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363)

那个医生闻言一愣。他确实早就知道西林的存在,但那是通过一部小说知道的……

不过,史密斯先生的女儿状况很不好,高烧不退,试着用药也是可以的……医生想过之后,再不反对。

如果霍英带来的药真的能治好史密斯的女儿,如果西林真的存在……

这将会是一项震惊全世界的发明。

病房里,史密斯医生的女儿昏睡着。

医生按着霍英说的方法给她做了皮试,确定这个女孩儿的身体并不排斥青霉素之后,就将瓶子里一半的青霉素注she进了这个女孩的体内。

按照霍英的说话,这一瓶是一个成年人的用量,孩子要适当减少。

药物不可能马上起效,史密斯的女儿暂时看不出什么。

霍英不耐烦等下去,他又拿出一瓶药给那个医生:“这种药,每隔六到八小时注she一次,这样两瓶药,应该就已经能治好这个孩子了……我要走了。”

给了药之后,霍英就离开了,医院里的医生,却都聚拢到了史密斯女儿的病房里。

医院里的医生在等着看西林的效果的时候,土肥原四郎正高兴着。

《传染》出版,是让他很愤怒的,觉得霍英没把他们当回事。

好在……霍英很快就要混不下去了。

土肥原四郎越想,心情越好。

医院里,那个小女孩却在这天晚上清醒了,还有了jīng神,跟自己的父亲要包子吃。

来到中国吃过包子之后,她就爱上了这种食物。

史密斯立刻就买了包子给她吃,最后,这个女孩儿被医院里的一群医生围着,吃光了手上的包子。

吃的时候,她时不时戒备地看自己周围的医生,就怕他们突然来抢自己手上的食物。

他们的眼神太可怕了!

穆琼并不知道霍英做的事情,他这会儿,正在写新书。

江浙一带,一直都是丝绸之府,每年都会生产出无数生丝丝绸来。

这里的农村的地里,除了粮食,种的最多的就是桑树,历朝历代,这里的百姓都靠养蚕来创收,几乎所有人都会养蚕。

而丝绸,在国际上一度供不应求卖出高价。

穆琼接下来写的小说,就是跟丝绸有关的。当然了,他要写的其实不是丝绸,而是中国的工业。

至于为什么从丝绸入手……

1903年,日本的生丝出口总量,就超过中国了!

民国时期,中国的丝绸热销过,却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到了民国中后期,很多蚕农因为养蚕亏得血本无归,生产出来的生丝根本卖不掉。

当时一个很有名的作者写的作品《chūn蚕》里,就有“若怕穷,莫养无骨虫”这样的描述,而所谓的无骨虫,就是指蚕。

不想过穷日子,就别去养蚕……可想而知当时养蚕有多亏!

养蚕要买蚕种,甚至可能要买桑叶雇人,最后收获的茧子若是卖不出去……可不得赔上一大笔钱?

偏偏,因为之前丝绸生意好做的缘故,很多人家还不种粮食改种桑树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哪怕他们没有雇人养蚕,不需要买桑叶,最后茧子卖不出去,也只能卖地填补亏空。

穆琼就是以这个背景,来写这部小说的。

他希望中国能重视一点工业,不要处处被日本赶超。

要知道,日本的生丝出口之所以能超过中国,就是因为早在1889年,日本的生丝,就有百分之四十是工厂生产的了,到如今,他们出口的生丝绝大多数都是工厂生产的,质量有保障,但中国……这会儿还是老样子,主要靠手工缫丝。

第152章 找资料

穆琼所在的这个时间, 其实中国的生丝出口,还是可以的。

虽然如今国内的生丝出口总量已经被日本赶超, 但因为世界范围里对丝绸的需求量大的缘故, 生丝还是能卖出去的,江浙一带农村的富户,很多都是靠养蚕富的, 他们每到养蚕的季节,就会雇佣长工养蚕缫丝。

至于穷人……人家压根就养不起蚕。

毕竟买蚕种就要不少钱,而蚕是要吃很多桑叶的,穷人家哪有那么多地种桑树?

按照穆琼打探到的消息,此时浙江一地, 最好的蚕种是出自吴家的,而浙江每年蚕种的价格, 也由吴家定, 今年蚕种的价格,就是一元三角一张。

然而,这一片繁荣迟早会被日本赶超。

而要不被日本赶超,最好的方法就是缫丝这样的事情, 用机器来完成,并且制定严格的行业规范和标准。

毕竟手工生产出来的生丝,质量实在是参差不齐。

但想要开办缫丝厂,并不容易。

清末就出过这样的事情:有人买了缫丝的机器回来, 在国内开了缫丝厂,购买了大量蚕茧生产生丝, 结果竟是引得那些没田没地,只能靠缫丝生活的手工业者无丝可织。

上一篇:朱小猪进化史 下一篇:史前养夫记

决绝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