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姑娘(75)

余忠就跟凤娣说了,凤娣想了想,就让余忠隔三差五的把他带出来,各个铺子走动走动,今儿凤娣把这些掌柜账房弄到八珍楼来,就是为了开动员会,一早出来的时候,见书齐正在廊下背书,背的摇头晃脑,很是入神,凤娣仔细听了听,是千字文。

这孩子前面跟着他娘,日子都勉强过,哪有闲钱让孩子念书,倒是耽搁了几年,如今启蒙算有些晚了,不过凤娣听余忠说,虽启蒙晚,倒是刻苦。

凤娣琢磨,让他念书可不是为了让他考科举当官,当官比做买卖还险恶,那心眼子动的,稍微不留神小命就交代了,弄不好还得牵连上一家老小,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做买卖吧。

可做买卖,心思也得活,脑瓜更要快,便背了一肚子都是书,用不上也白搭,虽书齐才七岁,却是余家的二公子,也该让这些铺子里的人见见了,便让忠叔把他带来了,意在让他长长见识,别成天死读书。

至于古代的铺子怎么经营,凤娣不知道,但是现代的,她倒是明白一点儿,虽没真实参与过,出于好奇研究过这个,她总结,不管你买卖多大,都得有主心骨,有标杆,就拿余家来说吧,她就是余家的主心骨,却也要立下标杆,再用金钱攻势重赏,就会把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调动起来,既增加了凝聚力,又起到了激将的作用。

凤娣信奉一句话,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虽然做买卖不是打仗,原理也差不多,如今看来,效果不错,具体的,还要看以后。

出了八珍楼,凤娣就发现书齐变了,不跟前些日子似的怕自己,一见自己就躲,从出八珍楼,一直跟在自己旁边儿,像个小尾巴,也不说话,可那一双眼睛就这么晶亮亮的望着她。

凤娣不免笑了起来,凤嫣给他挽了两个发辫,其余头发垂在脑后,发辫用丝绳系住,因余书南的新丧,且未出父亲孝期,余家人必须穿素,书齐穿了一身蓝色的杭缎袄裤,脖子上还让凤嫣戴上了一个赤金长命锁,想是在余家这一个月吃的好了,气色缓了过来,一张小脸有红似白的好看,惹的凤娣忍不住揪了揪他的发辫:“跟着我做什么?”

书齐有些害臊的低下头,不说话,凤娣想了想,跟余忠道:“忠叔,您就先回去吧,我去医馆里看看,今儿试营业,我不放心,书齐我带着,一会儿我们哥俩一块儿回去。”

忠叔点点头,看着二姑娘带着二公子上了马车,忠叔暗暗松了口气,虽当初自己想的是,如果余家没后,让二姑娘招赘个姑爷进门,延续余家香火,却也是没办法里的办法,如今老天有眼,老爷在外头留下一条血脉,二公子就是余家正根儿的继承人。

忠叔先时还怕,二姑娘多想,毕竟不是一个娘生的,二姑娘又如此有本事,若她有心把持着余家的买卖不撒手,二公子也只能是二公子罢了。

余忠倒也不是非让二公子如何,他就想看着,余家这仅剩下的姐弟三人,能相亲相爱,保住祖宗留下的这份产业,纵他死了也有脸去见老太爷跟老爷了。

而余忠比谁都清楚,就算给书齐请一百个先生,也不如二姑娘亲自来教,这买卖道上的心机手段,书上可没有,这会儿见姐弟俩手拉着手上了车,余忠真是欣慰了。

不说余忠在这儿怎么感慨,单说凤娣,牵着书齐去了城南新开的医馆,选在城南这家先试营业,凤娣是考虑了地利。

就像刚在八珍楼刘瑞说的,城南占了地势之便,既守着市集,又挨着城门,来往的客流量大,举凡这里的买卖,只要你诚信的做,就没有不赚的,前头庆福堂赔了那么多年,是王家捣鬼。

本来凤娣还想让那三个把吃进去的银子吐出来,可忠叔的话儿也对,那三个虽是王家人,后头若没有人撑着,哪有如此大的胆子,这些年吃进去的银子,也没多少落进他们自己的口袋,估摸一大半都进了王家两兄弟的手,这会儿早给这兄弟俩挥霍的一文不剩了,便把这三个抓回来送到衙门打死了,也吐不出银子。

凤娣也就没追究,心里记下了这笔账,回头不找这仨,找王家两兄弟算。

凤娣正想着,忽听书齐道:“大哥哥,在老家的时候,总听我娘说咱余家的庆福堂,可我们村里没有,跟娘去了镇上也没有,后来跟娘来冀州府,路过登州府,兖州府,那么大的两座城里,也没有咱家的庆福堂,我就想,是不是娘哄我呢。”

凤娣侧头看向他:“现在呢,还觉得你娘哄你吗?”

小家伙摇摇头:“不觉得了,我跟忠叔把咱家八个铺子都逛了一遍,还有今天,大哥哥你好威风,咱余家也威风,一想到这是咱余家,我就觉得特别有光彩。”

上一篇:把酒话桑麻 下一篇:我不是90后

欣欣向荣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