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乡间食记(16)

作者:素素龙 阅读记录

剩下这些又添了水烧开,把杂面下进去等面条被汤汁浸润,汤汁也被面条变得浓稠的时候再把红苋菜倒进去。

红苋菜一烫就熟,熟了以后叶子里面到面的汁水把面条也染成红色。

江文清直接把面条盛到各自的碗里,大家端了碗就坐院子里吃。

骨头砍断一人能分一块,上面的肉没完全剔完,炖烂了之后贴骨的肉吃起来更香。

陈木桃小脸小嘴,张不开嘴啃骨头,蹭的脸上都是肉汁。

张兰香被她逗笑,拿刀把肉剔下来给她吃。

今天晚上只有面条,没有准备别的配菜。

江文清吃两口想起前段时间腌的笋可以吃了,又放下碗去掏了一碗腌好的笋回来。

腌笋的时候放的糖少,江文清干脆多放点辣椒做成了辣口的。

现在吃起来脆嫩辣口,配上骨汤面条让人感觉怎么吃都吃不够。

张兰香吃一口直拍大腿:“明天送饭我在饭上放些腌笋,省的娘说我饭做的跟糠似的。”

江兰香笑:“行,那个腌笋的水回头弄点笋放进去,还可以接着泡。”

可惜就算是杂面条也是有数的,好在炖骨头的时候放的水多,吃完面条再喝完汤也有种饱了的感觉。

几人吃完晚饭天也黑透了老两口还没回来,张兰香让陈木武和陈木文去看看。

陈木武和陈木文正好在半路上迎到两人,到家江文清点了煤油灯才看到陈翠春脸色不太好。

吃完饭给老两口留的骨头汤就在锅里温着,两个人到家张兰香就把杂面条下锅煮了。

陈翠春干了一天活,早就饿了。

吃了两口才感觉缓过来:“我就没见过比你这表姐家更抠门的,请人去帮忙连口水都不给喝。”

陈粮丰也饿了半天,没说话先吃几口饭,感觉肚里有东西了他才说:“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啥人,叫你你还去。”

“那我不去咋整,毕竟是亲戚,没人去给她压炕头她脸上也难看。”

江文清才听明白,原来是这边的一个习俗。女人生孩子找个儿女双全的人去压炕,不过这个习俗队里很多人都不做了。

这个表婶儿媳妇生三胎都是女孩,这一胎才想起来,就叫陈翠春去坐坐。

江文清问:“生了吗?”

陈翠春说没有:“估计还要折腾到半夜。”

第二天早上去上工,江文清听旁边人说才知道那个表婶终于如愿以偿得孙子了。

柳二妹说:“志成媳妇可终于熬到头了,你都不知道她老婆子有多坏,因为没有男孩日日磋磨她。”

江文清听得心里五味陈杂,不知道说什么好。

倒是旁边刚分来的女知青,听了这话有些义愤填膺。

“现在是新时代了,这老婆子这么磋磨儿媳妇,妇女主任不管吗?”

这个女知青是顶了张招娣在这里的缺,今天第一天分过来倒是一身干劲。

就是没干一个小时,就有些焉巴了。

正在旁边蹲着发呆,听到柳二妹和江文清聊天才插嘴。

柳二妹闻言有些尴尬,公社妇女主任是她拐着弯的亲戚。

她说:“这怎么好管,人家也不打不骂,就是嘴上磋磨让她寒天腊月都不停干活,管了说不定人家还要说你多管闲事。”

柳二妹看她年纪不大语重心长道:“你还没成家说了你也不懂,过日子的门道只有过日子的人才懂。”

女知青有些不服气不过也没反驳柳二妹,她随手把拔出来的秧苗根上的土摔打掉。

“以后我要回城里嫁人的,我妈说了让我在她眼皮子底下就不会受欺负了。”

江文清看她一眼没接话,她说话时的眼神里还带着某种闪烁的光。

许是看她性子还不错,柳二妹问她叫什么名字。

“我叫柳二妹,她叫江文清,我们都是老陈家儿媳妇,你叫什么?”

