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宋(402)

王拱辰也想知道怎么办才好,这儿子是他最疼爱的,年纪大了,偏爱幺子多正常?现在儿子在王雱手上,他要是真拖了王雱的后腿,王雱那小子指不定会把他儿子扔江里去!

这王家小子心思好生歹毒,居然能想到有人会从他这边下手!

好生歹毒的王小雱这会儿正带着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学生在江边溜达,亦步亦趋跟在他身边的就是王拱辰的小儿子。

这小王长得和他爹有点像,一看这脸就是个状元胚子,有点小帅。他俨然已经是王雱的忠实迷弟,能走在王雱身边简直脸色都激动得涨红了,连脚底都磨破了也不觉得辛苦!

王雱愉快地完善着工程规划,顺便培养几个将来能用得趁手的小弟,日子过得非常充实。若在城外,他们就享受享受农家乐;若是在城里,他就到处去蹭饭,今天蹭范仲淹,明天蹭柳永,后天蹭梅尧臣,小日子过得美滋滋!

这个时候,王安石也成功和苏轼会合。

第一六肆章 不够可靠

凤翔路远, 王安石这一走几乎从炎炎夏日走到了入秋。秋来凤翔遍地金黄, 王安石一路走来, 看到的是一片秋来荒凉景色。

即便苏轼他们集体搞封建迷信求雨,今年的雨量还是不足以让凤翔过一个丰年, 不少人甚至因为土地歉收而丢了地,沿途百姓面上都是愁苦之色。

王安石有过地方经验, 但一次是在鄞县, 那是江南肥沃之地;一次是青州, 那也临海靠江, 发展起来很轻松。

可凤翔这边水网不丰,百姓几乎全看天吃饭, 连个缓冲都没有,遇到旱年只能赶早补种些别的作物解急。更重要的是, 凤翔临近西夏, 常年战祸几乎把它拖垮了,若非这几年朝廷与西夏暂归安宁, 怕是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苏轼早得了信知晓王安石要过来,不仅王安石要过来,王安石还带了钱款和米粮,凤翔百姓可以过个好冬天了!当然, 这钱款和米粮是朝廷拨出的项目专款, 不能光拿钱不办事,得干活才有饭吃有钱拿。

苏轼早早与上官候着王安石过来。

苏轼在国子监念书时常去寻王雱玩耍,见过王安石许多回, 不过那时王安石于他乃是同窗的父亲,苏轼没多注意。

如今仔细一看,苏轼发现马上之人身形高大,面容方正,与王雱的清俊秀逸倒是大不相同。他蓄着须,掩去微微下撇的唇角,看着少了几分近乎天生的不近人情。

王安石的目光也落在凤翔诸官身上。王安石这人有个臭毛病,办事他喜欢当一把手,要是让他受制于其他人,他做事就浑身不得劲,甚至还想和上头的人杠一杠。

这一点,当初在扬州时韩琦就体会过了。

此番来凤翔,王安石是准备一手把持整个水泥生产项目的。

知州姓宋,宋家与苏轼家乃是世交,苏轼在他手下做事很自在。知晓上头要派个人过来办事,宋知州非常重视,提前和苏轼了解过王安石其人。

即便不问苏轼,宋知州也听过王安石的大名,毕竟他们手头都有一本《鄞县经验》和《青州经验》。虽说许多方法不能照搬,但有余力的时候还是能参考一二,做成了,那就是改官时的加分项!

宋知州还知道王安石有个了不得的儿子,这小孩未及弱冠,已经声名远扬,状元常有,民间如今提起状元却总头一个想到他。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宋知州都没有与王安石起冲突的理由。

王安石抵达凤翔当天的接风宴开得非常顺利,除了王安石还是不愿沾酒之外一切都很顺利。

接风宴散后,王安石到宋知州安排的地方入住,脑中一片清明。

他不是儿子所说的“过敏”,不沾酒只是因为觉得人生苦短,人需要睡眠已经足够浪费时间了,若是再沉湎酒色、迷失自我,把脑子交给酒水或者下半身去操控,未免太亏了。

王安石不乐意这样虚度人生,他正当壮年,有的是精力,什么都想干一干,什么都想试一试。

王安石拿出一本厚厚的书,借着灯光看了起来。

这本书是他儿子不知从哪个旮旯扒拉出来的,叫《资本论》,据说原作者姓马,原书已散失,他手上这本是其他人凭着记忆抄写的。

临行前他儿子说怕他路上无聊,翻出这本书让他路上看着解闷。

此书内容复杂丰富,用于新奇,发人深省,王安石起初还漫不经心地看,后来渐入佳境之后只觉时间太少,恨不得夜夜捧读:什么辩证法……什么宏观调控计划生产……什么公有制私有制……什么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

王安石边读边在脑海中比对着曾经生出过的新法,渐渐就把各种想法理得越来越清楚。越是如此,王安石越是爱不释手,简直想把每一段都重读几遍。

春溪笛晓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