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前夫的家养狗(129)

作者:一七令 阅读记录

楚慎这才有空问起她突然出现的事。

沈元娘道:“你祖母给我下的帖子呀,我娘也跟着一道来了,如今就在上房。我在那里呆着不高兴,便赶紧出来找你了。”说着,沈阳幽怨地瞪了楚慎一眼,“本来是想过来给你个惊喜的,谁想到过来之后,呵,真是好大一个惊喜呢。”

阿元虽然只是一只狗,可它也是一只母狗。

楚慎机智地转移她的注意力:“想来祖母请你们过来,是为了商议婚期的事。”

沈元娘果真被他糊弄了过去,一双眸子亮晶晶地问道:“婚期?”

“准确的说,应当是你回府的日子。”他们两个人的婚事,早在一年前就办了,如今有太后娘娘的话,他们两边是板上钉钉的夫妻无疑了,再办一场婚事未免太引人注目。

楚慎心中虽有遗憾,可也不想太招摇,届时,两家应该只是私下里行一些礼节。

看着楚慎的样子,明显是知道内情的。可身为当事人,沈元娘却一点都不知道,她酸了:“为什么爹娘都没告诉我?”

“现在不是告诉你了吗。”

“不一样,我竟然是最后一个知道的。”沈元娘带着一些不满,她觉得,身边的人好像什么事儿都喜欢瞒着她,虽然是打着为她好的旗号,可沈元娘也不喜欢这种总是被排在外面的感觉。

她觉得自己偶尔有些蠢,就是因为被瞒的太多。

沈元娘郑重其事地同楚慎宣布道:“以后等我回了卫国公府,不管是发生了什么事你都要同我好好商议,千万不许瞒着我。”

楚慎笑问:“这又是受了什么刺激了?”

“你只管应一下就好了,不必问那么多。”

“好,好,我应下还不行吗?”

沈元娘这才作罢,一时又有些别扭地问道:“那,他们商议的日子是什么时候呀?”

“上回去长公主府,暂定的是明年二月份,你爹娘舍不得你嫁人,想让你的府里多待一些日子。”

沈元娘毫不在意说道:“不是已经在他们身边呆了十几年了吗。”

再说了,她都已经是嫁过一次的人了,爹娘早应该习惯了她不在身边的日子呀。

楚慎刮了刮她的鼻头,早知道她没心没肺,只是没想到,她竟然没心没肺到这个份上。也是长公主不在这儿,否则若是被她听到了,别说明年二月份,就是后年,元娘也别想离开家回卫国公府。

能腻歪的时间毕竟不太长。

韩茵离开后不久,忽然觉得不对劲,遂派人跟着沈元娘一道过去,看看她究竟去了哪儿。

结果派去的人回来后告诉她,沈元娘去了东院。

韩茵并没有觉得多惊讶。只是她忍不住唾弃了一下,这还没有变成国公府的女主子呢,就这样迫不及待的去东院了,也是不害臊。

她可不会如了沈元娘的愿,让她安安心心的呆在东院里头。她跟则然这有多长时间没有见面了,又怎么会眼睁睁地看着别人你侬我侬。一时间,韩茵心里满是嫉妒的毒汁。韩茵想了一会儿,一个念头划过脑海,便恶意地笑了一声。

她回过身,朝着正厅去了。

老夫人和长公主正在说话,正如楚慎所料,说的正是沈元娘明年回卫国公府的事儿。今日过来之前,长公主已经同丈夫商议了一番,他们两个意思自然是日子越往后越好,如此也能多留女儿在家里待一些日子。

楚老夫人这边的意思,则是越快越好。

她还想赶紧抱重孙子呢,再拖下去,她这一把老骨头说不定性什么时候就要入土了。

楚老夫人这样想着,也就直白的说了出来。这话一出,长公主也不好再往下拖了。两人遂定下的日子,就定在明年二月的中旬,也刚好是个黄道吉日。

正将事情定了下来,两人便看到韩茵去而复返。

楚老夫人又往后看了一眼,却发现只外孙女一个人回来了,立即问道:“元娘呢,怎么就你一个人?”

