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大佬的漂亮小娇妻(345)

作者:卜元 阅读记录

白瑜点头:“何大队长说得有道理,那就都回来吧。”

何大队长:“?”

这么好说话的吗?那刚才他纠结了那么久岂不是显得很傻?

不过白瑜这女人果然是头发长见识短,随随便便几句话就同意大家回来,以后他倒是要看看她还怎么管人!

其他人:“???”

有个社员似乎发现了不对劲,举手问道:“白主任,要是何家村生产队的人都回来,工厂再招人的话,那他们岂不是要跟我们一起抢工厂位置?”

白瑜再次点头:“对啊,到时候三个生产队的人一起竞争啊。”

春风生产队和雄鹰生产队的人听到这话,齐齐愣住了。

工厂位置就那么多,两个生产队的人竞争已经很挤了,如果何家村生产队的人也来,那他们被录取的机会岂不是更低了?

更别说何家村生产队的人是最多的!

大家想到这一点,心里顿时就有些不乐意了。

除了竞争工厂位置,还有贝壳。

十斤贝壳换一块钱,听着是很多,但要捡够十斤贝壳并不容易,如果何家村生产队的人跟他们抢贝壳,那他们还能赚到钱吗?

想到这两点,大家再也顾不上什么同村利益了。

“白主任,我不赞成让这些人,还有何家村生产队的人回来,书记说的没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既然他们自己自愿退出,那就不能再回来!”

“我也不同意他们回来,凭什么他们想退出就退出,想回来就回来,把工厂当成什么了?”

“我也不同意……”

“我也是……”

不同意的声音此起彼伏,差点没把天都给捅破了。

最终还是白瑜伸手让大家安静下来:“有人同意让回来,有人不同意,既然大家有不同意见,那就投票做决定吧,同意让刚才退出的人,以及何家村生产队的人回来的举手。”

举手的就只有那退出的二十个人,以及何大队长。

何大队长心里那个后悔啊,早知道他就应该把全村的人都带过来。

不对,要是有知道的话,他何必搞那什么自愿退出书!

白瑜不用数就知道了人数:“同意回来的二十一个人,不同意他们回来的举手。”

这话一出,哗啦啦一大片手齐齐举了起来,生怕举慢一点就不算数。

白瑜数了一下:“不同意的有八十八个人,少数服成多数,既然大家都不愿意让你们回来,那还是按照之前的规则,以后工厂招人,还有收贝壳的事项,你们一律不能参加。”

那二十个人哪能服啊,就差一点他们就能回去了。

但他们声音再大也大不过现场另外八十几个人,更别说其中还有不少人高马大的年轻人,吵声音没他们大,打也打不过人家,最终只能悻悻走了。

何大队长则是看着白瑜,脸色十分复杂。

如果刚才她直接拒绝这些人回来,那大家就会因此怨上她,欧阳书记毕竟是个男人,而且官职摆在那里,大家就是对他有什么不满也不敢说什么,但白瑜不一样,一来她不是公社的人,二来她是个年轻的女人。

就算大家不敢直接对她怎么样,但只要有什么风言风语传出去,对她一个女人来说,也是致命的打击,她应该是从一开始就想明白了这点,所以才会故意装作同意让大家回来,接着又引导大家想起竞争的事情,一旦危及自身利益,大家肯定会不乐意,接下来大家拒绝这些人回来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女人不简单啊,不动声色中就把怨恨给转了出去。

他刚才白瑜这女人面薄耳根软,被人一说就同意,他还想着以后把她从工厂挤出去,自己顶替她成为工厂的主任。

现在看来,蠢的人由始至终只有他一个人。

想到这,何大队长脸一阵火辣辣的。

白瑜没在意何大队长在想什么,她和欧阳文骞商量了一下,决定从六百元定金里面拿出一小部分钱出来,然后给工厂的人每人发一斤猪肉。

这时候一斤猪肉0.78元,工厂加上办公室一共三十人,三十斤猪肉就是23.4元。

大家听到有猪肉发,顿时比过年还高兴。

“谢谢白主任!我以后一定更加努力学习雕刻,为我们工厂创造更多的价值!”