女知青这个时候倒腼腆的笑了一下:“我叫汪雪,今年十六岁是从南城来的。”

江文清惊讶道:“你才十六岁怎么到这来了?”

汪雪说:“我家就我符合条件,我大哥是工人,小弟才十二岁只能我来了。”

她收敛一下笑容又说:“不过为国家出力嘛!我们全家都光荣!”

江文清没再说什么,只告诉她别老蹲一个地方,蹲久了腰受不了。

可能是看她太小,柳二妹和江文清还挺照顾她,告诉她怎么拔最省事,什么时候偷懒撞不上小队长……

汪雪顺利融入三队里,结束拔秧的时候她们还约好插秧还在一块插。

晚上江文清问陈木文:“知青现在分队员家了吗?”

陈木文:“昨天大队长带人把房子整了,他们应该住知青所。”

江文清跟他说汪雪:“她居然才十六岁就一个人来了,要是我我肯定要吓死。”

陈木文摸摸她的头:“我提醒你,你还有几个月才十八岁呢,也只大她两岁而已。”

江文清眼神飘移,转移话题:“我看柜子下面还压得有报纸,明天我带一些给汪雪糊墙吧。”

陈木文没意见,那堆报纸也是当时从队部拿来糊墙没用完的。

第14章 豌豆凉粉

也许是因为盼到了孙子的原因,村头表婶家耕种还没结束就说满月要办席。

这在队里可算个大消息,这年头谁家办席都要提前几个月半年攒粮食。

这个表婶在队里是出了名的抠,这下为了孙子都要办席了。

她觉得能生孙子八成也有让陈翠春去坐了坐的原因,陈家听到消息没多久,表婶就上门来请人。

让陈家人在她孙子满月的时候去吃席。

不过在这之前地里秧苗插完,大家松散许多,陈家要先把学学的满月礼过了。

学学满月早就有大半个月了,无奈正赶上农忙。张兰香娘家人也要忙,要是非要当天办大家那天都要损失一天工分。

张兰香早就和陈木武商量过,等忙完这阵才办。

学学才一个多月大,就能看出是个性格文静的小姑娘。平时不吵不闹,特别好带。

儿媳妇坐月子的时候陈粮丰不好进去看孩子,现在孩子能抱出来,他一有空就让陈翠春把孩子抱出来亲香亲香。

学学虽然是女孩,但是陈家也很重视她的满月礼。

陈翠春一大早就让陈粮丰,把上次陈木武从亲家带回来的鸡杀了。

还有上次从坝上带回来的鱼,之前鱼死了干脆腌成咸鱼了。

腌过以后晒了半个月,现在拿出来蒸了吃刚好。

这个时候请人吃饭,能有这两道菜已经算很硬了。

江文清和陈木文两人实在不知道送什么,衣服是大嫂娘家那头送,陈翠春给了张兰香十块钱。

他两商量后决定给大嫂送一份布料,到时候是给孩子做还是自己做都随她。

不过江文清送布的时候还是特地强调:“要是你能给自己做是最好了,虽然你是母亲,但你也是你自己。”

张兰香听不太懂,但是她还是感动的差点哭了。

陈木桃特地把自己珍藏许久的草编蚂蚱送给了学学,张兰香知道陈木桃特别宝贝这个草蚂蚱,说一定好好保管等学学能玩的时候给她玩。

今天中午有两桌人,陈翠春早就说了让江文清掌勺,江文清被陈翠春信任莫名感觉肩膀上有了担子。

她提前两天就开始想菜单,每天睡觉之前在陈木文面前报菜名馋的陈木文晚上都睡不着觉。

农家老母鸡肯定要炖汤,上次留的鱼大,泡发一边斩小块切两盘放了葱姜直接上锅蒸。

一边剁成指甲盖大小在锅里倒底油干煸,煸干鱼肉再倒入干辣椒断和酱油,盐糖调味,香味简直要把灶房腌入味。

江文清夹出一块让陈木桃试味道,陈木桃吃的蹦起来:“太好吃了二嫂!”

张兰香烧着火不停流口水:“我实在受不了了,让武子来烧吧,我坐不下去了。”

正好她娘家人来了,她赶紧跑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