韩茵故作委屈:“县主去找表哥了,这会儿还在东院,我一个人呆着实在是无趣,便回来找祖母了。”

长公主挑了挑眉。

韩茵点到即止,再不敢多话。

长公主又和楚老夫人说了一会儿,便借口有事要回去,让身边的丫鬟将沈元娘给带回来。

沈元娘和楚慎逗狗逗得好好的,冷不防被人揪了回来,自然是一肚子不乐意。

她气咻咻地看了母亲一眼,正想埋怨,便看到母亲抬起了眼睛,冲着她微微一笑,说不出的诡异。

“……!!!”沈元娘汗毛都竖起来了。

完了,她好像得罪她娘了。

长公主母女两个离了卫国公府之后,楚老夫人才叫来韩茵,有些头疼地指着她:“你呀。”

楚老夫人也不知道说她什么好了,楚慎这样看重这位县主,怎么茵儿也不学精明一点,同她作对有什么好呢?

韩茵知道外祖母什么意思,可她就是看不过去!

……

另一头,沈元娘也被押着回家了。

事实证明,得罪她娘真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自那儿之后,沈元娘便再也没有出过门,更没有看过一次楚慎。

无论她怎么暗示明示,甚至打滚耍赖都试过了,长公主仍旧一副笑脸,却什么也没有应下。

是以整个冬日,包括之后的年节,沈元娘都没能见到楚慎。

本是热恋中的人,哪里能忍受这样的分别。更何况沈元娘自来都是感情外露之人,喜欢上了就恨不得时时刻刻黏在一起,再也不分开。

早知道这样,她当初就应该再乖一些的。

真是悔不当初,沈元娘默默地擦了擦眼角。

长公主只冷眼看着她作妖。

正月十五,皇宫里见过太后之后,沈元娘倒在床上,身心俱疲。一方面是因为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再见到楚慎,一方面也是因为进宫一次实在是太累了。

心里想的一点儿都不能露出来,嘴上说的也要斟酌再斟酌,哪怕只是对着太后一个人,沈元娘也怕自己泄露了对皇上的厌恶。

这感觉实在太难受了。

在家里,愁眉苦脸的沈元娘所能烦恼的,只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朝堂上,因为大魏军连连溃败,折损二十万兵将的消息,却着实一次掀起了狂澜。

第89章 噩耗传来

这噩耗也是最近两日才传回来的。

先前大魏军师旗开得胜, 又连连取得战果,俨然是一副要将西陵彻底击溃的模样。不管是边疆的士兵,还是朝中的君臣, 心中都笃定此战必胜。

至于什么时候班师回京凯旋而归, 这都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了。

此战,他们必须要大败西陵, 以扬大魏国威!

正是因为之前想得都过于美好,以至于这次边境传来急报,朝中上下都无法接受。

前来拜报信的小将,好巧不巧地还赶上了早朝。当时,众人听闻边疆来信, 还以为又是喜讯,甚至提前恭喜了皇上。谁知道那小将进了大殿, 道明了原委之后,一众文臣武将都傻了。

龙椅上的皇帝也是许久没有说话。

小将报完了信, 便将头一低再低, 恨不得只当自己不存在。然而朝中百官可不会就这么算了,诘问一个接着一个,恨不得用唾沫星子把那小将给淹死。

待听到这次大魏失败是因为主将指挥不当, 文官立刻挺身而出, 口若悬河地喷起了一众武将。

武将自然不服,立马针锋相对。

文官这边本就不大支持出征,如今折损了二十万万兵将, 众人更是直接奏请皇上,请他下令收兵, 消弥战事,与西陵议和。

那可是二十万的士兵, 不是一万两万,二十万士兵的背后会有多少人家,这些青壮年折损之后,谁来负担徭役,谁来养家糊口?更莫说这背后的社会动荡,又有谁来承担?

谁也承担不起,所以还是早点退兵才是要紧。至于大魏的颜面,伤了也就伤了吧,及时止损比什么都重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