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大佬的漂亮小娇妻(363)

作者:卜元 阅读记录

想到江霖,她又想他了。

因为吴孝宜那话,习母也不好意思呆太久,又坐了一会儿就带着习陆承走了。

白瑜想趁着开学之前给念念找个幼儿园,一来可以减少奶奶的负担,二来念念也可以去学校学点东西。

但她对广城这边的幼儿园不太熟悉,危汉毅妻子李珍知道后,拍着胸脯说把事情交给她。

不等找到幼儿园,孙蔷薇一大家子就大包小包来广城了。

好巧不巧,他们买的房子就在附近,距离白瑜他们只有七八分钟的路程。

孙家给孙蔷薇买的房子虽然比不上白瑜现在住的房子,但也很不错,小两层外带一个小花园,独门独户,地理位置也十分好。

孙蔷薇本来还为自己的房子感到嘚瑟不已,可过来一看白瑜的房子,高高翘起的尾巴顿时就耷拉了下来:“白瑜你这也太不够意思了吧?之前还跟我说你们在这边租房子,我还想着让你们搬去我家住呢,好在我没开口,要不然就丢脸了!”

白瑜的房子比她的要大上一倍,尤其这花园,又大又种满了果树和各种鲜花,简直是她梦中的情屋。

她心里其实是有那么一丢丢酸和不平衡的,跟江霖比起来,谢旭东的家庭背景差的可不是一点两点,谢旭东的父母不给他拖后腿就算好了,帮忙是一点都没有的。

这次要不是她娘家出的钱,凭谢旭东的那点积蓄,他们只能在广城租房子住。

不过她那点不平衡很快就被白瑜做的美食给治愈了。

广城的市花是木棉花,也叫英雄花,马路两边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这种高大的树木,每到春天,枝丫上就会绽放多多红艳的花儿。

等花儿从枝丫掉下来,广城本地土著会把花朵捡回家煮粥或者煲汤,有很好的祛湿作用。

白瑜把李珍送的干木棉花拿出来清理干净,然后和白芍、茯苓、赤小豆、扁豆,以及白术等祛湿好搭档,再加入大骨头一起煲成汤。

木棉花大骨头汤带着一个花草的芳香,回味甘甜,大骨头煮得绵软,牙齿一咬,毫无阻力就被咬烂,却一点也不柴。

孙蔷薇过来广城几天就感觉上火了,带着两个儿子三人连喝了好几碗。

从京城过来给孙蔷薇看孩子的保姆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女人,身材高大结实,大嗓门,一笑露出一口大门牙,看着就是性子爽朗很好相处那种人。

孙蔷薇说褒蔡阿姨是个可怜人,年轻时父母早逝,她被哥嫂卖给一个瘸腿老男人,结果嫁过去没两年老男人就病死了,留下她和一个病弱的儿子,最终儿子也没保住,不到一年就跟着走了。

大家觉得蔡阿姨病太硬了,会克死身边的人,因此没人敢再给她介绍对象,连亲戚好友也不愿意跟她来往,在她走投无路要去跳河自杀时,孙蔷薇的奶奶救了她,并把她带回家去。

从此蔡阿姨就在孙家帮忙干活带孩子,孙蔷薇几兄妹都是蔡阿姨一手带大的,在她心里蔡阿姨就跟自己亲人没两样。

蔡阿姨刚过来还有些拘谨,但很快就跟白老太两人成了忘年交好闺蜜,知道白瑜做得一手好菜后,更是主动去厨房一边帮忙,一边好学地跟白瑜学习怎么做菜。

孙蔷薇带了不少好东西过来,一条大草鱼被白瑜做成酸菜鱼,酸菜爽口又够酸,和鱼的鲜嫩做成的酸菜鱼成了大人的最爱。

排骨和芋头做成芋头蒸排骨,这个是小孩子的最爱。

再来一盘蚝油生菜,脆嫩入味又解腻。

孙蔷薇吃得肚子都凸出来,直呼不想离开。

白瑜看了看她有些过分大的肚子,突然来了一句:“你该不会是怀孕了吧?”

