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乡间食记(21)

作者:素素龙 阅读记录

“一猜就是你。”

汪雪笑着跟她进来,她这阵子总来感觉自己对陈家都快有感情了。

“陈家要是还有个兄弟就好了,我肯定要跟你做妯娌才行。”

江文清被她逗乐:“你不回城了?”

汪雪说:“回啊!这不是你没小叔子了!不然我就不回了……”

两人说说笑笑一阵,江文清已经把她带的两个饭盒装满。

“新腌的黄瓜也给他装一盒,待会豆腐我用碗给你装。”

她带汪雪去灶房,切一块豆腐让汪雪先吃。

汪雪拿着豆腐鼻子一酸,眼眶红了一圈:“呜呜……你这样让我想家了……”

江文清被她吓了一跳:“这怎么就哭上了?”

汪雪哭啼啼道:“我妈以前买了豆腐也会偷偷给我切一块,你刚刚让我想起她了……”

她说着哭的愈发伤心,江文清无奈:“那不然你把我当妈……”

汪雪不哭了。

她把豆腐吃了,还在嚼大拇指已经竖起来了。

“你是这个。”

江文清很受用她的夸奖,给她切一大块豆腐装碗里,用另一个碗盖上放筐里好带走。

汪雪递一沓票券给她:“这是那个知青给我的,这些都是他用不上的票券,他让你自己挑有用的。”

江文清惊讶:“他怎么这么多票,还就这样给你了,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俩。”

“这有啥,证明人家不在乎呗。他叫顾成莲从首都来的,穿的用的老讲究了!我估计家里日子很过得去!”

江文清耳朵听她絮絮叨叨说,眼睛一动不动望着手里的票券。

煤票,茶叶票,海带票,理发票,工业票……有些江文清都没见过,真不愧是从首都来的。

她抽了一张海带票和一张工业票。

“我要这两张可以吗?”

汪雪凑过来看看,又抽一张布票塞给她:“不要怜惜他。”

江文清哭笑不得。

工业票难得,不过想买工业制品通常都需要很多工业票,一张根本不够用只能慢慢攒。

江文清听陈木文说过,如果有15张工业票也可以抵自行车票。

可惜工业票都是城里工人才有的,他们想要不知道要凑到驴年马月。

现在碰上一张江文清就想攒着,万一先凑齐工业票了呢……

汪雪这样,江文清也想给在知青面前她抬面子。

她让汪雪等一会,把中午蘸豆腐的料汁给了她一半。

“你们不会做饭,就别做豆腐了,回去把这料浇上去就可以吃。”

嘱咐好她就让她赶紧回知青点去,免得赶不上中午饭。

汪雪走了她继续做饭,饭还没做好陈家人就陆陆续续下工回来。

江文清跟婆婆说知青来换腌菜和豆腐的事,她把票券给陈翠春。

跟她说了想要工业票,陈翠春问也没问就把票给她了。

“海带票?这玩意在哪买?”

陈木文在她后面洗脸,闻言说:“供销社有,我上次看到了。”

第18章 豆腐蘸酱

“你看这在城里就是好,什么稀奇古怪的票券也不缺。”陈翠春很不解:“就这他们还要下乡,也不知为了啥。”

张兰香说:“娘你这话只能在咱家说,出去可不能说。人家说是来建设祖国的,被人知道你这样说非说你思想不端正。”

陈翠春拍拍自己的嘴:“差点忘了。他们愿意换就换吧,左右我们也不吃亏。”

说话间饭菜已经出锅,一家子人围坐在一起准备吃饭。

中午除了两道豆腐,江文清还拍了黄瓜。现在天气太热,吃饭还是有凉菜吃的更舒服。

黄瓜只放了盐抓拌一下,吃起来很清爽,连白菜炖豆腐也是味道极淡的菜。

不过白菜炖久了入口倒是鲜甜,加上豆腐醇厚的滋味,也让人吃的停不下来。

豆腐蘸辣椒酱成了唯一重口的菜,陈家人一贯口重,这道豆腐倒是很对大家胃口。

吃完饭陈木文去洗碗,江文清回屋想睡一会。

中午越来越热,大队长怕有人热出事,把上工时间改到半下午,这样江文清还能睡个午觉。

这样想的不止她一个人,陈家的院子逐渐安静下来。

蝉鸣不绝于耳,江文清原本还嫌聒噪,现在也渐渐习惯了。

只是天气实在热,不知过了多久她迷迷糊糊感觉有人进来,随后就是一阵凉风。

江文清睡觉还在紧皱的眉头渐渐平歇,整个人也昏昏睡去。

陈木文坐在炕边给她摇扇子,直到她睡着自己才上炕歪在她旁边。

等江文清醒来就看身边的人,眼睛闭着手还在下意识扇动扇子。

江文清心头微暖,伸手按住他的手。陈木文还在睡着下意识捉住她的手揽住她,往她肩头靠了靠。

不过江文清很快推醒他:“热……”

陈木文醒了却没睁开眼,揽着她低笑:“我给你扇风。”

有免费劳力伺候自己,江文清没再推他。

只是不知为何两人不止人贴在一起,后来头也靠在了一起。

早上还略有生疏的陈木文,现在已经熟练多了。

江文清被放开的时候,鬓角湿透,双颊绯红。她气喘吁吁怨怪陈木文:“等下上工怎么出门!”

陈木文做坏事的时候很霸道,现在倒是有些心虚,看江文清这样耳尖都红了。

“我去给你打水洗洗脸,别生我气。”

说着凑过去又亲了亲人,麻溜起床出去打水。

趁他出去的时候江文清也缓过来了,等他殷勤的给江文清送水,洗脸,又给她抹雪花膏后,江文清已经不气了。

陈木文趁机说:“晚上我带你去捡知了猴,收购站收这个价钱也不低。”

知了猴江文清知道,就是蝉,蝉蜕的壳可以入药所以才收这个。

“去哪捡?”

陈木文:“有树的地方或多或少都有些。”

离上工还有一会,江文清不嫌热又靠过去,她最近身上长了些肉不像从前一样皮包骨。

好像因为有吃的,个子也长了一点。

就是总腿疼,陈木文看她靠过来下意识把手伸过去给她揉腿。

“好热,不想上工……”

陈木文:“那就不去了吧,我帮你请假。”

江文清就知道他会这么说,但是她挣扎一下,还是舍不得下午的工分。

东头地里的花生正是收的时候,大家都要去拔花生。

江文清,汪雪,和队上两个婶子一起,两个人拔两个人打花生。拔花生要一直弯着腰,她们四个商量好换着拔,她不去分好的工作要她们三个人分。

想想她还是去了。

这两个婶子都是干活的好手,一开始跟她俩分一起还怕她俩拖后腿,后来看她俩咬着牙干才放心。

下午江文清和汪雪到了地头,发现两个婶子已经到了开始干活了。

她俩也赶紧去打花生,打落的花生要装到袋子里,等到结束有人来扛去仓库。

四个人歇息的时候,年纪大点的张婶拿两个莲蓬递给江文清和汪雪。

汪雪一脸惊喜:“莲蓬!”

张婶面容黝黑,身上有庄稼人特有的朴实勤劳,笑起来的时候脸上的沟壑显得人很慈祥:“我家小孙子中午不睡觉跑去钩的,我带两个给你们俩吃。”

江文清和汪雪道过谢才接过莲蓬,摘了莲盘,把莲子剥出来四个人分了吃。

吃完又分喝了江文清带的绿豆水,江文清说:“这个莲子也可以直接晒干存起来吧?”

张婶倒是不知道,谁家都吃不饱也想不起来做这精细活。

还是另一个陈家嫂子说:“应该跟晒干菜差不多,还是你主意多,这跟粥煮了也可以饱饱肚子。”

江文清点点头:“没办法,反正吃不饱只能琢磨怎么多吃点了。”

张婶说:“今年应该好了,今年天好收成也多些。”

几人闲聊几句又开始干活,倒是汪雪惦记上吃过的莲子,想下工去钩莲蓬,江文清不放心她往水边去跟她一块去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