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豁然(237)

就在燕市城西,那里现如今是燕市最为集中的工厂区,汪全千挑万选,挑中了一处两千平方的场地,周围的邻居都是比较普通的国企工厂,生产一些简易的生活用品,不用担心乌烟瘴气。

他的效率是非常高速的,找到工厂的同时也已经联系好了现代化的设备,只要工厂批复完毕,一声令下,就能漂洋过海从原产地拉到燕市。

和内行人合作就是如此省心,林惊蛰对此十分愉悦:“辛苦您了。”

“嗨!说什么辛苦!”汪全客气道,“您和丁老板出技术,我要是不在这些琐碎方面出点力,那不是一点用场也派不上了?”

他这样说着,但心里却也清楚,这个食品厂早期真正的话事人并不是真正出技术的周母,而是以个人名义进行投资的林惊蛰。

这样大的厂区,连带生产设备和后期的人工,没有个几千万决计下不来,周妈妈本人怕是连零头都出不起。因此几人早就商议好出资,林惊蛰和汪全各出一半,周妈妈属于技术入股,三人的股份分配,林惊蛰和汪全各百分之三十五,周妈妈们本人则凭借各种技术配方获得百分之三十。

厂址和设备都联系好,周妈妈近期研究的可用于大批量生产的配方也有了眉目,只要招到人手,生产活动差不多就可以开始了。

先期的销售渠道他们也已经规划好,首先短时间在周母店里销售一段时间,等到生产线真正成熟,产量上去之后,再用正式的手段直接推向市场消费者。

值得一提的时候,就在一个半月前,燕市城南第一家大型超市终于开始了营业。

相比较八几年开业的自选超市,这家占地面积足足达到一千平方的大型超市开业之初轰动了整个燕市的主妇圈子。燕市日报用极为醒目的版面刊登了这则开业的报道,接下去的几天,都听说这家超市被拥来购物的市民堵得人满为患。

一千多平方米的超市,足足占据了两层楼,内里衣食住行样样俱全,甚至连带销售有家用电器。超市内对于普通民众收入而言当下还显得十分昂贵的牛奶、饼干、糖果和蛋糕等等等等物品,甚至还有一些进口零食,更是仿佛不要钱一样,被市民们疯狂抢购。就连编辑新闻的笔者都用调侃的语气说,不到这家XX超市,真的不知道燕市市民的生活水准已经得到了如此鲜明的提高。

即将到达92年,这是个看似普通的年份,青黄不接,甚至没有凑整。

但正是从这一年起,市场经济真正进入了新的纪元。

第五十五章

工厂的第一批产品, 周母和汪全犹豫了很久, 还是选择了豆瓣酱。

这是工厂起步初期面向市场最合适的一枚敲门砖——其他品类的产品, 或多或少总会面临许多诸如保质期之类的问题。这对初涉食品行业的他们来说太过复杂,豆瓣酱这种对保存环境要求相对低得多的副食品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更何况周妈妈的手作豆瓣酱如今在小吃店里仍旧供不应求着。

为了管理厂区的建设,小吃店里的工作周妈妈现在已经全部移交给了周爸爸。周爸爸这段时间在店里帮忙, 跟着妻子学习已久,小吃店菜单里的东西不说全都会做了,也几乎弄懂了七八成。更何况周妈妈美食的味道, 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她的特殊酱料, 例如炖牛腩时放的那一勺豆瓣酱,几乎都成为了整道菜品咸鲜口味的精华。

这使得店里的日常经营并不受多大影响。除了几样实在太过复杂的东西需要周妈妈亲手调配外, 剩余的部分,周爸爸已经可以完全胜任了。

只是他对周妈妈突然放下店里的事情不管而去鼓捣什么开工厂还是有点意见的。夫妇俩以前都是国企工人, 拿死工资吃公家饭的,安分守己的西行已经早早刻在了骨子里。现在他们从郦云千里迢迢举家定居燕市, 并拥有了这一隅收入不菲的小店,周爸爸十分奇怪,妻子究竟还有什么地方不满足的?

为此两人最近吵了几天架, 但最终谁也没能说服谁。周妈妈早不是当年那个对丈夫言听计从的弱女子了, 早前店铺里的经营几乎全靠她的厨艺支撑。因为对家庭经济贡献越来越大,她的腰杆儿也越来越硬,更加上同汪全一块跑市场的这段时间开拓了眼界,她越发明白那个以往让自己心满意足的小吃店规模有多么渺小。具备生产力的女人是无需理会丈夫怒火的,更何况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周海棠毕业之后能够如同汪全的孩子那样享受更好的生活, 她无所畏惧!

一车一车的黄豆从临省拉到燕市,倾倒进库房里。

上一篇:闺中记 下一篇:重生之小市民

缘何故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