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家福晋又又又坑我了(489)

作者:倾小宝 阅读记录

丙戌,太后崩,康熙号恸欲绝,坚行割辫之礼以尽哀思,不亚于孝庄之亡。

割辫原仅用于帝丧,可见皇上重视程度。

时有臣子迎上意,以孝康后升祔以久不宜迁动,而欲以孝惠后、孝康后神主并尊祔于庙,大学士王掞却道:“陛下圣孝格天,曩时太皇太后祔庙,不以跻孝端上,今肯以孝康跻孝惠上乎?”

然,被皇上果斥之,令改正,以嫡母神主加于生母之上。

从十二月初四日孝惠去世的前两天,直至正月初三的一个月里,皇上都住在苍震门内,未回寝宫。

十二月十五日,他亲自赴宁寿宫奠酒致祭。

往事历历,物在人去,康熙帝悲不自胜,还未开始读祭文,已痛哭失声,祭文读毕,仍抽泣不止。

皇太后病逝,康熙爷悲痛之下,亦病了,这一病就病了七十余日,脚面浮肿,不能站立。

董鄂瑾站在福晋队伍中,双目微微含泪。

她不是一个轻易动情的人,可能是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愈发的少,更是她怕她走后,九爷早晚有一天,也会有这样众人哀嚎哭泣送行的场面……

突然觉得她看不到那样的情境了,也挺好的。

若是她先死了还好,若是九爷先死了……她会受不了那样的场面。

康熙爷的悲恸看在所有人眼里。

这位帝王是真心的孝顺他这位皇额娘,不是作假,为了装皇帝的孝顺之名的。

董鄂瑾临走之际,为了帮九爷最后一把,把雍正登基前的所有历史,包括哪些犄角旮旯的非常细的史实都看了遍。

便更能体会到皇上此时的哀恸。

皇太后的逝世,使康熙帝失去了皇室中的最后一个长辈。

康熙帝出生后三个月便有了这位嫡母,直到他去世前五年,才与嫡母诀别。

在康熙帝六十二年的皇帝生涯中,共有五十七年嫡母健在,这也是中外罕见的。

可想而知,他们母子的感情有多好。

他们和睦相处,感情深重,康熙帝甚至由衷地发出“当此之时,止有孝敬朕之人,并无爱恤朕之人”的哀叹。

谁都能感受到,康熙帝虽然年近古稀,儿孙满堂,但仍然渴望被人真诚地关心、爱护,而孝惠作为嫡母对皇儿的关心和爱护,是康熙帝周围包括嫔妃在内的其他人,都无法给予的。

所以,嫡母的离去,为康熙帝生命最后的五年,留下一个不可弥补的缺憾。

他才哭的这般伤心难过。

而仁宪皇太后也确实是个典范。

如今皇上已经谥为孝惠章皇后。

孝惠章皇后是顺治皇帝的皇后,当她来到紫禁城时,年龄还不到十四岁,比康熙皇帝玄烨年长十三岁。康熙皇帝十岁时,母亲佟佳氏病故,玄烨心目中除祖母孝庄文皇后以外,嫡母孝惠章皇后自然更加重要。

孝惠章皇后对孝庄文皇后一直怀有很深的感激之情,更加深了她们之间的深厚感情。后来,孝惠章皇后虽然成了皇太后,但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对孝庄文皇后极尽孝敬,以致雍正皇帝即位后,也曾举出孝惠章皇后的例子来要求诸母妃像她平时对待孝庄文皇后那样,对待自己的生母孝恭皇太后。

孝惠章皇后七十七岁的一生中,有六十四年是在皇宫中度过。她虽然身居深宫,但不干涉朝廷政事。康熙帝奉祖母孝庄文皇后、嫡母孝惠章皇后前往祭谒顺治帝陵寝,皇后赫舍里氏随行。在清朝历史上,清帝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一起谒陵,这是第一次,以后也没有过,仅此一次。?

这充分表明了他们祖孙三代及婆媳的深厚感情。这反映了他们的和睦相处,让世人刮目相看。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皇太后孝惠章皇后和皇后赫舍里氏她们三代皇后之间的亲密和和谐在清朝历史上也是一个典范。

尤其,当年太皇太后孝庄去世,对于康熙皇帝与皇太后孝惠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康熙帝众多家庭成员中,因太皇太后之辞世所承受的痛苦,莫过于他与嫡母孝惠章皇后俩人。

孝惠章皇后昼夜守候在婆婆孝庄的梓宫前,不愿离去。

康熙皇帝曾对大臣们讲道:“皇太后圣躬素弱,近者太皇太后病笃,朝夕奉侍,慈颜瘦减。又因太皇太后上宾,悲哀过基,昼夜不离梓宫,饮食不御,愈加羸弱。当今最尊者惟皇太后一人,朕见皇太后慈颜羸弱,力为劝慰,皇太后不允。尔诸王、大臣俱系骨肉至戚,应公同奏劝。又诸王妃、郡主等与哀时,皇太后恸哭几至仆地,谅众所共睹,而无有进前劝慰者,今已三日矣。若此时漠不关切,将来宁不靦颜耶?”

这番话说明了康熙帝对嫡母的倍加关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