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运之子(快穿)(220)

琼枝先生的前两篇文惊采绝艳,令人印象深刻,但不知什么缘故,他仅仅只是昙花一现便再无音讯,当真令人扼腕不已。

当然,也有不少人曾试图寻找这位琼枝先生的踪影,但魏崇稳在询问过孟晖的意见后,却将他的痕迹掩藏了起来。杂志社受到警告,拒绝对外透露琼枝先生的地址,而孟晖家乡的那些人也被端着枪的大头兵们吓破了胆,根本不敢多说一个字儿。

于是,琼枝先生就这么消失在浩渺人海之中,像是一场转瞬即逝的美梦。

可想而知,当接到署名为“琼枝先生”的檄文后,报社的主编与记者们是何等惊讶,再加上这篇檄文气势磅礴、言辞锋锐如刀,全然不似曾经曼妙优美的文笔,着实让人不得不怀疑本文的作者是否当真是琼枝先生。

毋庸置疑,这篇檄文气往轹古,辞来切今,当真是一篇难得的古文佳作,哪怕是主编与记者们读完,都恨不得立即弃笔从戎,与那些外国侵略者一较高下。但正因为其煽动性太qiáng,再加上作者不明,报社主编既不敢擅自刊登,也舍不得弃之不顾。思忖良久后,他不得不给赵谷打了个电话,寻求他的建议——早在魏崇稳订婚之时,他们两人联手控制舆论,如今已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当听到“琼枝先生”这个名称后,赵谷愣了一瞬,连忙让主编稍候,跑去询问魏崇稳的意见——倘若是有人冒充元帅夫人的笔名,那可绝不是一件小事;而如若这的确是元帅夫人所写,那元帅想必也是想要知晓的。

果不其然,赵谷的选择并没有错。听说此事涉及到自己的心上人,魏崇稳没有丝毫工作被打断的不满,立刻接过由赵谷仓促间誊写的檄文,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读了起来。

当看到元帅脸上不由自主流露、而且越来越深的骄傲与感动时,赵谷立刻明白这的确是自家元帅的夫人所做,那么接下来,事情就容易处理的多了。

片刻后,赵谷回复电话,并告知主编元帅的意见:这篇文,不仅要刊登,还必须大肆宣传,最好能传遍全国、人尽皆知。

得到元帅的命令,主编立刻就安心了,当即将这篇文章以最为醒目的字体,刊登在了第二日的头版头条。

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广告与炒作的效用,也无人能够小觑。孟晖这一篇檄文本就极为出彩,在主编联合多家报刊杂志的鼓动chuī捧之下,瞬间便完成了从籍籍无名到广为人知的质变。

在白话文运动盛行的今日,突然看到一篇古色古香、深蕴传统之美的檄文,的确令人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而且,以传统文体声讨西方列qiáng的恶行,更能激起广大民众的民族荣誉感,让人们更加坚定的捍卫自己的祖国。

当然,美中不足的是,古文虽然读起来朗朗上口、掷地有声,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却还是过于难以理解了些。为了更好的宣传,主编在写信询问过“琼枝先生”的意见后,还寻了一批文采不错的文人,将这篇檄文翻译成更加便于理解记忆的白话文,进一步向民众中推广。

此时正处于动员全国抗战的紧要关头,只要是有点骨气的读书人,就绝不会坐视外**队践踏自己的祖国。一时间,各式各样控诉侵略者恶行的文章层出不穷,而在魏崇稳的暗中推动下,孟晖这一篇文则独占鳌头,“琼枝先生”这个名字,此时才算是真正响彻整个神州大地。

曾经,琼枝先生的名号只是在那些会看进步书刊的文人之中流传,而现在,但凡是关注战事、关注外国入侵的人,都听说了这个名字,哪怕是并不懂事的huáng口稚儿,也会唱两句从檄文中摘录、编篡而成的儿歌。

甚至,它还被翻译成了多国语言,也不知是西方列qiáng对于这篇轰动全国的檄文极为好奇,还是某些读书人故意想要恶心这些入侵者。

总之,孟晖原本只是想要随便写一篇文来支持自己“未婚夫”的事业,勉qiáng表现一下自己还是有用处的,却不曾想竟这么莫名其妙的火遍全国。而借着这篇檄文的东风,魏崇稳很快宣布自己即将率军北上,协助自己的同胞共御外敌。

作为最先挺身而出的军阀,魏崇稳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越发高大,此时,他已然不仅仅只是东南沿海人民的保护伞,更是全国人——特别是东北民众热切盼望的救世主。

在表达了自己参战的决心后,魏崇稳的第二个命令,就是以淄市为中心,逐步驱逐自己领地上所有与入侵国家同一国籍的外国人,不论地位、不论财富、不论是否有过妨害社会安全的行为。

这道命令的确有些不近人情,但非常时刻便要用非常之法,毕竟没有人能够保证这些外国人是否会听从本国政府的命令,在战事最为关键的时刻做一些窃取情报或暗杀要员的事情。

mijia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