“我也是,这次真是多亏了白主任,要不是白主任,哪有我们贝雕厂,哪有猪肉吃!”

“我家人一直不同意我过来工厂学习贝雕,还说我是傻瓜,被人卖了还帮忙数钱,我等会儿回去就把猪肉砸到他们面前,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说我是傻子!”

有这种想法的不在少数。

大部分过来这边学习贝雕都顶着不少压力,大半个月看不到一个订单,看不到一个买家,更没有半分钱工资,很多人其实心里都打过退堂鼓,好在他们坚持了下来。

王主任主动把买猪肉的事情承担了下来,这年头人多肉少,就算手里有钱有肉票也未必买得到肉,更何况是一口气要三十斤猪肉。

但王主任她有人脉,她有个亲戚在肉站当卖肉师傅,她过去买不仅能拿到最实惠的价格,而且还能买到猪身上最好吃的那部分肉。

王主任走后,白瑜继续和欧阳文骞讨论工厂的事情。

首先要定下来的便是大家的工资。

欧阳文骞本来想让白瑜拿工厂最高工资,但她拒绝了:“我觉得能工厂最高工资的人只有伍师傅和赵寄秋师傅两人,他们两人的水平应该算得上是一级技术工,更别说他们现在在工厂里担任着多种职务,从设计到雕刻,从选材料到培训工人,他们都要负责,他们不仅功高,还能劳苦,因此这工厂最有资格拿那么多工资的人,就只有他们两夫妻。”

伍师傅和赵阿姨两人的辛苦她一直看在眼里,也想赶紧把人培养起来减少他们的负担,可工厂才起步,百废待兴,就是着急也没有用,尤其雕刻这种东西,不是看一眼两眼就能学会。

既然暂时不能减少他们的工作量,那就只能在待遇上补偿他们。

欧阳文骞听到这话,想了想就点头:“那成,最高工资就给伍师傅和赵师傅两人,他们每人每个月基本工资为五十元,补贴另外算。”

他之所以提议给白瑜最高工资,那是因为这个项目是她提起来的,也是她花钱买机器把贝雕成品做出来,也是她跑去广城找买家,就是广交会,也是她提议申请的。

换句话说,这个工厂可以没有其他人,却不能没有白瑜。

但白瑜的拒绝更让他佩服。

多高风亮节的同志啊!

白瑜:“我觉得每个设计成品还应该给他们提成,比起雕刻来,设计那部分才是最费脑力的,我跟伍师傅以前一起在报社工作过,有时候我们为了设计一个连环画的情景,可以想整整一天都一无所获,他们设计贝雕就更不容易了,所以我想给他们提成,以后工厂培养了新的设计师,有成功售出成品的,也同样给提成,这样一来也能激励大家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

钱是最初的原动力。

现在的国有工厂,还有国营饭店那些为什么后来干不下去了,主要还是这个原因,无论你多努力工作,你也不能得到更多的报酬,时间久了,大家也就不想努力了。

她可不想贝雕工厂的人也变成那样,所以她想从一开始就把基调给设好,让大家知道,努力工作是能赚到更多的钱!

欧阳文骞在考虑之后,再次同意了白瑜的提议。

最终商定,一个设计提成占订单总额的千分之五,譬如像这次的订单,伍师傅和赵师傅可以拿到十元的提成。

钱虽然不多,但这在其他工厂是没有的。

而且在这年代十元已经算不少了,能买差不多十三斤猪肉。

至于其他人的工资如下:欧阳文骞三十元,白瑜三十元,马赛楠十五元,夏海生十三元,其他学徒在学会之后,会根据不同岗位以及自己能力再定工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