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嫂难为(580)

齐父微笑:“这不奇怪,这样更能显示他身为帝王的胸襟气度,殿试的文章历来都是瞒不住的,辰辰的这篇文章气势磅礴,酣畅淋漓,所言皆为国之实情,其中所提的建议也颇有可行之处。我先前确实没有想到,辰辰居然聪明至此。”

“父亲先前还担忧辰辰的性子太过弱柔软纯善,如今看来,他那一副乖巧的模样都是表象啊!小小年纪,竟然连真龙天子都敢去惹!也不知这性子像谁。”

齐墨笑道:“像谁还用说吗?当然是方国公了!”

……

三皇子屈指弹了弹手中的宣纸,眼底是满满的笑意:“我就说那小子是在扮猪吃老虎,这一下,露出爪子了吧!”

“新科状元的这篇论国策确实写的振聋发聩,只是此举却并不可取,在殿试之上如此锋芒毕露,竟丝毫不担忧自己会招天威震怒,惹灭顶之灾吗?”

三皇子笑着摇摇头:“先生此言差矣,富贵险中求,若是在其他时候其他地方写出这篇文章,远远起不到现如今的效果。父皇不是昏君,不是那种听不得忠言逆耳之人,更不会做出怒斩忠臣之事,所以,他这一步走对了。否则,你以为这状元帽会落到他的头上?”

一旁的老者微微摇头,似乎仍然不太赞同这种做法。

三皇子也不在意,点点下巴,喃喃道:“方辰是这样,那跟他一起的赵立年想必也不会差了太多,这一回他吃了父皇的闷亏,也不知会是何反应。说起来,方辰的这篇论国策,或许也有几分是为了赵立年而骂的也不一定。”

……

东宫里,太子刚刚向左穆父子道喜之后,便匆匆出了门,左穆依旧在看方辰的那篇论国策,看来是十分的满意,有徒如此,当先生的当然会满意。就连左柳都十分开怀,这个孩子可是当年他先捡到的!

后宫里,淑妃正亲自为皇帝泡茶。

皇帝将手里的纸往桌上一放:“这篇文章你也来读一读。”

淑妃先将茶盏递到皇帝手里,擦干净手上的水渍,这才拿起那篇文章,细细阅读起来。看了几眼,眉头就微微挑起,心下颇有些吃惊,难道那个穿越的人不是姐姐方怡而是这个弟弟方辰?总不会是两个人都穿越的吧!

这篇论国策写的也太大胆了,几乎通篇都是在间接批判这个国家管理者能力不足,所以才导致了国力不够强盛,外敌敢贸然来犯,百姓不够安居乐业,偏偏他又说得十分正气凌然,举出的问题又十分尖锐具有代表性,还都相对提出了自己的论点,字里行间不带一丝个人情感,就是一篇调查汇总报告兼时事论文,写得是相当精彩!若不是知道这国家的管理者就坐在她面前,她当真要拍手叫好!

“爱妃以为如何?”

淑妃笑道:“这新科小状元的字倒是写的真不错。”

皇帝也笑起来:“爱妃你明知朕问的是什么。”

淑妃当然知道,不过这篇文章牵涉太多的国事,她一个后宫妃子不能做太多的评价,心下斟酌片刻,才道:“这文中所言之国事,妾并不大懂,也不知是否当真如此。但从这篇文章来看,确实写的很精彩,读过之后,好似看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小小少年,又似乎看到了一个更加强盛的帝国,内心不禁胸潮澎湃。”

皇帝哈哈大笑:“爱妃果然是个妙人,难道爱妃就没看出来,这文章通篇都在指责朕的无能,所以才导致了蛮夷敢来屠城。”

“这个,妾还当真不曾看出。”淑妃想了想,又道:“不过,妾却知道,英明神武如太祖皇帝,当年也曾被人指着鼻子大骂昏庸无能。”

“所以即便朕知道这小东西是在拐着玩儿的骂朕,朕也钦笔点了他状元郎。此等良相之才,朕若不加以重用,岂不当真成了庸君?”

淑妃掩嘴轻笑,心里暗想:原来你也明白自己是个庸君!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妾还当真不曾看出。”淑妃想了想,又道:“不过,妾却知道,英明神武如太祖皇帝,当年也曾被人指着鼻子大骂昏庸无能。”

“所以即便朕知道这小东西是在拐着玩儿的骂朕,朕也钦笔点了他状元郎。此等良相之才,朕若不加以重用,岂不当真成了庸君?”

淑妃掩嘴轻笑,心里暗想:原来你也明白自己是个庸君!

第一更~~~~~~~~·

267状元郎

壮壮觉得自家爹爹娘亲这些天又总是见不到人了,早上醒来的时候,被子里总是只有他一个人,还常常奇怪地睡在了弟弟的身旁,不过有可爱的弟弟陪他玩儿,还有二婶儿给他穿衣服洗脸喂饭饭,小家伙也就不在意自家爹娘的疏忽了。

方怡和赵立夏最近确实很忙,自从上次收到京城里送来的书信,虽然心里担心赵立年,却也明白他们一家到了该进京的时候了,准备进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家里这边所有的产业也全部要安排妥当,边城那边早在赵立秋回来之前就已经安顿好了,而且还有秦家的下人在那儿盯着,暂时应该不会有问题。

纸扇轻摇小说推荐: