工,那这房子自然也就相当于是自家的房子,没差别的。

孙星也知道跟他们说不明白,反正这合资企业,跟他们的国营企业是不一样的,大家现在不了解,以后慢慢的就清楚了。

前前后后将近一个月左右,动用三四百人,总算在李麦芒回来之前把工厂建好了。

将近一个月,李麦芒也没回来是有原因的,原市没有卖汽车的,她要坐火车,花费一两天的时间辗转去沪市,在那里买车,然后考驾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