孙蔷薇吓得打了个嗝:“没有没有,你别吓我!我们一直有做措施的,而且我也不想再生了,两个臭小子就够我烦的了!”

白瑜看她说得信誓旦旦,便没再提这个话题。

幼儿园那边依旧没有消息。

李珍其实有给过两个幼儿园给她做选择,但白瑜去看了之后,就否决了这两个选项。

第一个幼儿园太小了,就两间小房子,教学措施和玩耍的地方都没有,与其说是幼儿园,不如说是托儿所。

第二个幼儿园倒是不小,但她过去的时候看到有个孩子在捡地上的垃圾吃,旁边的老师看到了也没有阻止,她还进幼儿园厨房看了下,买的肉菜虽然没有坏,但一看就不新鲜,她可不想让念念来这种学校读书。

没找到合适的幼儿园白瑜也不着急,去新华书店买了一些小孩子的书本给两小只,平时一有空就教两人学习认字。

白瑜发现两姐妹都有点偏科,念念更偏文科,尤其喜欢绘画,她对颜色十分敏感,随手画的画颜色搭配十分让人惊艳,但复杂一点的数学她要教好几遍才能学会。

小家伙更喜欢数学,两位数的加减她毫无压力,背诵诗歌什么的,其实她也会,因为她的记忆里很好,但她没有念念有耐心。

白瑜想着回头请景缨帮忙,看能不能给两个孩子找个好学校或者老师,不能耽误了两个孩子。

景缨是大忙人,不等她见到人,学校这边就开学了。

九月迎新生,白瑜这一届虽然还是大一的学生,但因为高考的特殊性,因此两届都是大一的学生,为了区分,一个叫77级,一个叫78级。

听说这次外语系的新生里面,又有两个是考了满分的,还有一个是皖省的文科高考状元。

还听说这个来自皖省的文科状元肤白貌美,是个大美人,虽然留了一头男孩子的发型,但丝毫没有减少她的美貌。

“要说她有什么缺点,就是长得太高了,听说她至少有一米八,很多男生还没到她肩膀呢。”

郑玲玲把打听来的消息说给白瑜听,一脸的八卦。

白瑜:“身材高挑也不算什么缺点,女孩子高挑,穿裙子特别好看,尤其是穿长裙子,简直不要太好看。”

改革开放后,各行各业迅速发展,到了八十年代出现了一批挂历女郎,这些女郎几乎都是高挑身材,长相漂亮,因此身材高挑并没有什么不好。

郑玲玲:“你一点也不担心吗?大家说这个文科状元将会是你最大的竞争对手!”

白瑜被她的样子给逗笑了:“我有什么好紧张的,年年有十八岁的姑娘,年年有新生,比我聪明比我漂亮的人多了去,难道我还要每年都为这个事情烦恼生气不成?”

郑玲玲一想也是:“你说得有道理,不过我觉得你肯定比那个文科状元漂亮!”

白瑜不置可否。

她是真不在意这种事情,她打算在跟系主任以及学校领导提起广交会的事情之前,先去报社走一趟,让广城这边的报社对他们的贝雕厂做一个报道。

之所以没选择琼州岛那边的报社,一来是那边的报社影响力十分有限,二来广交会在广城这边举行,那边的报社就算报道了,这边的人也很难看到。

因此暑假时她才没有行动。

刚回到学校,各科老师就把上学期期末考的成绩公布出来。

作为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老师们深知大家水平不太好,因此为了不打击大家,期末考的考题出的不算太难,但没想到成绩还是很不好。

笔译老师进来时,大家屏住呼吸,眼睛不约而同落在她脸上,想从她脸上看出一点端倪。

笔译老师见状气得笑出来:“你们看我做什么?还能从我脸上看出你们的成绩不成?”

“看看你们这次考的分数,我都替你们感到脸红!翻译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很多东西我明明教过了,但换个句子,你们就不会了?那还学什么?”

“虽然大部分同学都做得不好,但也有不少做得很好的,这次笔译全系第一名,白瑜,一百分,上来领试卷。”

白瑜之前还担心自己考得不好,不想居然满分,她走上去拿自己的试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